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的吊橋

鎖定
《阿爾的吊橋》是梵高在晚年(相對於他只有三十幾歲的壽命而言)住在阿爾這個小鎮上的時候,畫了這幅畫來表達他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中文名
《阿爾的吊橋》
外文名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作    者
文森特·威廉·梵高
創作年代
1888年
現存藏處
奧特羅,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規    格
54 x 65 cm
類    型
畫布油畫
風    格
後印象派

阿爾的吊橋作品內容

春天的一個傍晚,幾個洗衣婦在河邊洗衣服,身旁是綠色的,黃色的小草,鏡子般的水被洗衣婦攪起一道道波紋,阿爾的吊橋在洗衣婦的旁邊,在橋的磚上有不下三種色彩,橋是由鐵索吊起來的,馬車正從橋上走過,馬的前蹄還在動,這就是“阿爾的吊橋”的景色。

阿爾的吊橋作品賞析

《阿爾的吊橋》傳達出一種質樸的鄉野氣息,那裏展現的是貧瘠的土地,那樣的吊橋是簡陋的,而且不能讓汽車通過,那樣的偏僻的農業文明是不允許工業文明的社會浸入的。但那裏卻有着現代文明的騷動,你看那河裏的水,不是能夠倒影出天空的寧靜,而是吹起了波瀾。那河邊的小路,更是閃現着草搖曳的身影,沒有人從那裏走過,那裏彷彿是一個荒廢的地方。是被人們遺忘的土地,還是凡高心中的嚮往,是不是隻有那樣的空間才能寄存他的靈魂或是思想。
梵高曾經在法國的阿爾住過,他這個時期被稱為他的阿爾時期。在阿爾的時候梵高曾經畫過多幅關於阿爾吊橋的作品,這件便是其中一件。作品中一片靜謐,寬闊的天空和水面上幾個稀疏的物體,在他的安排下成為色彩的實驗;畫上的主題只是讓顏色得以伸展的景物罷了,顏色彷佛是這些物體的第二層表皮。從堤防上遠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積相對的渺小,曳起橋在正午的陽光下左右相對,橋上的人成了幾個影子,以及用白色調錶現的日光等,都是印象派畫家的畫風的痕跡,梵高在這方面顯然深受影響。

阿爾的吊橋現狀

阿爾的吊橋 阿爾的吊橋
至2021年,這座吊橋被拉起,不再使用,在它的旁邊十米處重新建造了一座普通的橋以供行人和車輛來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