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北窯洞

鎖定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居形,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地方勞動人民的象徵。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橫向挖洞,寬3~4m,深可達10多m。
中文名
陝北窯洞
分    類
民居
地    區
中國黃土高原

陝北窯洞簡介

陝北窯洞 陝北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古老的居住形式。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250米 [1]  ,勞動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
一般窯洞為用石頭或者磚頭砌,窯洞上面覆蓋厚厚的夯實的黃土,規模大的可做成並列多間或上下多層,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院式天井,再在井壁橫向挖窯洞,分正房和廂房,入口坡道在東南角。獨立式實際上是窯洞形的地面建築,冬暖夏涼。它與一般四合院沒有太大不同,前面有木構檐廊,屋頂覆土成平頂。 [2] 

陝北窯洞歷史淵源

窯洞—譚翃晶國畫作品 窯洞—譚翃晶國畫作品
土穴窯洞式建築居住形式最早發生在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兩岸的黃土高原上。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文化為標誌的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約4000年的龍山文化為標誌的父系氏族社會的新石器晚期,黃土高原窯洞不單成為這兩種文化的內容,而且發育得相當成熟——“呂”字形窯洞居室已經出現。
窯洞—譚翃晶國畫作品 窯洞—譚翃晶國畫作品
黃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築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圓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陝北,發掘出的穴居遺址已發展到具有內外兩室的“套間”性質,呈“呂”字形,石板鋪地,料礓石粉抹牆,還建有我國最早的壁爐。在山西省石樓岔溝有仰韶文化穴居遺存,平面呈方圓形,中央有灶,入口處小,已有了門的雛形。 [2] 

陝北窯洞特點

陝北窯洞 陝北窯洞
陝北的窯洞是依山勢開鑿出來的這樣一個拱頂的窯洞。由於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質,而拱頂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頂要好,所以窯洞一般都是採取拱頂的方式來保證了它的穩固性。陝北取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作民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
陝西窯洞 陝西窯洞
窯洞民居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地坑式窯洞在地面挖坑,內三面或四面開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窯洞是沿山邊及溝邊一層一層開鑿窯洞。土坯拱式窯洞以土坯砌拱後覆土保温。此外還有磚石砌的窯洞式民居。地坑式窯洞也見於黃土層厚的豫西平原地區,如河南鞏縣的地坑式窯洞,常常是整個村莊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遠遠望去,只見村莊的樹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窯洞頂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種植莊稼。甘肅東部也有這種地下街道。從西方環境建築學家的觀點看來,這種地坑式窯洞建築是完美的不破壞自然的文明建築。
地下窯洞的組合,仍然保持北方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有廚房和貯存糧食的倉庫、飲水井和滲水井,以及飼養牲畜的棚欄,形成一個舒適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劃分、上下層的交通關係、採光通風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處理方法。 [3] 

陝北窯洞種類

陝北窯洞靠崖式

陝北窯洞
陝北窯洞(4張)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築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佈置幾層台梯式窯洞,類似現代樓房。

陝北窯洞下沉式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佈在黃土塬區—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這種窯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後再向四壁鑿出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裏的樹梢,看不見房屋。

陝北窯洞獨立式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 能夠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陝北窯洞瀕危保護

陝北窯洞狀況

陝北窯洞蒐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延安市委、市政府、寶塔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間文化人士的積極工作下,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需要我們關注一些問題。
(一)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着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深入,現代高樓與時俱進土窯洞大量廢棄,接口窯開始“退役”。石窯、磚窯隨着興旺。
(二)因歷史久遠,受風雨侵蝕嚴重。故一些歷史窯洞遺址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陝北窯洞保護措施

(一)延安建成世界最大的窯洞建築羣—延安窯洞賓館。 [2]  對繼承和保護陝北窯洞,將起到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延安大學窯洞建築羣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受風雨侵蝕嚴重,目前正在重建,重建後的窯洞羣保持原有風貌,由6排200多孔窯洞組成,將成為一個愛國教育的中心。
(三)延安棗園、楊家嶺革命舊址的維護修繕。
(四)米脂“三大園”的維護修繕。
2007年寶塔區,政府撥出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保護寶塔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力度對陝北窯洞進行保護。主要是對歷史遺址,以及陝北窯洞羣的保護。讓陝北人民對自己的窯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讓外地遊客更加喜愛“農家小院”以及陝北勤勞、善良的人民。

陝北窯洞開發保護

米脂“三大園”旅遊資源開發,打造“米脂三大園”品牌。
1、俗雲:“人是窯的楦子”,主人的悉心呵護使這些民居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從其原始形態保存意義上講,為人文旅遊資源開發創造了良好條件。
2、周邊大環境豐厚的烘托。志丹紅砂石窯,長城沿線束條拱屋頂柳笆庵,延安大學、米脂中學、榆林農校舊址窯洞羣,統萬城版築技術等等,以其聯繫緊密和互動為米脂窯洞旅遊開發起到鋪墊和襯托作用。
3、人文旅遊資源內涵豐富。民居修造為百年大計。歷來有許多講究和方俗。包括造址、朝向、奠基吉日、門窗尺寸、內部擺設、合龍口、暖窯,都講究“風水”。
4、漢畫像石的現代解説。陝北土窯是“陶復陶穴”的繼承,但作為石拱窯,其具體模板至少可從陝北漢墓的石拱造型得到印證。漢畫像石在陝北的大量出土,內容之豐富,雕藝之精湛,世所罕有。發達的匠作技藝使米脂獲得“石半縣”的徽號,“沒有建築師的建築”的石拱窯修造,從整體構圖到石獅、門墩、挑檐等石構件細部的精雕細刻,全憑石匠的眼力和手上的“錘子功”,實際上是兩千年汗畫像石的繼承和發展。
5、生態環境的未來意義。窯洞屬地下空間建築類型。因其冬暖夏涼,不佔或少佔耕地,不破壞生態環境,省材節能,造價低廉,防火、防震、防輻射、防兵襲性能好,而具有了生態建築的未來意義。窯洞不但不會消亡,且將大放異彩!
6、景點集中,交通便利。上述三處窯洞聚落,分別位於米脂城東十餘公里的幾處溝岔上,有公路直抵景點。米脂地處210國道要衝。隨着火車客用的開通,三處窯洞旅遊則有一定的客源。以米脂城為中心形成窯洞,漢畫像石、千佛洞、李自成行宮、革命文化的旅遊小三角,又以榆林為中心形成榆林、白雲山、米脂、統萬城旅遊大三角,加上佛寺道觀遊,民間藝術遊,其內容是相當豐富的。

陝北窯洞傳承譜系

1、榆林市米脂縣劉家峁姜氏莊園(石塊窯)傳承譜系:
①第四代傳人
姜純哲,男,生於1950年9月5日,高中,現住米脂縣城東15公里劉家峁村姜氏莊園,是姜氏莊園的嫡傳子孫。2001年姜氏莊園第四代傳人姜純哲曾接受東方衞視、陝西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新聞媒體的專題採訪。2003年電視連續劇《延安頌》、《北斗》在此拍攝外景。2001年6月10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直播時刻》,向全球直播報道了姜氏莊園,姜氏莊園已成為中外遊客的旅遊景點之一。
②第五代傳人:
姜亞雄,男,生於1989年7月9日,米脂縣劉家峁村,現住姜氏莊園上院。
2、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馬氏莊園(石塊窯)傳承譜系:
①第四代傳人
馬增禹,男,生於1948年8月,現住米脂縣扶風寨馬氏莊園,是馬氏莊園的嫡系子孫。
2000年馬氏莊園第五代傳人馬增禹曾接受中央電視台海外部、上海東方衞視等多家新聞媒體的專題採訪和報道。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將西方建築風格和陝北窯洞建築文化融為一體,既體現了西方建築之典雅,又反映出了陝北窯洞的雄渾。堪稱中西方建築結合的典範,是中華民族窯洞的瑰寶。馬氏莊園已成為全國旅遊文化的景點。
馬儒民,男,初中,生於1984年5月12日,出生於馬氏莊園,他熟悉馬氏莊園的歷史和故事,是馬氏莊園的後裔。
3、延安市寶塔區臨真鎮石村“秀才大院”(石片窯)傳承譜系:
①第50世傳人。
牛文耀,男,生於1921年2月1日,高小文化,臨真鎮石村人,牛氏50世子孫,被譽為家鄉的“小百科書”。“秀才大院”亦稱“狀元及第”。2000年“秀才大院”第50世傳人牛文耀曾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衞視、浙江電視台等新聞媒體獨家採訪和報道。2004年中央電視台曾在此拍攝“王震與南泥灣”電視外景。2005年中央電視台向全國直播報道了“秀才大院”、“秀才村”。
牛兆瑞:男,生於1980年5月14日,高中,寶塔區臨真鎮石村人,第52世傳人。現住石村“秀才大院”。

陝北窯洞相關穴居

獨立式窯洞(箍窯) 獨立式窯洞(箍窯)
陝北建造窯洞,最早應該始於周代,半地穴式。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明末清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着更加舒適宜人。
人類自結束築巢而棲的高空生活後,擇洞而居成為繁衍生息的最佳途徑。洞穴定居標誌着人類利用大自然跨入了新的紀元。陝北窯洞則是人類定居方式的活化石。穴居和窯洞有直接聯繫。天然洞穴不必營造,是猿人本能的棲居之所。因為人類祖先在掌握能夠鑿穴的石器工具後,受到這種空間的啓發才發展到人工穴居階段。人類祖先住天然洞穴的歷史比住窯洞的歷史要長得多。窯洞這種人類居住形式在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上,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證實在從母權走向父權的整個過程中,恩格斯關於“最激烈的革命”和“英雄時代”的論斷對居住的穴居文明的偉大貢獻,從而展現窯洞的歷史淵源。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歷經原始穴居——人工穴居、半穴居——窯洞民居的各個發展階段,直到今天。 [3] 

陝北窯洞原始穴居

上古人類的居住,抵禦風寒雨雪,保護羣落生民不受野獸毒蟲侵害,防洪、防濕、防潮、防瘴氣是其初衷,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穴居大約始於50萬年前至100萬年前,是人類發展史上之一大飛躍。會用火,且會把火種保存起來,也才有可能在天然巖洞中定居下來。這“天然的石洞”即是原始初民最早的也是本能的居住選擇,仍為“仿獸穴居”。而利用工具鑿洞,則是在舊石器時代以後的事了。米脂縣山中有一尖形黃土錐,錐底有一洞,名為“貂蟬洞”,説貂蟬為貧家女,幼時即住在這個洞裏。以此命名,是相傳呂布為綏德縣人,貂蟬相應的就成了米脂人,民間不是有“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的説法麼?這“貂蟬洞”或為天然的水潼洞,或為人工所掘,不是“仿獸穴居”即為極原始的人工穴居。此洞至今仍為牧羊人和田野勞作者避雨的所在,
1929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發現了更新世中期,屬舊石器時代,距今大約七十萬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定名為“北京人”。北京人基本上具有現代人類的形態,已經把天然巖洞作為定居之所。龍骨山的頂部洞穴裏,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八千年的人類頭骨,定名為“山頂洞人”。標示的正是這種原始初民本能的穴居選擇。199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鄭州榮陽催廟鄉王宗店村北的半坡上發現一面積達600平方米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穴居遺址,出土舊石器約兩萬件,古脊椎動物化石約兩萬件,用火遺址17處,其中一處灰燼厚達3.5米,號稱“中國第二洞”。這對穴居是最好的證明。
這一切足以説明窯洞民居的歷史淵源和黃土高原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繫。

陝北窯洞人工穴居

含“半穴居”:黃土高原既與人類伴生同長,那麼,恰在一百萬年前,黃土高原的黃土已堆積到相當的厚度,只有裸露的基岩部分有巖洞可供居住,但數量很少。人工穴居大約始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時人的智力和生產力已經達到利用大型的尖狀石器挖掘黃土洞穴的水平。考古學家在藍田公主嶺附近的平梁就發現了一件利用整塊石英岩爍石製成的長17釐米,寬9釐米的三稜大尖狀器。特別提及的是,處於黃土高原腹地的黃龍縣發現的“黃龍人”頭蓋骨以及與此相連帶的新石器時代黃龍石斧。“黃龍人”頭蓋骨在黃龍縣有兩次發現:1957年在楊家墳山的午城黃二亡和離磺土之間的層面上發現了距今3萬至5萬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21世紀伊始,該縣又發現了一具更完整的仍為距今3萬至5萬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經中國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鑑定,均屬於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過渡的一種類型,定名為“黃龍人”。“黃龍人”頭蓋骨的發現,對於研究亞洲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過渡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填補了我國人類史上的空白。而恰恰又在黃龍縣的米糧村又發現了新石器時期距今6000年以上的一件特大石斧。石斧長46釐米,刃寬24釐米,厚9釐米,重10千克,是目前全國發現的最大石斧。“黃龍人”和石斧的發現,説明了這樣三個問題:一是早在3萬年前,原始智人已經在黃土腹地的陝北生生息了;二是頭蓋骨又恰恰發現在古黃土即午城黃土和老黃土即離磺土之間的層面上,而這個層面又是掘穴為居的理想土層,這説明“智人”已達到了選擇土質的智慧水平;三是説明“智人”的後裔繁衍到6000年前,已經能夠打磨如此碩大而精美的生產工具了。推測遠古人類很可能就是利用這樣的石質尖狀器和碩大石斧開挖洞穴的。距今七八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就發現了多處人類用以居住和藏物的圓形,橢圓形窯穴和筒形半穴居。
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已經進入了人工半穴居的居住階段。人工土穴有和穴居土穴時期一樣的圓形者,亦有發展成為橢圓形、方形、長方形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