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須

鎖定
阿須位於縣境東北部雅礱江德格段上游兩岸,鄉政府駐岔岔寺附近,是藏族民族英雄格薩爾王的誕生地,有“格薩爾王紀念堂”遺址,已被國內外廣大“格學”的專家以及學者,特別是相約格薩爾千年紀念活動在阿須舉行時,正式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格薩爾王誕生地。
中文名
阿須
地理位置
雅礱江德格段上游兩岸
開放時間
24小時
佔地面積
300.72平方公里
遺    址
格薩爾王紀念堂
海    拔
3680 m

阿須阿須草原

位於縣境東北部雅礱江德格段上游兩岸,鄉政府駐岔岔寺附近,距縣城206公里,2002年,有居民506户,2089人,為牧業經濟,面積300.72平方公里,海拔3680米,全鄉4個村委會,為藏族聚居地。
阿須,藏語意為富庶之地,因該地草場寬廣,牧草豐盛,六畜興旺故名。解放前為林葱土司所轄。1959年置阿須鄉,鄉政府駐地岔岔寺。境內地勢起伏平緩,多有丘狀山原,河谷開闊,屬高山亞寒帶氣候,河谷地帶牧草茂盛,陰坡生長冷杉,高山柏和漠木林,是天然的畜牧場所,有草地面積279010.11畝,牧民主要營牧犛牛、綿羊、馬、山羊等畜種。這裏自然環境優越,是高原植、動物生長的好地方。珍奇動物有白唇鹿、雪豹、獐、旱獺、白馬雞等。名貴藥材有麝香、鹿茸、蟲草、貝母、雪蓮花、羌活、大黃等,有利於多種經營的發展。

阿須格薩爾王

格薩爾王出生於公元1038年,逝於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王自幼家貧,與母親相依為命,以放牧為生,16歲賽馬稱王,他雄才大略、智勇雙全,一生除暴安良、扶貧濟弱、南北征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
格薩爾王去逝後,嶺葱家族將都城森周達澤宗改為家廟。廟內有總管王東族的家譜,格薩爾的硃紅印章,娘察阿登的寶劍,結瓦倫珠的輪子等物。在神廟的外廂小房內有嶺國英雄們的坐騎和馬鞍,轡的壁畫。

阿須格薩爾紀念堂

解放後,國家將這座神廟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可惜在“文革”中全部被破壞了。所看到的格薩爾紀念堂是由宗教大師巴伽活佛在原址基礎上重新修建的。
穿過一塊小草壩,涉過一條小溪,眼前就現出的廟宇便是
格薩爾誕生的地方:
要説覺如的出生地,
地名叫做吉蘇雅的谷叉口,
兩水匯合潺潺響,
兩岸相對如箭羽,
兩個草坪如鋪氈,
前山大鵬凝布窩,
背山青石巖碧玉峯,
右山同雌虎吼,
左山矛峯是紅巖。
人們觸景生情,不禁低聲呤起《英雄誕生》中對格薩爾誕生地的描述。此地仍叫吉蘇雅,兩條河的中間就是嶺葱土司家紀念格薩爾王的神廟遺址,也是格薩爾誕生時其母果薩撐帳篷的地方。神廟背後“兩岸相對”果然“如箭羽”,神廟前的草壩猶“如鋪氈”……見到眼前的地貌特徵,回味着《英雄誕生》裏面描述,的確是藝術地再現了生活的真實。吉蘇雅的地貌特徵與史詩中的描述如此吻合。 格薩爾紀念堂內64根樑柱,16根通天柱構成主體構架。堂正中塑嶺·格薩爾王騎駒馳騁的巨像,靠北處塑立着十三位畏馬戰神,正牆左右方塑嶺國十二大佛,其左右兩邊分立將士如雲及烈女翩翩。以格薩爾王紀念堂為中心,輻射四方的宗教文化與民俗風情氛圍給這片草原增添了無限生機與神秘色彩。置身於這片草原上,新落成的格薩爾王銅像面朝東方,勒馬而立,卓絕、威猛之形盡現。
格薩爾紀念堂是阿須草原較早建成的大型人文與生態的旅遊景區。巍峨莊嚴的“格薩爾王紀念堂”,金碧輝煌的“岔岔寺”,林立的僧侶住房、幽靜而雅緻,依山傍水的“河邊公園”,猶如“青蛙狀的大石”,格薩爾王臀部印和腳印以及馬足印遺蹟等幾十處景點鑲嵌在鬱郁的羣峯山巒中,紀念堂內的壁面和雕塑等文化景觀,草原奶茶美酒飄香,藏餐風味的小吃等佳餚,讓人們詩賦激揚,去追尋悠悠的歷史古夢。
流光溢彩,婀娜多姿的藏戲《格薩爾王·賽馬稱王》是過去國泰民安的時代縮影,還有明清時代藏式風格建築的民居工巧華麗,精湛的仿古做的工藝獨樹一幟,生動再現了格薩爾王時代的風貌與民俗。遊歷其間,重閲格薩爾王故事(史詩),加上自然風景、地理奇特,使遊客彷彿置身於古代傳奇之中。縱觀全景,渾然天成的純樸氣息撲面而來。

阿須《格薩爾王傳》

格薩爾紀念堂的四周留有許多格薩爾王生前活動的蹤跡,同時在阿須草原乃至整個德格境內,隨處都有格薩爾王的印跡,並流傳着許多格薩爾王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就誕生在阿須草原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無數的聖哲、先賢、文人、學士,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家鄉創造出了輝煌的英雄業績,譜寫了許許多多動人的篇章,併為之傳唱。《格薩爾王傳》是迄今世界上最長的史詩,為《荷馬史詩》的722倍,約有150萬行。內容以文章、詩詞、科技、智慧、政治、軍事、才幹,甚至用畢生的心血和生命,為家鄉、為國家、為民族,孜孜不倦地追求、奮鬥,展現赤子的赤誠及其對家鄉一無所求的無私奉獻。在格薩爾王的追求、奮鬥中過去了,但他們的業績、他們的精神,尤其是這片赤子的赤誠留下來了——留給了阿須草原,更融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