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比諾尼

鎖定
阿爾比諾尼·托馬索·喬萬尼(Albinoni, Tomaso Giovanni ,1671—1751)意大利作曲家。生於威尼斯,與維瓦爾第是同時代人。同維瓦爾第、馬爾切洛等人,被後人稱為威尼斯樂派的先驅者。代表作品有《三重奏奏鳴曲op.4 & op.6》等。 [1] 
中文名
阿爾比諾尼·托馬索·喬萬尼尼
外文名
Albinoni, Tomaso Giovanni
國    籍
意大利
出生地
威尼斯
出生日期
1671年
逝世日期
1751年
職    業
作曲家
代表作品
《三重奏奏鳴曲op.4 & op.6》
《為一支雙簧管而作的協奏曲op.7》

阿爾比諾尼人物生平

阿爾比諾尼的父親安東尼奧· 阿爾比諾尼(1634-1709)是威尼斯的一位富有的貴族、造紙商。阿爾比諾尼幼年不僅學習過音樂,還學習過演唱技巧。相對而言,人們對於阿爾比諾尼在作為一位音樂家,在當時究竟居於一種什麼樣的水平,所知不多。
阿爾比諾尼的創作主要是歌劇,他一生有50多部歌劇,這些歌劇雖然在初期的喜劇發展上頗有貢獻,但後來卻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全部被世人遺忘。阿爾比諾尼以小提琴演奏見長,一般人都以為他是器樂作曲家,所以後世更多的把他稱為小提琴作曲家。阿爾比諾尼一生創作的器樂曲超過100部,但生前印行的只有9部。
阿爾比諾尼因一曲《柔板》而聞名於世。然而此曲並非他所作,而是出自20世紀一位評論兼音樂家賈佐託(Remo Giazotto)的手筆。假阿爾比諾尼之名,實為賈佐託所作而廣為流傳的這首《柔板》樂曲明顯地取材於阿爾比諾尼本人某首作品的片段。英國倫敦教育學院的專家們將受試兒童分成A、B、C三個組。A組兒童欣賞阿爾比諾尼輕柔優美的《柔板》,B組兒童聆聽克爾特林的爵士樂《三位一體》,而C組兒童則什麼也不聽。此後,三組兒童又都接受了閲讀理解、記憶單詞、背誦課文和四則運算測試,而測試內容完全是剛剛新學的新知識。最後的結果顯示,平均成績最優的是A組,其次是C組,而最差的則是B組。這是一項背景音樂是否能改善學習能力的測試,從此看出,阿爾比諾尼的這首作品已經深入人心。
又因為阿爾比諾尼的名字字母開頭是A,這首作品因此被排在了古典入門小品全集的第一首,人們聽了這首曲子很容易把古典音樂構想成包容着無數幻想的極樂世界。著名女高音,現在也是流行歌壇的重量級人物沙拉·布萊曼演唱了一首根據阿爾比諾尼的這首“慢板”填詞改編的《隨時隨地》(Anytime Anywhere),更給予樂曲一種新的詮釋。這也讓阿爾比諾尼雖然不被人瞭解,但是家喻户曉。
阿爾比諾尼作品的重要程度,其實不亞於維瓦爾弟。當年,巴赫也曾要求他的弟子認真研究阿爾比諾尼的作品,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就含有阿爾比諾尼的協奏曲風格。人們通常認為巴赫的協奏曲其中大多數原本是他在魏瑪供職時(1708-1723)創作的,在這些年頭中有幾部重要的意大利協奏曲集面世,尤其重要的是阿爾比諾尼和維瓦爾第的作品,巴赫對他們知之甚詳。事實上,巴赫對阿爾比諾尼的作品是非常欽羨的,以至他把一些阿爾比諾尼的作品改編成為羽管鍵琴獨奏曲,這樣無疑是為了擺脱樂隊的拖累而獨自演奏它們。
阿爾比諾尼的樂器音樂深受巴赫讚賞,這些作品包括三重奏奏鳴曲op.4 & op.6、為一支雙簧管而作的協奏曲op.7、為雙簧管作的協奏曲以及一首無伴奏小提琴協奏曲op.9。目前在西歐,阿爾比諾尼的作品已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
他在世的時候,是以歌劇作曲家而出名的;今天,他卻以器樂作曲家而聞名,其作品常常被用於演奏或製作唱片。比如,他的《G小調柔板》(Adagio de G mineur)(實際上是一部經後人整理的作品),是巴洛克音樂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柔板》並非他所作,而是出自20世紀一位評論兼音樂家賈佐託(Remo Giazotto)的手筆。假阿爾比諾尼之名,實為賈佐託所作而廣為流傳的這首《柔板》樂曲明顯地取材於阿爾比諾尼本人某首作品的片段。
1694年,阿爾比諾尼將自己的第1號作品獻給奧托波尼紅衣主教皮埃特羅(教皇亞歷山大八世的侄孫;當時,這位紅衣主教是羅馬城裏一位音樂家們的重要資助人,如他資助了阿肯傑羅·柯雷利)。1700年,阿爾比諾尼以小提琴手的身份受僱於曼圖亞公爵費爾納多·卡洛。在此期間,他把自己的第二號作品獻給了公爵。1701年,阿爾比諾尼完成了他的第三號作品,一部無論當時還是今天都相當受歡迎的作品,並把這部作品進獻給聲名顯赫的托斯卡尼公爵費爾蒂南德三世。
1705年,阿爾比諾尼結婚。他的朋友,同時也是聖-馬克大教堂(Basilique Saint-Marc de Venise)的唱詩班指揮的安東尼奧·畢菲,作為阿爾比諾尼的證婚人出席了他的婚禮。除了畢菲,阿爾比諾尼似乎與當時威尼斯其他主要的音樂機構、組織、樂派就沒有什麼更多的關係了。儘管如此,他還是在早年的時候在意大利的諸多城市裏贏得了歌劇作曲家的聲望,這些城市包括:威尼斯、熱那亞、博洛尼亞、曼圖亞、烏迪內、皮亞琴察和那不勒斯。在此期間,阿爾比諾尼創作了大量的器樂作品。1705年之前,他主要創作三重奏奏鳴曲和小提琴協奏曲;1705年至1719年間,他把重心放在了獨奏奏鳴曲和雙簧管協奏曲上面。
與同時代的其他作曲家不同,阿爾比諾尼似乎沒有試圖從教堂、宮廷或者貴族尋求職位;這也給了他獨立,使得他能夠自由自在地進行創作。1722年,巴伐利亞帝選候馬克斯米利安二世,邀請阿爾比諾尼執棒他的歌劇音樂會。後來,阿爾比諾尼為這位帝選候譜寫了12部協奏曲。
阿爾比諾尼圖片 阿爾比諾尼圖片
1742年,阿爾比諾尼的小提琴奏鳴曲作品集在法國出版。當時,這部作品是以紀念文獻的形式出版的,導致學者們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認為阿爾比諾尼在1742年或早些時候就已經去世了。然而,實際上阿爾比諾尼當時應該是默默無聞地生活在威尼斯。根據阿爾比諾尼出生的聖-巴爾納巴教區的記錄,托馬索·阿爾比諾尼“1751年死於糖尿病,年84歲(這個84歲極有可能也是一個稀裏糊塗的錯誤)。”阿爾比諾尼創作過大約50部歌劇,其中28部是1723年到1740年間在威尼斯創作的。現在,人們熟悉的則是他的器樂作品,尤其是雙簧管協奏曲。
他的器樂作品強烈地吸引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以阿爾比諾尼的作品基調為藍本,創作過不下兩部的賦格;巴赫還一直使用阿爾比諾尼的和聲低音(la basse chiffrée)來訓練自己的學生。
由於德國德累斯頓國立圖書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珍藏在那裏的阿爾比諾尼的很多作品都遭到毀壞或者失蹤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對於18世紀20年代中期以後阿爾比諾尼的生平知之不多的原因所在。
阿爾比諾尼最著名的《G小調柔板》,也是由裏摩·吉亞佐託根據在德累斯頓圖書館廢墟中發現的一部三重奏奏鳴曲殘本而整理編寫出來的。這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曾是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同名戰役為背景創作的電影《加里波利》中的插曲。

阿爾比諾尼主要作品

1、第一號作品,12部奏鳴曲,1694年出版於威尼斯。(Op.1: 12 Suonate a tre, publiées à Venise en 1694);
2、第二號作品,6部交響曲和6部協奏曲,1700年出版於威尼斯。(Op.2: 6 Sinfonie & 6 concerti a 5, publiés à Venise en 1700 );
3、第三號作品,12部芭蕾舞曲,1701年出版於威尼斯。(Op.3 : 12 Baletti a tre, publiés à Venise en 1701);
4、第四號作品,6部小提琴室內奏鳴曲,1709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Op.4: 6 Sonate da chiesa pour violon, publiées chez Roger à Amsterdam vers 1709);
5、第五號作品,12部小提琴協奏曲,1707年出版於威尼斯。(Op.5: 12 Concerti a cinque, publiés à Venise en 1707);
6、第六號作品,12部室內樂奏鳴曲,1712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Op.6: 12 Trattenimenti armonici per camera pour violon, violone et clavecin, publiés à Amsterdam vers 1712);
7、第七號作品,12部1支、2支雙簧管以及絃樂器協奏曲,1715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Op.7: 12 Concerti a cinque pour un ou deux hautbois & cordes, publiés à Amsterdam en 1715);
8、第八號作品,6部奏鳴曲和6部芭蕾舞曲,1722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Op.8: 6 Balletti e 6 Sonate a tre, publiés à Amsterdam en 1722);
9、第九號作品,12部1支、2支雙簧管以及絃樂器協奏曲,1722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Op.9: 12 Concerti a cinque pour un ou deux hautbois & cordes, publiés à Amsterdam en 1722);
10、第十號作品,12部小提琴協奏曲,1735/1736年出版於12部1支、2支雙簧管以及絃樂器協奏曲。(Op.10: 12 Concerti a cinque pour 3 violons, alto, violoncelle & B.C., publiés à Amsterdam ,? 1735-36)。
參考資料
  • 1.    吳剛主編;李金祥等編,你不可不知道的音樂常識,南海出版社,2013.01,第2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