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

鎖定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是耽美作家弄簡創作,並於2013年8月簡體出版的一部耽美小説。是人氣作品陌路莫回傾盡天下的兄弟篇。
書    名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 [1] 
作    者
弄簡 [2] 
類    別
耽美 [3]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4] 
出版時間
2013年8月
ISBN
9787535468314 [1] 
策劃公司
林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繪    者
圈圈、雪代薰、腐狸、特特
同人歌曲
木一、小曲兒
COSER①
KENN王爺,樂樂SORA
COSER②
黃靖翔,扶蘇公子,天水三千
籍    貫
江蘇
現居地
澳大利亞
主題曲
盛世無爭
主題曲演唱者
小曲兒
內頁Coser
KENN王爺、扶蘇、黃靖翔
相關作品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大結局,番外-盛世宮禁,陌路莫回傾盡天下
所屬公司系列
林瓏文化-藍寶石(BLue gem) [3] 
發行日期
2013年10月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作者信息

弄簡為長相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姐妹,弄仔和簡仔,定居澳大利亞卻始終鍾情於江南山水。十四歲開始共用筆名——弄簡,在鮮網寫作。現在二人為大二學生,都雙修商學和法律。還是學生的她們,從小熱愛理財,在澳大利亞及中國境內投資了多家著名華裔連鎖商鋪。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作品信息

預售情況:預售當天,五百份限量主題周邊被秒殺下架,小説熱銷數千冊。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 封面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 封面
書籍情報:2013年出版的《陌路莫回盛世無爭》,實為《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第一本,正文故事並未完結。留下的結局,充滿懸念。《陌路莫回盛世無爭-大結局》於2014年7月開始預售,預計十月發行。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內容簡介

我常在想一個人的成長究竟需要付出多少時間。我也常想,一個人的姿態,是生來既有的,還是後天熬成的。皇甫無爭,總覺得名如其人,此人必是風度翩翩,超然出世,定是與世無爭,衷於市隱。可偏偏,這安親王爺頂着別緻文雅,大氣超凡的名字,做着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事情。他是上拆得了皇宮,下攪得了青樓,偷得了國寶,搶得了地攤的人物。什麼皇家體面,他從不記在心裏,什麼貴胄風度,他從不放在眼裏。對他來説,江山有兄長在管着。而他的任務就是闖禍後,跪在殿下面前,鬼哭狼嚎地求着原諒。捱打時,連滾帶爬地忙着翻牆。誰讓他命好,生來就有個皇帝心腸鋼鐵手腕的哥哥護着。管他什麼驚濤駭浪,他只需可憐巴巴,哭着臉多説幾句好話便能輕易躲過。俗話説,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若不是無爭,我必定以為古人誠不欺我也。可人生在世,便是你有千般能耐,也逃不過命運安排。安親王?失去恃怙,怕也未必能安吧。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作品評價

紛沓盛世,唯汝無爭。 [4] 
輕鬆詼諧的開頭,唯美清新的文字,,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非常的喜歡,弄簡説這本書寫的是成長。而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有歡樂更有苦痛。故事裏的人有血有肉,讓人不得不愛。即使是反派的配角背後也有令人揪心的情感。相比起傾盡天下,這個故事的文筆和劇情上又是一種上升。——編輯寄語
彼時年少,一見不歸誤終生。浪蕩倜儻的混世王爺在刀光劍影中脱胎換骨,一朝登極萬人叩拜,成為至尊無上的人間帝皇;風采傾世的少年莊主在亂世動盪中浴血衝殺,匡定江山位極人臣,高居萬人之上卻僅為那一人心軟屈居。少年熱情皇權傾覆,難以言説的嫉恨與愛意在盛世中綻放如同煙花。且看弄簡鋪紙潑墨,為我們描繪出盛世萬里的浩然長卷。——作家 淮上
人物有血有肉,情節引人入勝。深刻卻無言的愛情令人動容。“為何不以韓景明一賭?朕不敢,恐其輕為我死。”讀至此處,不禁掩卷淚下。—— 作家梨花煙雨
這是一部成長史,看浪蕩不羈不學無術的無爭王爺如何成為心懷天下,運籌帷幄的盛世皇帝。這又是一部焚情書,述皇甫家因求而不得的深情和動亂江山的穩定如何輾轉為種種無奈的抉擇。從亂世動盪,到盛世無爭,弄簡帶我們一起領略用文字展現的江山華章。——作家青羅扇子
石破天驚的開場,卻是回味無窮的懸念。四個人,兩段情。一個少年成名,驚才絕豔,一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閒。一個身負設計,堅強隱忍,一個征戰沙場,默默無言。皇朝事,瞬息萬變。陰謀來臨,帝位岌岌可危。無爭如何無爭,不歸如何不歸?弄簡大的《盛世無爭》架構大氣,情節曲折,感情細膩,不容錯過!——作家酥油餅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章前寄語

第一章
若不是那年,有人手持玉扇攪亂一池春水。便沒有今天,有人窮盡血淚只求沒有當年。
第二章
相思一夜情多少,髮絲三千未必長。
桃溪一夜從容往,歲月虛晃為清狂。
第三章
愛着不愛自己的人,本身就沒有回報。如果我是你,我會好好愛自己。
第四章
卻是時光,留人不住。人不能留,情不能已。
便是你有妙算神機,八斗高才,定然也難想你我,不過這些光景便落了個世事難料,散盡筵席。
第五章
枯榮翻覆歲月無常,世上宴席終散場。徒然這般兜轉搖晃,終錯付時光。
第六章
若得君心,朕雖瞑目,何復所恨?
第七章
謝謝你給的烈火焚燒,讓這慌亂年華,透骨生香。
第八章
這是皇甫家對待情愛慣用的伎倆——一種寡廉鮮恥的勇敢。
第九章
面對這樣一個心深如潭,似乎永遠不會犯錯的哥哥。我卻永遠在擔心着,他會不會突然失聲痛哭。我每時每刻都能從他身上看到無上的皇威。可那偶爾緊抿的嘴唇中,深藏着的卻是那份與生俱來的、深刻的孤獨。
第十章
他突然很想問問皇帝,這處變不驚的容顏之下,到底有多少張令人害怕的臉?
第十一章
不愛。不是因為不夠美,而是,他早已見過更美的荼蘼。
第十二章
跛者不忘其行,啞者不忘其言,聾者偏欲聞聲,盲者偏欲窺光。不自量力,螳臂擋車,雖欲,何為?
第十三章
我不管你怎麼看我,我只要你看着我。
第十四章
人總要為自己的懦弱而付出代價。愛情也有三種狀態,至死不從,半推半就,至死不渝。夾在這三樣的夾縫中,只會讓愛有了傷口,慢慢潰爛,最後痛不欲生。
第十五章
他望着月亮的悵然神情,像是敵不過年歲,獨自漫漶開去的極品水墨,濃郁又清淺。這一刻,他恨不能抓住一道登天的索,從這滾滾紅塵裏掙脱出去,他努力許久,拼命追求的,也不過是不歸眼底深處,那片靜謐的喧囂。
第十六章
奈何橋上度,莫飲孟婆湯
往事切勿忘,盡言尺素長。
彼岸應難渡,弱水泅不得。
來世必相訴,婚書始竊藏。
第十七章
朕知道他們在説什麼。他們在説,朕有滿天下的女人可選,卻偏偏瞎眼選了個男人。
第十八章
他突然很怕,怕再見他,是青史卷冊中的寥寥數筆。
第十九章
那一席永遠説不出口的夢,他平靜地割捨了。
第二十章
突然為自己當年的勇敢,無地自容。
第二十一章
千重宮門次第開,王侯將相始迎來。
至今猶思江南客,不識洛陽與長安。
第二十二章
始終,終始。短短四字,卻是千篇變化,萬種無常。
第二十三章
他聲音輕得像是落在耳邊的雪:“我的名字,叫做李昭。”
第二十四章
不會的,我不會留你一個人。我不會死的。
第二十五章
登上這九重天宮或許比接近不歸的心,要容易上千百倍。畢竟,天就在那裏,總有個高度,走一步便近一步。不像人心,徒然走了三年,卻依舊隔着千百重山,仿似一步也不曾靠近過。
第二十六章
鐵蹄踏碎邊關雪,只換長安一日晴。
第二十七章
齊度韶華,共飲瓊漿,終是,誑。
第二十八章
這境況是方興未艾,亦是日暮窮途。
第二十九章
安親王,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失去恃怙,怕也未必能安吧。
第三十章
你在,我永遠不會後悔。
第三十一章
真是萬幸,那盤棋,下到最後,我未必能贏。
第三十二章
朕愛他,恐其輕為我死。
第三十三章
他轉臉去看窗外似乎沒有盡頭的皚皚白雪。一行淚,忽然順着面頰輕輕滑落下來。彷彿,回到了那夜,有人碧衣黑髮,抬頭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
窗外,春和景明。
第三十四章
平生恨者,愛也。
第三十五章
浮生面具三千個,誰能與我共長歌?
番外一惶惶得之
終日惶惶不可得,不如惶惶得之,不可終日。
番外二舒蘭久候
春江無情長流盡,留不住相思何必。
番外三鏡月筆談
我會永遠記得,我有那樣一位二哥,在落英繽紛的時節裏,嘴角稍彎,輕聲説:願此生得一知己,與我齊度韶華,共飲瓊觴,同歷生死。這千墨琉璃便是見證,豈能輕易給你?“我想,那一刻,他並沒有説謊。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經典文段

皇甫尋、韓景明篇
(初逢篇)
“在哪裏?”一羣人手持火把來到了少年方才佇立之處,四下觀望。
少年全身的肌肉都繃緊着,僵直的肩背抵在身後人的身上微微發着抖,他睜眼望着對面牆上明亮晃動着的火把影子,連大氣都不敢出。
“不在這。”一聲清亮,甚至略帶稚嫩的聲音響起。其餘人立馬圍攏過去:“莊主,屬下看到二公子拐了進來。”
被稱為莊主的少年制止了所有人的動作,目光落在那個在暗處的側巷上。他步伐踱至二人藏身的處所,朝裏一探。正撞見對方微微戰慄的樣子,淡淡地凝視了半晌,才面無表情地轉過身向着屬下説:“不在這裏,去其他地方搜。”
眾人遲疑了一下,而後依令散開了。
少年佇立在原地許久不動,等到眾人走盡,才背對着側巷道:“莊主之位本是師兄囊中之物,承師兄退讓不歸才有今日。不歸此次是想還師兄一個人情。”説罷轉身對着巷子深深一拜起身又説:“願師兄從今日起,一切安好,不歸就此別過。”這一席話十分誠懇,話一説完少年便轉身離去,看上去是真的想放對方一馬。
巷中的兩人過了約莫半柱香,也走了出來。
那被喚作師兄的少年驚魂甫定,卻已恢復泰然,年紀不過二十歲上下,一雙眼睛卻深沉明亮,不似凡人。他一脱險,便向着出手助他的人跪了下去。
若是普通人忽見有人猛然下拜,定是有一番推託。可那人站在背光處,負手而立,像是見慣了此等場景,清高倨傲,就這麼一言不發地接受了他的三叩頭。
“你叫什麼?”見對方磕完頭卻還是不起,仍跪着抬頭望他。那一直隱於黑暗中的那人悠悠開了腔。他的聲音很低,卻帶着不可忽視的尊貴。
獲救的少年恭敬道:“在下韓景明,願一生追隨公子。”
哦?一生?
方才低沉的嗓音竟突然柔和又無不戲謔。
韓景明抬頭。
月光下的那人,目如星子,唇若施脂。迎着月光而立,全身都沐浴在銀輝中,仿若月神,不過偷閒下凡一遊。
他淺笑着又問了一遍:“你願意隨我一生?”
韓景明朗聲,應了一個是字。
(請纓篇)
韓景明見皇甫尋面色難看地清場,便知道這次請纓怕是請不成了。他念皇帝自從上次被劫,回來後便一直沒長過幾兩肉,反倒更清減。也不想惹皇甫尋生太大氣。於是起身,柔聲問:“皇上要召臣,請人通告一聲就是了。怎麼親自來了?”
皇甫尋見韓景明平靜中帶着幾分哄騙的意思。非但不覺得受用,反而更覺得韓景明心口不一。面上是對自己體貼入微,忠心不二,可骨子裏卻是逮着機會就想離開。
他磨着一口細白的牙,怒極生笑:“韓大人是將要替朕平邊的英雄。朕怎麼能輕易將你呼來喚去?只能親自來見你。”
韓景明聽着話裏壓着火氣,不知該怎麼接茬。卻聽皇帝又説:“怎麼,現在不説話了?你不是要向朕請辭聖差麼,請纓帶兵去北邊麼?”
除了柴韻奇,韓景明幾時和別人説過這話?他見皇甫尋此刻面帶譏諷地看着他,又聯想皇帝説的這番話,便知道,柴韻奇是皇帝派來探他口風的。一時間,不由也動了怒。想説來緩解氣氛的話也都通通吞下了。
韓景明的沉默,在皇甫尋眼裏就是默認了。他氣得發狂,一雙眼睛微微充血:“你不説話,便是默認了?你確實想帶兵伐北?”
韓景明看向皇甫尋,目光如炬,沉聲説了個“是”字。
皇甫尋壓不住,反手便賞了他一個耳光。咬牙切齒説:“韓景明,三年來,朕如此待你,你卻還是耿耿於懷,不願留在朕的身邊麼?”
韓景明本只想為國平疆,馳騁沙場,重創北狄。根本沒有多想,此刻聽皇帝哪壺不開提哪壺。回想到三年前那夜,頓時面白如紙。許久才一字一頓道:“請聖上成全。”
皇甫尋聞此,眼前泛黑,口中竟起腥甜。他恨不能一刀刀活剮了韓景明,卻又再捨不得動他一根手指頭。只能壓着氣沉默了半晌,等略略穩住心神才輕聲問:“景明,你可曾對朕,傾過寸縷之心。”
韓景明聽皇帝聲音軟糯,竟有幾分相求的味道。心中一顫,沒有回答。
皇甫尋凝他許久,見他一直默不作聲。微微後退一步,作罷般地悶笑起來:“朕明白了,朕成全你。”
韓景明疑其中有變,仍不敢應。
卻聽皇帝又説:“等到凌敦忠回朝,你便接他的令牌,帶軍北上吧。禁宮,你以後不用來了,朕賜你虛清府,還有僕婢各二十人,你現在便可回你自己府上了。”
韓景明聞言一愣,直到目送皇帝離去,都回不過神。他沒想過皇甫尋竟會這樣輕易就放過他。又想起起方才那軟糯哀求般的語氣,他竟覺心中一陣痠痛,更甚頰上的這一記掌摑。
(送行篇)
皇帝早在前日就説要來送行。可一干人左等右等,等過了時辰,也沒見到聖駕。眼看着就要錯過出發的吉時,皇帝才姍姍來遲。
所謂送行,大抵也就是説幾句客套話鼓舞人心。皇甫尋聲音稍嫌嘶啞,不過一番豪言壯語倒也令一眾將士倍受鼓舞,豪氣干雲。
末了,皇帝執意下輦相送。韓景明見他腳步虛浮,便猜,以皇帝的心性恐怕等了他一夜。一時間,心中竟痛得無以復加。他開始有些不瞭解自己的心思。只能愣愣看着皇甫尋朝他淺笑,嗓音沙啞:“愛卿此番出征,長途跋涉還需自己保重。”説罷,咳了兩聲才繼續:“平邊之事,交給你,朕很放心。你不要辜負朕的信任,也不要……”皇帝的喉嚨哽了一下,頓了一頓才繼續平靜地説:“也不要辜負百姓對你的信任。”
韓景明的手被他冰涼的手指輕輕握了一下,忍不住微微往後一縮,卻見那青年人面上的笑容輕輕一斂,放開他,收回手去。而後在眾人的攙扶下,重新上輦。
韓景明愣了片刻,知道一聲鑼鼓驚然作響,他才穩住神,轉身復又上馬,手持將令,低聲施令。二十萬大軍正式啓程。
韓景明走在隊首,將手中皇帝藉着握手的當,悄悄遞與他之物,展開一看。竟是個平安符。
他被這份心意壓得,渾身一震。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那巍峨皇城下,身居至高位之人。
皇甫尋,端坐在輦上。雖看不見神態,但仍如初見時,眾星捧月間,恍若月神,高不可攀。
韓景明卻為這景象無端地心慌。
他突然很怕,怕再見他,是青史卷冊中的寥寥數筆。
(告別篇)
片刻午膳便上來了,膳食很是豐盛,皇帝用了不少。靜安在旁伺候,卻不知是不是熬夜過度,一雙眼睛都熬得通紅。皇帝膳畢,靜安便奉上一杯澄碧的瓊漿,説是上好的女兒紅,皇帝以往從不喝酒,今日卻一反常態,一臉喝了三杯。一直蒼白的面上也因薄醉,浮起些許血色。
靜安流着淚,給他斟了最後一杯。
皇帝一口飲盡,擲了酒杯,也不知是在對誰説話。
靜安聽着,心如刀絞。
皇帝説:“如果可以,朕想送你一生長命。朕要你用盡後半生,來惦念朕的恩情。”
説話時,他臨窗而坐,面色平靜,恍若南淵之神,髮絲輕動中,不過偷閒一遊,必將遊畢而歸。
皇甫尋的眼前明亮的景象漸漸晦暗,他眨了眨眼睛,輕聲地騙自己:既得君心,朕雖瞑目,何復所恨?
他終於也要在金子砌成的寂寞中死去了。但卻並不如預想中的那樣苦痛。這麼些年的史書,到底沒有白讀。早在年少時讀着那些帝王傳記的無數個晚上,他就開始學着接受了。一個看得到自己錦繡墳墓的人,對於闊別,早有準備。
只是,覺得遺憾而已。他以為,他們至少能走得再遠一些的。
不過,也好。
或許,他本就不屬於這嘈雜多事的紅塵。此刻,便要回歸到那片死寂的靜默中去了。不會心動,就不會心痛。寧願如此從容謝幕,也不願再連骨子裏都浸透了不安,在終日惶惶中,看情愛道高一尺,任寂寞魔高一丈。
要是,有一天……朕死了,你會不會難過呢?
皇帝輕輕抿了抿抖動着的嘴唇,他轉臉去看窗外似乎沒有盡頭的皚皚白雪。
一行淚,忽然順着面頰輕輕滑落下來。
彷彿,回到了那夜,有人碧衣黑髮,抬頭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
窗外,春和景明。
不歸(顏卿復)、皇甫無爭篇
(三字經篇一)
在皇帝召見之前,不歸正在聽皇甫無爭大背《三字經》。這是這大半個月以來皇甫無爭的唯一功課。
儘管,當他聽不歸要他背《三字經》的時候,幾乎一再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麼玩意兒啊!他堂堂天朝大宓安親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得意少年郎,為什麼還要去背那種三歲小孩搖頭晃腦念念叨叨的東西!!!不要!絕對不要!
或者……你給我親一口,我就背給你聽!
看看不歸那唇紅齒白,面若桃花的樣子。小王爺屁顛屁顛地湊上去想趁機揩油、吃豆腐。
一向膽小的沈無蠻見了,不由臉色發青。不過沈無蠻倒是經常被一些小事情嚇成這個樣子,所以皇甫無爭根本沒把他的變化放在心上。可是,當一向穩重持禮的沈無染也臉色一變,伸手拉着已經嚇呆的沈無蠻向後退一大步的時候,安親王爺就知道事有蹊蹺了!他立刻警覺地打算後撤,可是已經晚了!
不歸鳳眼微眯,身子向旁一側,輕易便避開了恨不得整個人都貼上來的安親王,隨後他步伐稍變,只一提足便輕易一腳正踹中皇甫無爭的迎面骨。
俗話説,罵人不揭短不疼,打架不踢迎面骨不痛。
這一踢把怕痛的小王爺弄得呼天搶地,哭爹喊娘。
不歸嫌他太吵,眉頭一皺,又補了一腳。
這一腳,讓皇甫無爭一下背過氣去,他連慘叫都沒來得及,就一下子痛昏過去。
無蠻無染只聽“咚”的一聲,低頭便見皇甫無爭整個人平躺着,腦門還順勢重重磕在地上,瞬間起了個大包。
不歸春風得沐,輕輕一笑,也不知從哪裏找來一本冊子,隨手記上一筆:
皇甫無爭,痛者,上策也。
據不可靠小道消息稱,在這之前的一行赫然寫着:
沈無蠻,捱餓、恐嚇,無所不用其極。而欲治沈無染,則餓無蠻,折磨其精神,而後事半功倍,出師必捷!
(三字經篇二)
當宣旨的大太監踏進書房的時候,被耳邊的朗朗讀書聲嚇了一跳。
消息靈通的他當然知道,這個書房裏可是收容了:盡天下夫子所不能教的安親王!
沒有雞飛狗跳便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居然如此上進,簡直是奇了!可是側耳再聽這讀的內容居然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這不是小娃娃才背的三字經嗎!太監忽覺頸後惡寒,背上一冷。抬眼一望,窗前正站一美人手上拿了一把戒尺,明眸顧盼,淺笑媚兮,。
宣旨太監盯着不歸,頓覺魂也丟了,人也醉了,傻乎乎地就進了屋。可這一進屋立馬就給嚇醒了!
只見名動京城,風流無雙的安親王頭頂一大包,雙手攤在案上紅了一片,神情高度緊張地回憶着三字經的內容。
“小王爺……”太監不明所以嚇得渾身直哆嗦,只得輕輕喊了他一句。
不過一喊,坐在另一張桌前的一位少年,立馬朝他擠眉弄眼,但被身邊埋頭看書的那位伸手一扯,立馬神情同情卻無可奈何地低下頭去,選擇不自找麻煩,明哲保身。
太監不知所措,又見小王爺神情痛苦,便又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小王爺……”
“喊屁啊喊!你沒看見我正忙着嗎?這個時候喊我,我把下一句忘記了是要捱揍的知道嗎?!”皇甫無爭正忙着回憶,好不容易這一段背得順溜一點沒有捱打,可被這一喊打斷,立刻忘了下茬。當初,他背三字經的時候,本來就有渾水摸魚的嫌疑,能記個七七八八,全靠天資聰穎,已經很不容易了,眼下被人打斷了,本來就不明晰的記憶立刻更加混沌。
“沒有這一句。”
“啪”。
不歸手裏的藤條,可不管眼前人是不是全京城最囂張的小王爺。這一記下去,安親王本就發紅的手心立馬更加慘兮兮。
皇甫無爭慘嚎一聲,欲向後倒,想靠裝死騙取同情。
就在這個時候,沈無染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柔聲道:“小王爺可要坐好了。”
嗷,裝死失敗!
皇甫無爭輸得不明不白,怨念無比,卻不得不在不歸意味不明的笑眸斜視下,立刻坐直身子,還得皮笑肉不笑,一字一頓地回頭向沈無染道歉:“多謝你了。”
不歸滿意地點點頭,道:“通達情理,孺子可教也。”
沈無染眉尾一斜,他向着不歸看了一眼:先生答應的,只要幫你修理小王爺,無蠻的下頓打可就免了。
不歸笑而不語,心領神會。
皇甫無爭卻是恨得小心肝都疼了:我要是不乖乖地“通情達理”,你還不得揍死我?半個時辰前也是無染扶了我一把,我不過瞪了他一眼,立馬被你罵説“不識禮數”,手還被抽得腫成了饅頭。啊!碰上此等蛇蠍美人,吾命休矣。
(結怨篇)
皇帝只穿了中衣,連靴都未着,赤腳出殿前來迎他。這情景像極了幾年前,皇甫無爭聽他得勝還朝,高興得連鞋都來不及穿,便跳下牀榻,跣[1]足相迎。可今時不同往日,年輕的皇帝赤着腳,手中卻持了劍,腳步沉沉,很有殺氣。
不歸未動,浸透了衣服的水珠卻滴滴答答落下來,很快,所立之處便濕了一片。
皇帝出殿,撞見不歸鮮有的狼狽,也是愣了一愣,穩住心神問道:“你竟真等了一夜?”他從未料過,心高如不歸,竟也能如此委屈自己在那四處灌風漏雨的亭子裏冒雨等了他一夜。
不歸眼沉如墨,見皇帝那副打扮便知道,他與皇后定然是春宵無負,頓時周身更是涼意逼人,沉着聲音問:“風情皇后果然好風情,竟能讓皇上忘記待客之禮,如此衣衫凌亂便出殿迎我。”
皇帝聽不歸喊得這樣輕褻,頓時怒從心中起,訓斥道:“大膽!我皇甫家的家事何時也輪到你來管!若不是看在你我比肩共戰多年,還念那一份師徒情誼的份上,不歸!你當真以為朕會輕饒你!”
“看出來了,皇上英勇,此番攜劍,可不就是為了取我性命?”
“混賬!當年,你枉殺凌卓、趙猛,朕容你!你騙朕説你戰死沙場,完好出現時又誑説是中了奇毒,你這般欺君罔上,朕也容你!朕百般容忍,你卻不知收斂,竟膽大妄為,膽敢闖我內宮!出言挑釁,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你?”
不歸臉色微變。皇帝見他如此有些不忍,卻熬不住心中怒火,又出言怒道:“你以下犯上,是死罪,朕不能再容你,卻因當年誓言,也不會殺你。你滾出朕的禁城!朕此生不願再見你!”説罷便要轉身入殿,卻聽身後人用壓低的嗓音説:“便遂了皇上的願,看在以往師徒情長,順祝皇上與皇后,杖辱不及身,刑禍不近座。”
這本是最尋常不過的客氣話。可聽在皇帝耳朵裏,那一字一頓,都讓他深覺受了侮辱。皇帝耐不住滿腔怒火,怒極拔劍,瞬然便在不歸臉上生添劃了一道傷口,血順着下顎不斷地滑下來。
他曾讚歎説,窮盡天下筆墨也畫不出一個不歸。
這樣的風情,如今看在眼裏,全然只剩可恨。
彼時,他們並肩臨敵,勢單力薄,佔盡了下風。不歸拼死護他撤退,兩人比踵貼肩,藏身苫[2]席之下。他少年意氣親口許諾:“若我能全身而退,殺出重圍。踐祚之日,定然殺盡宵小,許你一世榮華!”不歸正用袖子擦去臉上血污,聞此豪言,抬頭看他,眯着墨一般純淨的眼睛,笑着問:“何等榮華?”這是困境中的打趣話。可他當時卻絲毫沒覺得好笑,而是目不轉睛地看着不歸滿身的血跡傷痕,一字一頓答:“杖辱不及身,刑禍不近座。”不歸笑着應下,輕聲説:“將來不要後悔才好。”
當時是如何賭咒發誓的,他如今早忘記了。
不歸望着他,眼睛裏像是有淚,淡淡凝成地一路,順着臉頰滑下來。可細看卻只是雨珠順着髮絲不斷落下,那眼眸沉沉的,看不出情緒。皇帝沒想過,武功如不歸竟躲不過那一劍,見那冠玉般的臉上增了傷口,一時間心情複雜,只訥訥看着沒有説話。
不歸面上劇痛,卻也依然不語,只是盯着皇帝的眼睛,半晌才從齒間逼出一聲冷笑:“你我之間,便到此吧。”
説罷,竟揮手做掌,一掌拍下,便斷了那傷他的“鑄龍”劍,拂袖而去。
皇帝不攔他,只盯着碎了一地的鐵片,心如針砭。他仍記得當年是不歸親手鑄了這劍送他,當時又怎麼會想到,他們之間竟會落個這樣的下場?割袍斷義,劃地絕交。
卻是時光,留人不住。人不能留,情不能已。
不歸,便是你有妙算神機,八斗高才,定然也難想你我,不過這些光景,便落了個世事難料,散盡筵席。
左穆軒篇
三個月後,左穆軒到太子府又尋太子切磋武藝,卻得知,太子因哮症過重,放棄習武了。他苦練數月想要一舉得勝的心願,一下子便落了空。
然而,再往後的兩千餘個日夜裏,他對太子,漸漸從獰恨轉為欽慕。或許,是多年來目光的追逐成了習慣,等到他嘗試着將目光轉移時,卻發現再不可能對那尊貴之人視若無睹。想要贏他的心情一天勝過一天,而想要親近的渴望也與日俱增。他對他的感情一天天慢慢發酵,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田地。
“此事,應告知太傅……左、左大人!你做什麼!聖上聖體,做臣子的親褻不得啊!左大人!”太醫的聲音突然在左穆軒耳邊炸響。
太子少年時冷淡的面容在腦中漸漸隱退,皇帝蒼白穠麗的面容近在眼前。左穆軒猛然從回憶中脱身時,發現自己已將皇帝冰冷的身體緊緊摟在懷裏。
他的耳中嗡嗡作響,聽不到周圍的一切聲音,他的耳邊仿似有皇帝細微平靜的呼吸聲,眼前也有他愠怒時強壓怒火的樣子:“左穆軒,你會後悔的!”
左穆軒將下巴貼在皇帝的額頭上,嘴唇輕輕顫動着。
他問:“我現在後悔,還來不來得及?”
皇帝靜靜躺在他的懷裏,這是從未有過的順從,他想要親近,求而不得的美夢終於在這一刻統統實現了。
他勝利了,沒有皇帝,登上至高點的路會好走的多。可是,然後呢?沒有然後了。他的初衷,在皇帝停下呼吸的那一刻便終止了。他輾轉無眠,竭力籌謀的無數個漫長的夜晚,在此刻都沒有了意義。
真的贏了嗎?
左穆軒替皇帝撩起散落在額頭上的一縷髮絲,一滴淚落在皇帝的頰上。
這樣痛徹心扉的勝利,算不得贏。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後記

當終於寫到這裏的時候,我如釋重負。
我總以為這個故事,怎麼寫也寫不完。從一零年到現在,整整兩年多,我們都在摸索着前進,努力地想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
當初以為2012年就能寫完,負責策劃的工作人員還激動地表示要用“2012,世界末日,陪你去看一場盛世煙火”為書封語。結果,2012的盛世煙火在我的一再拖稿中最終化作泡影。(笑)。在此要對辛苦督促與幫助我的大家説一聲謝謝。給大家的工作添麻煩的,真抱歉啊!
萌生要寫這篇文章的念頭,是在一零年夏天的一個晚上,當我無意間重新翻閲《傾盡天下》的時候。
當時,我讀到不歸拍皇甫無爭馬屁的那段,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想,我心目中的不歸是驕傲又疏離的,他應該是不食人間煙火般的人物。
可就在看到這一段時,我突然很想看,像不歸這樣的人,深愛一個人時候的樣子。
其實,在《傾盡天下》裏,無爭已經不叫無爭,他叫皇甫旬。
那時的他,已經有了一副皇帝心腸,喜怒不形於色,讓人覺得非常疏遠。看着那樣的皇帝,我努力想象着他年少的模樣。私以為,即使是這樣的皇帝,也必定不是在一開始就舉重若輕、高高在上的。或許,在很多很多年前,他也有一張生動的臉孔,外向的性格,和所有那個年齡的人一樣,會闖禍、愛胡鬧。又或許,他還有一個疼愛他的兄長,為他擋住所有的俗世紛擾,雖然總是為了他的胡鬧動怒、生氣,卻一次也未真的重罰他。
我想,無論是誰,總會有那些嬉鬧着度過的年少時光,有過明豔、鮮活的年輕面孔,縱使它們最終會被時間輕輕擲在腦後。
人一旦長大了總會念着年少時的美好,是因為現在的不幸福。
其實,倒未必全對,即使現在很幸福,當想起曾經那麼沒有雜念的生存過,那麼沒有保留的憧憬過,誰又不會留戀那份對平淡的坦然與從容。我想,皇甫旬也不例外。
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個故事,它似乎無關權力鬥爭、無關情感糾葛,只是詼諧、輕鬆地在談一個錦衣玉食的少年嬉笑的無爭歲月。它並不沉重,甚至帶着些紈絝子弟跋扈的幽默感,可以讓人輕輕鬆鬆地看下去,就像是看自己的過去,那麼爛漫,這樣天真。
我喜歡無爭,喜歡他的放肆和鮮活,喜歡他的不拘與外放。我喜歡,看他愛着不歸時,那股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韌勁;也喜歡,看他被不歸教訓時哭喪着臉的倒黴樣子;甚至,他因不歸面上的疏遠和冷淡而表現出的沮喪和不甘,我也喜歡。畢竟,少年的夢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實現夢想,就是因為過程的多舛與坎坷,才更顯得珍貴。我期待看到,當無爭知道,在他喝醉的時,他辛苦地愛着的不歸,偷偷低頭吻了他時,該是怎樣一副狂喜的面孔!
自始至終,我都因為無爭的敢愛敢恨,而喜歡他。
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他那個讓臣工、奴才,無不畏懼的皇兄——皇甫尋。
我想,皇甫無爭後來之所以改名叫皇甫旬,一定是取了他兄長名字的諧音吧。
那樣一個生來就適合做皇帝的人物,那個永遠板着臉、抿着嘴唇,不動聲色的皇甫尋。
當劇情逐漸明朗,我得以窺見他的結局時,竟透骨酸心。
原來,他也一直喜歡着一個人;原來,他也有求而不得的苦痛。比起無爭,不到黃河心不死這樣的詞,用在皇甫尋身上,或者更加貼切。這像是皇甫家對待愛情慣用的伎倆——一種寡廉鮮恥的勇敢。面對這樣的大勇氣,我膽戰心驚。
人,究竟要多寂寞?才會為了“讓他喜歡上我”而執着一生呢?畢竟,愛情總是相互的。
而皇帝的境況卻比無爭還要差得多。畢竟,無爭不曾絕望過,他還有大把的時光與年少。走近不歸的心,三年不可以,他還有十年;十年行不通,他還有二十年。
可當皇帝將自己視為棄子,去規劃一盤贏局的時候;當他決定不讓韓景明投鼠忌器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機會了。
讓韓景明愛上他機會,因為他為保護對方而做出的努力,而失去了。我難以想象,他是以怎樣的心情説:“朕愛他,恐其輕為我死。”
而當他側過臉,看着窗外皚皚白雪,面上流着淚,卻笑着説,春和景明的那一刻,我淚如雨下。愛着不愛自己的人,本身就沒有回報。
皇甫尋如是,左穆軒亦如是。其實,就連我自己都以為皇甫尋對韓景明,左穆軒對皇甫尋根本沒有那樣的不渝。可正如有人曾講過,你看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羣,每一個都行色匆匆,遇見了,淡漠地看上一眼,誰也看不穿別人身後的故事,誰也不知道別人的心裏,是不是住着這麼一個人。人,總無不例外地用自己的心情去揣度別人。我想,是我看輕了他們的執着。
最後,我期待着不歸與無爭會有一個明朗的結局,也期待上天會給皇甫尋機會,讓奇蹟發生。期待《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的大結局,希望它在今年年末,能正式和大家照面。
謝謝大家買了這本書,謝謝大家的支持。
弄簡寫於2012年04月20日晚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主題曲

盛世無爭
作詞:弄簡
作曲/編曲:木一
演唱:小曲兒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皇甫尋X韓景明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皇甫尋X韓景明
你一身傲骨通透 風情萬種
埋怨他留守風月 醉卧温柔
亟欲他改頭換面 脱胎與換骨
願與君長歌一曲 負盡風流
他也曾年少輕狂 形骸放浪
卻不敵世事催人 時光易老
本只想現世安穩 歲月也靜好
卻落個江山萬里 紅塵寂寥
總是歲月 偶有蹉跎
笑不肯留 淚不肯走
捨得辜負富貴榮華,誰在乎千軍萬馬?
卻是時光 留人不住
人不能留 情不能已
不過長歌輕唱 誰怕金戈鐵馬?
你一身傲骨通透 風情萬種
埋怨他留守風月 醉卧温柔
亟欲他改頭換面 脱胎與換骨
願與君長歌一曲 負盡風流
他也曾年少輕狂 形骸放浪
卻不敵世事催人 時光易老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清狐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清狐
本只想現世安穩 歲月也靜好
卻落個江山萬里 紅塵寂寥
總是歲月 偶有蹉跎
笑不肯留 淚不肯走
捨得辜負富貴榮華,誰在乎千軍萬馬?
卻是時光 留人不住
人不能留 情不能已
不過長歌輕唱,誰怕金戈鐵馬?
虛擲了年華,誰怕?
惶惶不得
少時聞有比翼 一朝分棲東西
疊枝徒是連理 不過花開並蒂
未忍折花由春盡 倒不如斷枝截柳
強留下三分春色 任憑他關河 冷落
見之不忘思之如狂 又恐恨錯付時光
始終這般兜轉搖晃 仍難訴衷腸
步步惴惴日日惶惶 又恐憾不曾輕狂
桃枝半寸君臣六尺 緣是 網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不歸 陌路莫回盛世無爭-不歸
浮生皆入夢中 舒蘭聽雨冷風
縱情深又如何 青史一筆帶過
春江無情長流盡 留不住相思何必
任由他天高海闊 好笑賞別處 山河
枯榮翻覆歲月無常 世上宴席終散場
徒然這般兜轉搖晃 終錯付時光
步步惴惴日日惶惶 不如醉時細思量
齊度韶華共飲瓊觴 終是 誑
少時聞有比翼 一朝分棲東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