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

鎖定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1884-1920)是20世紀最偉大的意大利畫家和出色的雕刻家。不僅僅是他的藝術,他充滿波折的悲劇性人生也使他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在度過了他畫家生涯大半的巴黎,他是打破傳統、開創美術新方向一代畫家和雕刻家中的代表。以美男子而著稱的莫迪裏阿尼經歷了過很多次戀愛。他在不喝酒的時候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和,但一旦酒醉對婦女也會施以暴行。1917年,莫迪裏阿尼邂逅了珍妮,而這也是莫迪利阿尼直至生命最後的愛情。兒童時代體弱多病,加上飲酒、毒品和貧困,莫迪裏阿尼所僅三十六歲就離開了人世。在莫迪利阿尼死後的第二天,身懷九個月身孕的珍妮跳樓殉情。其代表作有《斜躺的裸婦》,《穿黃毛衣的珍妮》及《夫婦》等。
中文名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
外文名
Amedeo Modigliani
出生日期
1884年7月12日
信    仰
猶太名門
逝世日期
1920年1月24日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人物生平

1884年7月12日出生於意大利多斯加納的港口利佛諾,家系猶太名門
14歲罹患肋膜炎, 休學在家. 廣泛閲讀尼采,但丁,波特萊爾母親發現其有繪畫才能。此後從師葛裏埃蒙 米凱里(意大利一位地方性畫家)
17歲時因結核病於意大利南部城市療養,開始了其意大利古典美術之旅。在意大利旅遊學習中,接觸到了德法畫家原畫及複製品,認識了繪畫新動向,激起了他嚮往藝術之都巴黎的決心。
1906年初抵巴黎
1908年移居蒙巴納斯
1920年1月24日 在蒙巴納斯辭世,僅活了三十六歲。 [1]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藝術特色

莫里迪阿尼作品選集
莫里迪阿尼作品選集(15張)
莫迪裏阿尼的作品雖然受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原始藝術的影響,但他不像畢加索、馬蒂斯、勃拉克或戰後的康定斯基、克利那樣,在視覺上成為繪畫革命的旗手,而是似乎不合時宜地堅持着15世紀意大利藝術的傳統精神。他獨具的詩人氣質和雕塑家的眼光,深刻地創造了一種特殊的藝術風格。
莫迪裏阿尼利用後印象主義對繪畫空間的限定和立體主義對色彩的限制從事他的繪畫。人物與內部空間一體化,形成一種線條圖案或雕塑式的分枝。運用了原始人刻劃性格的技法,人物的輪廓線流暢而又準確,優美的拉長手法,並沒有怪誕變形的視覺感受。
莫迪裏阿尼屬於二十世紀初在巴黎被稱為"該死的畫家"這個下層藝術圈。其繪畫風格源於意大利,並在巴黎這個藝術家的温室中得到發展。他的作品題材極其有限,但易於理解,幾乎全是肖像和裸體畫。早期作品吸取了塞尚繪畫的整體形式,並接受了勞特累克用面部特徵嘲諷地刻畫人物的表現主義手法。1914年,立體派成為巴黎前衞畫室的時尚,莫迪裏阿尼的作品也反映出立體派的傾向,將構圖對角線和結構線條與素描分開,用線條表現面部特徵,將側面像中的鼻子植入正面肖像。晚期作品具有古典風格,畫法技巧更加有力,更為流暢,人物造型更自然。頭部前傾,姿式優雅,從中散發出寧靜、成熟和滿足的美感。其作品顯露出兩大特點:圓柱形的頸部和富有表情的眼睛。後者歸功於莫迪裏阿尼善於組合面部特徵的非凡天賦,無論他採用何種變形,無論眼睛的瞳孔是否畫出人物的畫面特徵,像音樂的和聲一般各有自己的位置。
可以説他幾乎獨立於二十世紀的其他學術畫派。作品以人物肖像和人物空間為主。他那個人的、優美的拉長手法,總是使人物的輪廓線流暢而又準確,幾乎覺察不到層次的肉色調子,塑造豐滿而給人以美感的體積。軀幹往往是被過份拉長的,但沒有怪誕變形的感覺,反而有種田園詩般的沉靜和優美。 [1] 

阿曼迪奧·莫迪裏阿尼歷史評價

莫迪裏阿尼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很多經典的藝術作品,儘管他並沒有沒有提出任何學術理論,也未創立任何學派,但他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用現代藝術的特殊的奉獻使他成為現代藝術的先驅,他既是現代的犧牲品,又是正在經歷各種變化的藝術表現的延續的象徵。在藝術大師及其流派層出不窮、交相輝映的20世紀初,莫迪裏阿尼的名字算不上突出和響亮。但是回顧那一段光輝的歷史,他又有着不容忽略的意義;他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遊離於所有時髦的藝術流派之外,又與新藝術觀念保持着懸緊密的關聯。莫迪裏阿尼所創造的獨特的藝術樣式並不居於某一時尚,而是超越了時空的限定成為一種恆定的美的形態。他的作品以詩人的氣質和雕塑家的眼光刻畫出人間的種種個性創造了一種特殊的風格。也正是那些線條精緻、色彩柔和、筆觸生動的作品,確立並且鞏固了他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在他去世後不久,他的名氣開始上升。後來,人們給了他這樣的評價“近代美術的傳奇人物,不幸天才的典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