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陰閉

鎖定
陰閉是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
常見症狀
休克
傳染性
無傳染性
西醫學名
陰閉
是否納入醫保

目錄

陰閉簡介

陰閉與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識喪失時間較長,恢復較難。陰閉與休克的區別在於休克早期無意識障礙,周圍循環衰竭徵象較明顯而持久。對陰閉病人不可忽視,應及時救治。
陰閉是臨牀常見的綜合徵,具有致殘甚至致死的危險,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肌肉無力,姿勢性肌張力喪失,不能直立及意識喪失。陰閉有一定的發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現。國外報道暈陰閉可見於3%的男性和3.5%的女性,佔急診科病人的3%和住院病人的6%。由於發作多呈間斷性,存在多種潛在病因,同時缺乏統一的診療標準,部分陰閉病例不易診斷且涉及多個科室。因此,詳細瞭解陰閉的機制、臨牀表現和診療方法對於臨牀工作非常重要。

陰閉主要區別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
首先陰閉須與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如昏厥眩暈跌倒發作癲癇的癇性發作等相區別。昏厥指肌肉無力伴有不能直立將要跌倒的感覺,但意識尚保留,故有時稱“陰閉前狀態”。眩暈主要是感到自身或周圍事物旋轉。跌倒發作是突然發生的下肢肌張力消失以致跌倒,能即刻起立並繼續行走,多見於椎基底動脈一過性缺血。上述三者都不出現意識喪失。有時陰閉與癲癇中癇性發作不易鑑別,具體方法詳見後述。陰閉發作幾乎總是直立位置,通常患者有一種難受的感覺預示即將發生昏倒。接着,頭暈和地板或周圍物體隨着搖晃的感覺,並出現精神混亂,打呵欠,眼前暗點,視物模糊,耳鳴,伴或不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大量冷汗。一些緩慢發生的病例中允許患者有時間保護不致受傷,另一些則突發無先兆。
陰閉證發作最常見的機制是大腦一時性廣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輸出量下降或心臟停搏;突然劇烈的血壓下降或腦血管普遍性暫時性閉塞。一些其他原因如血液生化和成分的異常也可引起陰閉證。從病生理角度講,陰閉證和休克都是急性循環障礙的結果,但二者發作速度、嚴重程度和持續長短不盡相同。休克時,雖心輸出量明顯降低,但四肢和內臟小血管代償性收縮,血壓相對維持,而血容量做重新再分配,急需氧和血供的心腦相對獲得多些,故休克期儘管血壓下降,四肢厥冷,但意識相對完好。陰閉證時,由於血容量大幅度下降或心輸出量急驟降低,使內臟和皮膚小血管收縮作用不能及時發生,導致血壓下降,血容量再分配得不到保證,腦得不到最低限度供應以致發生意識障礙。
每一種陰閉證類型中的意識喪失是由於與意識有關的那些腦組織血流量降低或腦組織氧利用率下降。腦血流量的大小由心排血量、腦組織灌注壓和腦血管牀阻力決定。心排血量降低、腦組織灌注壓降低或腦血管牀阻力增高時腦血流量出現減少。腦血管的自我調節功能保證腦血流量不依賴系統血壓地維持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一個健康成年人可在收縮壓下降到70mmHg的情況下維持腦供血。但老年人和慢性高血壓患者對即使較小的血壓變化也很敏感,發生陰閉證。一般認為,全腦血流減少到約正常時40%即可出現意識喪失,這通常反映心搏出量減少一半或一半以上,直立動脈壓下降到40-50mmHg以下。如缺血只持續幾分鐘,對腦組織不產生持久影響,如時間過長則使腦部各大動脈供血範圍間的灌注邊緣帶發生腦組織壞死。不同類型陰閉證中意識喪失的深度、時間各不相同。患者有時對周圍事物一概不知,或深昏迷,意識、反應能力完全喪失。意識喪失可維持數秒至數分鐘,甚至半小時。通常患者靜止躺着,肌鬆弛,但意識喪失後短暫時間肢體、面部可少量陣攣性抽動。括約肌功能通常保存。脈搏微弱。若使患者位於水平位置,引力不阻礙腦部血供,脈搏常有力,面色紅潤,呼吸加深加快,意識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