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成忠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國家級非遺原代表性傳承人)

鎖定
陳成忠(1950年——2023年4月24日),福建福州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1]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州茉莉花茶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高級評茶師、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制作工藝代表性人物之一,。福州市香承百年茶業有限公司創始人。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2] 
2018年5月,成為福州茉莉花茶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8] 
2023年4月24日,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成忠去世,享年74歲。 [9] 
中文名
陳成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0年
逝世日期
2023年4月24日
主要成就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主要成就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首屆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出生地
福建福州
職    稱
國家高級評茶師

陳成忠人物介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7]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3]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4]  、“國家高級評茶師”、”首屆福州市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 [5]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指定窨花教師”。
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展示 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展示
茶王頒獎 茶王頒獎
年僅15歲(1965年)即進入福建省福州茶廠當學徒,傳承於父親和王洛洛、林依細兩位師傅,得到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的真傳。精於傳統純手工獨立實施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形成了獨特的工藝風格,所制茉莉花茶均為高端產品,廣受追捧。2001-2002年,福州茶廠“茉莉閩毫”和“茉莉外事銀毫”分獲全國第二、三屆優質茉莉花茶評比質量金獎, 2009年11月,福州茶廠“外事禮茶”獲首屆福州茉莉花茶王賽(條形)“金獎茶王”,他均為主要製作人員之一;在2011年福建省第八屆“閩茶杯”比賽中,他所製作的醉真茶業的“針王”獲“金獎茶王”。
多次參加全國及我省烘青綠茶、茉莉花茶級型標準樣的確認會議,是唯一的手工標準樣製作人;1999年,參與《福建省地方標準茉莉花茶》的標準文本起草定稿工作;2010年,參加《地理標誌產品福州茉莉花茶》福建地方標準審定工作。所著《茉莉花茶濕坯連窨工藝長期應用總結》發表於《中國茶葉加工》2005年第二期。 [6] 
由於在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方面的深厚造詣及所取得的成就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影響。2013年,中央電視台第九頻道攝製的六集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第六集)對其純傳統手工獨立實施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的過程做了生動的展示,充分體現出他在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上的領軍地位,展現出福州茉莉花茶中包含的濃郁的人文精神。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制作的四集紀錄片《茉莉窨城》(第二、四集)也有相關報道。
央視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鏡頭 央視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鏡頭
紀錄片《茉莉窨城》鏡頭 紀錄片《茉莉窨城》鏡頭

陳成忠主要成就

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福建省烘青綠茶級型標準樣的換樣製作。1999年參加福建省茉莉花茶產(商)品級型標準樣(實物標準樣)的審定、修改會議,參與《福建省地方標準茉莉花茶》DB35/T91.19-1999(代替、FDBT/GH1549.19-88)的標準文本起草定稿工作,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9年5月1日發佈實施。
2001—2002年連續兩年獲全國第二、三屆優質茉莉花茶評比質量金獎的福州茶廠茉莉閩毫和茉莉外事銀毫主要製作人員之一。
2002年,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聘為指定窨花教師。
2009年11月獲首屆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賽“茶王”的福州茶廠“外事禮茶”主要參與制作人員之一。
2010年3月參加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地理標誌產品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省地方標準DB35/T991-2010標準文本審定會議,專家組成員。
2010年10月獲首屆《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賽》的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大師榮譽稱號。
2011 年 8 月任 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 首屆理事。
2011年9月第八屆“閩茶杯”金獎茶、銀獎茶製作人。
2012年6月確定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5月確定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5月,成為福州茉莉花茶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