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喬莫夫斯克

鎖定
阿爾喬莫夫斯克(Artyomovsk,亦稱Bakhmut,巴赫穆特),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城市,在北頓涅茨河右岸支流巴赫穆特河畔。阿爾喬莫夫斯克是一個主要的交通和物流樞紐,因為它有兩條高速公路相交,鐵路向北一直通往莫斯科,然後穿過南方,彎道進入頓涅茨克市。 [2] 
1924年前稱“巴赫穆特”。人口9.1萬(1985)。 1571年見於記載。1783年建市。十九世紀末隨岩鹽開採而興起,為烏克蘭岩鹽重要產地。建有火電站。有鍊銅、金屬加工、耐火材料和食品工業(香檳酒、肉類加工)等。設有全國岩鹽工業研究所、地球物理探測等科研機構、烏克蘭地質博物館及民族地誌陳列館。
中文名
阿爾喬莫夫斯克
外文名
Artyomovsk [2] 
別    名
巴赫穆特
所屬地區
烏克蘭頓涅茨克州
人口數量
9.1萬(1985)

目錄

阿爾喬莫夫斯克相關事件

20世紀初,該城市成為一個以煤炭、鐵礦和化學制品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中心。在過往的歷史中,阿爾喬莫夫斯克(烏克蘭稱作巴赫穆特) [1]  曾多次更名。蘇聯時期,為紀念在革命初期在該市工作和居住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人士費奧多爾·謝爾蓋耶夫(此人又稱阿爾喬姆同志),1924年該市的名字從巴赫穆特(Bakhmut)改為阿爾喬莫夫斯克(Artemivsk)。
二戰期間,該城市被納粹德國佔領,猶太人被圍捕並被送往集中營,該城市的名字被恢復為巴赫穆特。戰後,蘇聯重新控制該市,該城市的名字又被改回阿爾喬莫夫斯克。
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市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報道,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推行“去蘇聯化”政策,作為該政策的一部分,2016年,在經當地市議會投票表決以及烏克蘭最高拉達通過後,該市的名稱又被改回了巴赫穆特。 [4] 
2022年12月20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時間2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訪問位於頓涅茨克地區阿爾喬莫夫斯克(烏克蘭稱作巴赫穆特)。 [1] 
2023年1月11日,俄羅斯衞星通訊社據 《華爾街日報》寫到,西方和烏克蘭官員和分析人士敦促烏克蘭軍隊離開阿爾喬莫夫斯克,撤退到新防線。 [3] 
2023年5月20日,瓦格納集團創始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表示,俄羅斯軍隊全面控制阿爾喬莫夫斯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