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泰山脈

鎖定
阿爾泰山脈(俄語:Алтай;英語:Altai Mountains),“阿爾泰”為蒙語,意為“金子”。“阿爾泰山”是“金山”之意,在中國唐代即有此叫法。阿爾泰山山系是歐亞大陸的宏偉山系之一,阿爾泰山脈西北部有最高峯——友誼峯,海拔為4374米,也是阿爾泰山的主峯。 [4]  。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只佔了其中不寬的南坡,長約500千米,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北部,是新疆地區“三山夾二盆”基本地貌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4] 
阿爾泰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千米;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屬中段南坡,山體長達500餘千米,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峯為友誼峯,海拔4374米。 [4]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裏記錄着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 [2] 
中文名
阿爾泰山脈
外文名
Алтай(俄語)
Altai Mountains(英語)
走    向
西北—東南
長    度
約 500 km
主    峯
友誼峯
海    拔
1000 至 3000 m
氣候條件
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巖畫長廊
喀納斯湖風景名勝區
動物資源
白肩雕、貂熊、河狸、雪豹、野馬、蒙新野驢等一類保護動物
礦產資源
白雲母、鈹、長石
跨越地區
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阿爾泰山脈形成演變

阿爾泰山體經過多次構造運動,特別是二疊紀末的海西期造山運動,形成了北西向的褶皺山系,奠定了山體的輪廓和基本地貌格局。
前寒武紀後期,興凱運動使得阿爾泰北部的喀納斯地區褶皺隆起。
加里東期抬升的阿爾泰、準噶爾、天山、塔北、塔南和西崑崙島六大陸地於泥盆紀晚期急劇擴大。
山體經中、新生代多次剝蝕夷平,形成了準平原化的低矮山丘。
至第三紀末第四紀初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山體沿北西向若干條深大斷裂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形成了自北而南逐級下降的階梯狀地貌特徵,風化夷平面形成多級不同高度的夷平面。
阿爾泰山夷平面古風化殼主要形成於中生代白堊紀末–古新世、漸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 [4] 
1931年發生8級地震。並伴隨產生近南北向的斷層,延續40—60千米。 [5] 

阿爾泰山脈位置境域

阿爾泰山山系斜跨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部分領土,從戈壁(沙漠)向西西伯利亞,自西向東綿延達2000千米,呈西北—東南走向,是歐亞大陸的宏偉山系之一。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只佔了其中不寬的南坡,長約500千米,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北部,是新疆地區“三山夾二盆”基本地貌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4]  [2] 

阿爾泰山脈地理環境

阿爾泰山脈地質

阿爾泰山脈地質構造上屬阿爾泰地槽褶皺帶,由古生代基底斷塊隆升而成,山體主要由岩漿岩和變質岩構成。前寒武紀後期的興凱運動使中、酸性岩漿侵入其軸部,並形成部分變質砂岩。之後,阿爾泰地槽發生大幅沉降,同時接受大量沉積。隨後,加里東運動的發生使得先期岩層發生強烈的褶皺和岩漿侵入活動,岩層發生變質。阿爾泰地槽活動性增強,表現為活化抬升,並有中、酸性岩漿的侵入。
阿爾泰山山間及山前盆地和谷地多屬斷陷性質。 [4] 

阿爾泰山脈地貌

阿爾泰山脈為北西向的褶皺山系。山體是準平原化的低矮山丘,地貌特徵為自北而南逐級下降的階梯狀。 [4]  有多級夷平面,一般公認有4級,2010年統計時,海拔分別為2900~3000米,2600~2700米,1800~2000米及1400~1600米。山山體渾圓,山坡廣佈冰磧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層排列,羊背石側磧中磧終磧等清晰可見。 [1] 
阿爾泰山脈受氣候及山體海拔眾多自然地理因素影響,其山地地貌垂直分帶現象十分明顯,由高至低,現代地貌作用大致可分成5個帶,現代冰雪作用帶,冰原作用高山帶,侵蝕中山帶,乾燥、半乾燥剝蝕低山帶和乾燥剝蝕丘陵。 [4] 
阿爾泰山脈山體寬約120千米,向東逐漸變窄,至青河縣附近只有60千米寬,山體高度一般在海拔2500~3500米左右,山麓地帶高度一般為海拔500米左右,山脊高度一般均在海拔3000米之上;山體高度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至青河縣山地高度已下降至3000米以下,個別只有2200米;再向東南即沒入戈壁荒漠之中。山體地形多因斷壘作用從山麓至分水嶺呈階梯狀逐漸升高,山間沒有較大的盆地及谷地分佈。 [4] 
西部的山體最寬,愈向東南愈狹窄,高度亦漸低下;從東北部中國國境線,自西北向東南山勢逐漸降低到3000~3500米左右。山前有西北大斷,向南西逐漸下降到額爾齊斯河谷地,呈4級階梯,山地輪廓呈塊狀和層狀;只在高山地區有冰蝕地形並有現代冰川,是中國最北端的現代冰川分佈中心;除沿北西向斷裂作串珠狀分佈有斷陷盆地外,無大型縱向谷地;阿爾泰山堪稱典型的斷塊山。 [5] 
阿爾泰山脈
阿爾泰山脈(18張)
阿爾泰山脈山間及山前盆地和谷地多屬斷陷性質。山間盆地多呈菱形或三角形,且成排分佈,與斷裂緊密相伴,斷裂常切過幾個盆地,呈串珠狀出現,如南坡的阿克布拉克、海流灘、瓊庫爾、塔爾浪、阿魏灘等。 [4] 

阿爾泰山脈氣候

阿爾泰山脈
阿爾泰山脈(19張)
阿爾泰山脈屬中緯度大陸性温帶氣候。阿爾泰山區冬季寒冷,積雪厚,年均温在-3.6~1.8℃。阿爾泰山脈四季氣候特點差異較大,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春,阿爾泰山區無夏季。 [4] 
阿爾泰山聳立於亞洲腹部的乾旱荒漠和乾旱半荒漠地帶,西風環流帶來大西洋水汽,順額爾齊斯河谷地和哈薩克斯坦齋桑谷地長驅直入,向北遇阿爾泰山,受逼抬升降水。降水較為豐富,降水隨高度遞增和由西而東遞減,冬夏多,春秋少,低山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可達600毫米以上;降雪多於降雨,且積雪時間隨高度增加而延長,中高山積雪長達6~8個月,低山僅5~6個月,雪線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是中國最低的雪線;氣温變化隨高度增加而遞減。阿爾泰山區氣候垂直梯度變化明顯,具有冬長夏短而春秋不顯的特徵。 [1] 

阿爾泰山脈水文

阿爾泰山脈中的湖泊 阿爾泰山脈中的湖泊
阿爾泰山徑流較豐富,發育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兩河皆構成典型不對稱的梳狀水系。額爾齊斯河是新疆境內唯一外流河,根據2010年統計,中國境內流域面積5萬平方千米,全長546千米;河水補給來源主要為降水、積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徑流量100多億立方米,佔阿爾泰地區總徑流量89%,注入齋桑泊,最後流入北冰洋。烏倫古河,支流在山區,山前為散失區,全長573千米,最後歸宿於烏倫古湖(布倫托海、福海),在二台站以上,流域面積為2.2萬平方千米,補給來源亦以冬季積雪為主,多年平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兩河上游多峽谷和斷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藴藏量約50萬千瓦。 [1-2] 

阿爾泰山脈植被

阿爾泰山脈植被十分豐富,高山帶具有亞寒帶山地植被特徵,低山帶則具有荒漠植被的特徵。西北部受西風和北冰洋冷濕氣流的影響,較為濕潤;東南部山勢漸低且相對乾燥,故植被類型的垂直分佈呈現為東南部比西北部較高。
高山墊狀植被主要分佈於阿爾泰山西北部海拔3000~3500米的高寒地帶。
高山、亞高山的草原草甸分佈於2600~3000米之間各河流上游地區。
阿爾泰山森林面積很大,多分佈於陰坡和溝谷。自西北向東南,由於氣候差異,森林分佈的高度上限為海拔2300~2600米,下限為1300~1900米。
山地乾草原分佈於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帶,因受準噶爾盆地影響,氣候較温暖,土壤為粟鈣土,生長以乾草原為主植被,並有大量灌木滲入。
山麓荒漠、半荒漠植被分佈於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前殘丘和山麓沖積台地上,因受準噶爾盆地影響,氣候乾燥,雨量稀少,土壤為山地棕色荒漠土。 [4] 

阿爾泰山脈土壤

阿爾泰地區土壤成土母質依地貌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在山地多以殘積物—坡積物分佈最廣,其中在高山準平原化的平坦面上微弱切割的水平地段以及剝蝕殘餘的平緩坡地上多為殘積母質,在坡的下部及中下部則以坡積或坡積一殘積母質為主。就分佈地區來説,布爾津一帶的坡積作用更為明顯,因此一般的成土母質均為坡積作用的石質物,且有少量殘餘碳酸鹽澱積於石質母質之上;東部福海、富藴一帶為無殘餘碳酸鹽的石質砂土母質,在坡下部溝谷沿山麓則有深厚的殘餘碳酸鹽澱積層,其下的母質層為中砂(0.25~1.0毫米)佔80%左右的石質砂土,粗粉砂含量不到8%。在大河河谷兩岸尚有沖積(卵石砂土)母質成帶狀沿河分佈。在高山帶還有冰磧(礫質沙土)母質。
阿爾泰地區土壤地理分佈主要表現為水平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和地域組合性。 [4] 

阿爾泰山脈山脈關係

阿爾泰山脈主要山峯

阿爾泰山脈西北部有最高峯——友誼峯,海拔為4374米,也是阿爾泰山的主峯。 [4] 

阿爾泰山脈主要山脈

阿爾泰山脈主要山脈有烏賓斯基山、伊萬諾夫斯基山、烏里賓山、圖古列茨基山、霍爾宗山、列斯特維亞加山、巴切拉克斯基山、阿努伊斯基山、切爾金斯基山、鐵列克山、卡通山、北丘亞山、阿伊古拉克山、庫拉依斯基山、斯木利欽山、阿爾騰圖山、西薩彥嶺、沙普沙勒山、納雷木斯基山、南阿爾泰山、賽柳格姆山、杭愛山、庫爾丘姆斯基山、卡賓山、依萊克山、克孜勒別特山、阿爾泰山主脊、依赫杜爾根烏拉山、曾格勒海爾汗山、卡拉先格爾山、烏蘭固木山和戈壁阿爾泰山。 [4] 

阿爾泰山脈資源狀況

阿爾泰山脈動物資源

阿爾泰地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的已列入保護對象。在阿爾泰山的西段,具有典型的南西伯利亞動物種羣,以種類(數)繁多的森林動物為主,如松雞、巖雷鳥、貂熊、紫貂、雪兔等為其代表,羽毛豐厚,可在漫長的深厚積雪環境中生活;水域中以北方冷水型高山淡水魚佔優勢,如蜇羅鮭、細鱗魚、北極茴魚、江鱈等。在阿爾泰東部河流分佈有孑遺動物——河狸,已列為保護區。另外,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白肩雕、貂熊、河狸、雪豹、野馬、蒙新野驢等,列為二類保護動物的有普通松雞、黑琴雞、大鴇、高山雪雞、胡兀鷲、雪兔、北山羊、馬鹿、原麝、水獺、紫貂等,列為三類保護動物的有巖雷鳥等。 [4] 

阿爾泰山脈植物資源

阿爾泰地區天然森林面積大,資源蓄積量大,是新疆最具開發潛力的一個林區,主要分佈於阿爾泰山山地和額爾齊斯河等河谷地區。在阿爾泰山山地地區,森林主要分佈在海拔1300~2600米的陰坡,山地林區總面積達1860萬畝,其中森林鬱閉度在0.4以上的森林面積為474.4萬畝,0.3以下的疏林地面積為129.2萬畝。林區森林覆被率為25.5%,活立木蓄積量為8075.9×104立方米,優勢種為西伯利亞落葉松,其次為西伯利亞雲杉、西伯利亞紅松、西伯利亞冷杉、山楊、樺木等,成過熟林分別佔林區面積、蓄積的50.2%和65.6%;年生長量為96.5×104立方米,年枯損量為95.9×104立方米,損失嚴重。烏倫古河與額爾齊斯河河谷林區主要樹種為銀白楊、黑楊、苦楊、雜交楊、各種柳和樺等,但濫伐嚴重,有林面積減少很快,現存森林面積26.8萬畝、灌木林面積8.8萬畝、蓄積量107.7x104立方米。 [4] 

阿爾泰山脈礦物資源

阿爾泰地區現已發現礦產84種,佔全國的43.3%,佔新疆的65%;探明E級以上儲量的礦產有49種,其中,上礦產儲量表的有27種,是自治區上儲量表礦種的36%,其中居全國第一位的有白雲母、鈹、長石;居前10位的有鎳、銫、鋰、鉑、鈀、鉍、碲、鈮;居新疆前列的還有銅、鉬、鉛、鋅、鈷、金、銀、硫8種。目前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能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化工原料、建材及寶石等礦產28種,高冰鎳的生產填補了新疆空白,是新疆惟一產鋰精礦的地區。
阿爾泰地區盛產寶石,寶石種類多樣,有綠柱石類寶石,如綠柱石、祖母綠、海藍寶石;有電氣石類寶石,如紅、綠寶石和碧璽等;還有石榴子石寶石等。 [4] 

阿爾泰山脈旅遊資源

  • 巖畫長廊
巖畫長廊沿阿爾泰山綿延1000多千米。阿爾泰是古代北方各民族聚居又不斷遷徙之地,古代遊牧民在山區及河谷等必經之地鑿刻了許多圖畫,內容有動物形象如羊、牛、馬、駱駝、鹿、狼等,也有狩獵、放牧、舞蹈、宗教等人類活動場面。其年代悠久,是考證中亞古代歷史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教材,具有較高的科研和旅遊觀光價值。
  • 喀納斯湖風景名勝區
喀納斯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布爾津縣北部的阿爾泰深山密林之中,為典型冰蝕湖泊,形似彎月,面積有44.78平方千米。
  • 可可托海礦區山水草原風光旅遊區
可可托海礦區山水草原風光旅遊區位於富藴縣境內,以可可托海寶石礦區為中心,連接周圍一系列各具風光的旅遊點,如海子口水庫。 [4] 

阿爾泰山脈人文歷史

阿爾泰山脈文化遺產

壯麗秀美的阿爾泰山 壯麗秀美的阿爾泰山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裏記錄着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斯吉台、和蒙古等都在這裏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直到18世紀中期阿爾泰才正式歸屬於沙皇俄國。金山-阿爾泰山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蹟當屬公元5世紀部落首領的墓羣。這些墓羣結構複雜,大小各異,林林總總數目可達100多,其中埋葬的許多藝術品更稱得上是稀世珍寶。 [2] 

阿爾泰山脈名稱由來

“阿爾泰”為蒙語,意為“金子”。“阿爾泰山”是“金山”之意,在中國唐代即有此叫法。 [4] 

阿爾泰山脈人口

阿爾泰山有阿爾泰山原住民、俄羅斯人和哈薩克人定居。土生土長的阿爾泰人(例如阿爾泰——基濟人)部落佔阿爾泰人口相當大的比例。養馬在這一地區十分普遍。在北部,以牛和犛牛為本,而較乾旱的南部則適於綿羊、山羊和駱駝。南部的牧牛者必須廣為遷徙,以彌補水草的不足。這些遊牧民在目的地支起被稱為蒙古包的臨時寓所,一種用毛氈和捆紮成格狀的獸皮構成的圓形建築。傳統的放牧模式次於較為穩定的定居生活方式。他們的主要職業是畜牧,包括養牛、羊和馬。俄羅斯人和哈薩克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或採礦業。大礦山和有色金屬(銅、鉛和鋅)冶煉廠集中在哈薩克和阿爾泰的魯德內(Rudny,“礦石”)阿爾泰山。它們的能源需要由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Ust-Ka米enogorsk)水電站和布赫塔爾馬(Bukhtar米a)水電站供應。阿爾泰地區擁有開發相當良好的森林和木製品業和包括食品加工在內的輕工業。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