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

鎖定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於2013年6月成立,後在省民政廳註冊。其前身為西安進步青年中心和陝西支農人網絡等關聯性公益機構,旗下機構的服務範圍涉及志願者培訓、鄉村建設、思想啓蒙、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生態農業、環境保護、法律援助、公益創業、社區建設等諸多領域。
中文名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
所屬省份
陝西省
理事長
馬永紅
機構性質
民辦非企業
登記部門
省級民政部門
地 址
西安蓮湖民政局社會組織培育中心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下設機構

大中心內設人才培養部,通過大學生支農、秦行知人才班、益領袖骨幹班三種方式推動青年公益人才的梯隊培養;設社會工作部,通過紮根社區與社羣、發掘社區內部文化、推動社區自組織等形式推動參與式社區治理等。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機構職能

1、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
陝西益路人公益服務中心(內部俗稱“大中心”)於2013年6月成立,後在省民政廳註冊。其前身為西安進步中心和陝西支農人網絡等關聯性公益機構,大中心下轄十餘個子機構,旗下機構的服務範圍涉及志願者培訓、鄉村建設、思想啓蒙、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生態農業、環境保護、法律援助、公益創業、社區建設等諸多領域。
西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原為新農村研究中心)是學校下設的跨學科、跨學校的開放性學術研究機構,中心研究團隊以專家、學者為主體,並有一批專業的實務人員,曾經先後開展過陝西百村土地利用調查、百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百名工友訪談和百名村官訪談。
3、西安市進步青年文化發展中心
西安市進步青年文化發展中心(簡稱西安進步青年中心)於2009年4月在西安市正式註冊登記成立(註冊號為610116600081610),其前身為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志願者於2004年底發起的旨在改變農村貧困落後面貌的“大學生反哺農村工程”,後進一步發展到“青年中國(志願者)行動”,機構的主要工作為大學生公益人才培養,主要活動鳳凰衞視、中央電視台、華商報均有報道,被央視稱為中國大學生鄉村建設。
4、陝西支農人公益互助網絡
陝西支農人公益互助網絡(簡稱支農人網絡)為曾參與陝西大學生支農調研活動的志願者發起的公益性、互助性網絡。宗旨為傳承支農精神、支持公益事業、促進社會和諧。目標為發揚陝西大學生支農精神,加強支農人互助,為步入社會的支農志願者參與公益活動、支持公益事業搭建平台,促進成員共同進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陝西支農人公益互助網絡設立支農人公益互助基金資助公益活動、支持公益事業。
陝西大學生支農隊是2008年由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大學生新農村行動陝西指導組改組而成立的大學生組織。為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提供平台,推動大學生和農民的雙向激勵和成長。促進大學生自身成長,讓更多的青年人成為有理想,有激情,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實現社會和諧與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活動有每年寒暑假規模不等的下鄉活動及與學校、社會的社團、NGO組織的交流會等。
6、陝西鄉間裏
陝西鄉間裏是由一羣在校大學生髮起的鄉村建設類網絡小組,其前身為2005年由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志願者發起的旨在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大學生反哺農村工程”,後該志願者活動進一步擴展到鄉村建設探索等領域,其核心團隊八年來連續開展泛鄉村建設活動,專門致力於省內大學生支農與鄉村建設實踐創新與文化傳承,其主要活動有中級支農人培訓與交流、支農人文化資料蒐集與編輯、關注農村留守人羣精神世界等公益實踐。
7、西安社區坊
西安社區坊是由一羣在校大學生髮起的社區服務類網絡小組,其前身為2005年由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志願者發起的旨在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大學生反哺農村工程”,後該志願者活動進一步擴展到城市社區工作等領域,其核心團隊曾經擔任社區大學生村官或社區居委會主任等職務,專門致力於省內社區工作管理創新與實踐、社區服務政策的倡導與實踐,其主要活動有社區志願者培訓、社區內自組織孵化、社區業委會自治倡導、社區專業調查等。
8、洛南愛故鄉聯誼會
洛南愛故鄉聯誼會是一羣熱愛故鄉洛南的大學生所創辦,其目的是想把在外求學、工作、生活的洛南人聯繫起來,寄託他們對故鄉洛南的熱愛,從而弘揚洛南文化和洛南精神。旗下有“愛洛南”公眾號,會定期發表和故鄉有關人物故事、山水遊記、民俗傳説、公益行動等,通過新媒體平台發現故鄉洛南的自然美、發掘故鄉洛南文化、聯絡故鄉洛南鄉賢、推動故鄉洛南的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