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弗雷德·厄特

鎖定
阿爾弗雷德·厄特(Alfred Oerter),美國著名鐵餅運動員,現代奧運史上第一位4次連獲田徑金牌的選手,被譽為“鐵餅之神”。
中文名
阿爾弗雷德·厄特
外文名
ALFRED OERTER
別    名
被譽為“鐵餅之神”
阿爾弗雷德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長島
出生日期
1936年9月19日
運動項目
田徑鐵餅
主要獎項
1959年泛美運動會金牌 1枚
奧運成績
金牌4 枚

阿爾弗雷德·厄特早年經歷

從鐘擺上獲啓示突破技術關
1936年9月19日,厄特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的阿斯托里亞,之後在洛杉磯長大。其父是德國移民的後裔,母親是捷克人。這個血管中流着兩種血液的小夥子從小受父親影響酷愛體育,運動場是他每天的必去之地。
厄特臂力過人,投擲鐵餅也就成了他的特殊愛好。起初他只是一味地把鐵餅甩出去,不知道如何用力才能投得更遠。後來他從家裏的鐘擺上得到啓示,經過無數次反覆練習與改進,他採用了當今較為流行的轉體投擲方法。
阿爾弗雷德·厄特 阿爾弗雷德·厄特
1955年,19歲的厄特初露鋒芒,以52.27米的成績創造了全國青少年紀錄。為了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厄特根據自身條件對技術做了改進。他以轉動前傾的上體加大了參與轉動的身體部分的重量,使頭部、左臂及軀幹以較大半徑開始旋轉,從而獲得更大慣性(這一技術後來被西德女運動員利·維斯特曼和蘇聯的加·薩温科娃所採用,兩人都刷新了女子鐵餅世界紀錄)。他1.93米的身高和125公斤的體重,對於發揮這種技術相當有利。

阿爾弗雷德·厄特人物經歷

參加奧運會時間:
195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夏季奧運會(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
1960年意大利羅馬夏季奧運會(1960年羅馬奧運會)
1964年日本東京夏季奧運會(1964年日本奧運會)
1968年墨西哥夏季奧運會(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奧運史上四連冠第一人
墨西哥城奧運會上,阿爾弗雷德·厄特(AlfredO-erter)在鐵餅比賽中又一次奪冠,從而連續四屆獲奧運會金牌,而且四次均破奧運會紀錄。他是奧運會田徑史上在同一項目中四連冠的第一人,也是奧運史上繼丹麥帆船運動員保羅·埃弗斯特隆之後取得如此成就的第二人。
奧運四連冠且改寫世界紀錄
技術動作的改進加上刻苦訓練,厄特的成績直線上升。1956年他首次參加奧運會,就以56.36米的成績獲得金牌。1960年第17屆奧運會上,他又戰勝各路好手,以59.18米的成績蟬聯冠軍。1962年,厄特在洛杉磯以61.10米的成績首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突破“200英尺大關的運動員”。此後他又以62.45米、62.62米的成績兩次改寫世界紀錄。
1964年奧運會前,厄特以62.94米再創世界紀錄。然而就在這次比賽中,他的頸部嚴重受傷,人們開始懷疑他是否能參加第18屆奧運會。結果,他不但來了,還以61米的成績第三次奪得奧運會金牌。
1968年的厄特一家 1968年的厄特一家
1968年,32歲的厄特以穩定的心理狀態克服雨天帶來的困難,以64.78米的成績第四次收穫奧運會鐵餅金牌,成為現代奧運史上第一位四次連續獲得田徑金牌的選手,被譽為“鐵餅之神”和美國鐵餅的“常青樹”。
年過四十復出但錯過第五金
阿爾弗雷德·厄特 阿爾弗雷德·厄特
1970年,厄特離開田壇,但在7年後,年過四十的他出人意料地復出,立志要奪得第五塊奧運會金牌,而且初次測驗就投出55米。一位老年病學者為他做了體檢後説:“你的體格和狀態就像個20歲的青年!”從此,厄特開始有規律地訓練,無論天氣好壞都堅持不懈。
1980年,44歲“高齡”的厄特把個人最好成績提高到69.46米,是當年世界第二成績,再次轟動整個田壇。不過由於他在當年美國奧運會選拔賽上成績不佳,未被選進美國代表團。後來美國也沒有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厄特奪第五枚奧運金牌的夙願未能實現。
1982年,國際田聯為了表彰他在鐵餅運動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向他頒發了特別獎章,國際奧委會也授予他奧林匹克銅質勳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厄特手持奧林匹克五環旗,成為率先入場的8名美國奧運明星之一。
阿爾弗雷德·厄特 阿爾弗雷德·厄特
他在奧運會上的突出表現也被評選為“100個金色時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