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鎖定
阿普拉瓦西·加特(Aapravasi Ghat)是位於印度洋毛里求斯島首都路易港鬧市區附近的一個綜合性建築羣,包括英國首次採用將來自英屬印度的自由勞動力通過契約合同的形式運送到各殖民地的中轉站。這一位於路易港水邊的建築羣,被認為是現代契約式勞動和今天全球經濟體系的發源地。
2006年,該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毛里求斯第一個進入該名錄的地區。
中文名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外文名
Aapravasi Ghat
地理位置
毛里求斯島首都路易港
遺產編號
1227
入選時間
2006年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遺產資料

遺產名稱: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Aapravasi Ghat
入選時間2006年
地理位置S20 09 31.1 E57 30 11.4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vi)
遺產編號:1227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遺產描述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建於184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位於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水邊的建築羣。然而,由於自然災害和歷史原因,這一建築羣包括碼頭階梯、醫院區、勞工暫住處和服務區等,目前僅存15%。
毛里求斯地理位置圖 毛里求斯地理位置圖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被認為是現代契約式勞動和今天全球經濟體系的發源地。1640平米的路易斯港地區是現代有契據的勞動力移民的起源地。1834年,英國政府選擇毛里求斯島為第一處試驗地進行所謂的“偉大試驗”,用自由勞動力代替奴隸。在1834年到1920年間,有近五十萬有契約的勞動力從印度來到阿普拉瓦西·加特,在毛里求斯的製糖廠工作,或被運送到了澳大利亞留尼汪島、南部和東部非洲,或加勒比地區。阿普拉瓦西·加特的建築是最早清晰展示未來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築之一,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移民見證。
“阿普拉瓦西·加特”在印度語中意為“移民登陸的地方”,70%以上毛里求斯人的祖輩都是在這裏登陸毛島的,因此,登陸點成為了毛里求斯的一個重要歷史遺址,成為毛里求斯現代人口組成的一個重要見證。
200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vi),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vi):阿普拉瓦西·加特作為英國政府在1834年選擇使用契約勞工而非奴隸勞工的“偉大實驗”的第一個地點,與近50萬契約勞工的記憶密切相關,這些勞工從印度抵達毛里求斯,或在當地的甘蔗種植園工作,或被轉運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工作。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委員會評價

1640平方米的路易斯港地區是現代有契據的勞動力移民的起源地。1834年,英國政府選擇毛里求斯島為第一處試驗地進行所謂的“偉大試驗”,用自由勞動力代替奴隸。在1834年到1920年間,近50萬名有契約的勞動力從印度來到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在毛里求斯的製糖廠工作,或被運送到了澳大利亞留尼汪島、南部和東部非洲,或加勒比地區。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的建築是最早清晰展示未來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築之一,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移民見證。 [1-2]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遺產簡介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是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水邊的建築羣,被認為是“現代契約勞工國外定居開始的地方”,和今天全球經濟體系的發源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移民見證。
最早的毛里求斯移民登陸點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6張)
阿普拉瓦西·加特(印地語:Aapravasi Ghat)。印地語中“Aapravasi Ghat”的名稱從1987年開始使用,意為“移民入境站”。“Aapravasi”在印地語中有“移民”的意思,“Ghat”則意為“交接處”,暗指這裏的作用是種植園工人中轉站。所以,“阿普拉瓦西.加特”在印度語中意為“移民登陸的地方”。70%以上毛里求斯人的祖輩都是在這裏登陸毛島的,因此阿普拉瓦西·加特登陸點是毛里求斯的一個重要歷史遺址,也是毛里求斯現代人口組成的一個重要見證。阿普拉瓦西·加特登陸點建於184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然而,由於自然災害和歷史原因,這一建築羣包括碼頭階梯、醫院區、勞工暫住處和服務區等,目前僅存15%。
“現代契約勞工國外定居開始的地方”
阿普拉瓦西·加特不僅是毛里求斯歷史和文化認同的一個重要參照點,也是英國首次採用將來自印度的自由勞動力通過契約合同的形式運送到各殖民地的中轉站。19世紀後,英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大英帝國在這一區域擴張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1810年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海軍拿下毛里求斯以後,大力發展這裏的甘蔗種植業,並引進了大量來自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的奴隸。但隨着英國國會在1833年正式通過《廢除奴隸貿易法案》,毛里求斯的甘蔗種植業受到很大影響:從前不得已辛勤勞作的奴隸們,一夜之間成了自由民,田裏無人勞動了。
這時,英國人實施了一項後來被證明對世界都有持久影響力的勞動力政策:契約勞工項目,英國人稱之為“偉大的實驗”。在全世界範圍內,毛里求斯是第一個採用契約勞工制度吸引勞動力的地區,而勞工的最主要輸出國就是印度。僅1834年一年,就有29萬印度勞工到達毛里求斯。他們到達和登陸的地點,就是今日位於路易斯港口中的移民入境站(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到了1849至1923年間,共有約五十萬的印度契約傭工通過這一地區最終被運送到大英帝國的各個種植園,因此海外印度人在早期的英國殖民社會留下了不能磨滅的印記,在今天的毛里求斯,有68%的人口為印度後裔。
當年裝載勞工的船隻通常經過8到10個星期的海上航行到達毛里求斯島。抵達後,勞工首先會在船上接受醫療人員的檢查,接種疫苗後方可下船。下船後,他們通常會在阿普拉瓦西·加特臨時住上兩三天,接受必要的醫療。在完成所有的行政手續後,他們才會被分配給各自的甘蔗種植主,從此開始在毛里求斯的新生活。
在大批從橫跨印度洋的勞工船走下來,踏上移民入境站台階的外來勞工中,曾經有華人勞工存在,而這些華人,大多是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因此毛里求斯最早及大部分的契約勞工不是都來自印度和非洲,也有來自於中國的契約勞工。這些勞工在契約期滿後或者回到原籍國,或者就留在毛里求斯島成為了早期移民。在這些移民定居下來後,曾經是一個荒島的毛里求斯逐漸形成了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毛里求斯現在的居民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後裔居多,從中國移民的華人後代目前約佔總人口的2.5%。 [1-3] 
沒有外來移民,就沒有今天的毛里求斯。當時移民來的勞工肯定不會想到,阿普拉瓦西·加特登陸點會成為現代毛里求斯社會特性的一個重要象徵,更不會想到,經過他們幾代人的努力,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會變成被人稱頌的“人間天堂”。
如今,毛里求斯的甘蔗種植主要仍由當時登陸的勞工後代經營着。從上世紀以來,製糖業一直是毛里求斯經濟的重要支柱。目前,每個毛里求斯人每年為世界提供500公斤蔗糖。
毛里求斯的第一個世界遺產地
阿普拉瓦西·加特的城市基礎設施主要在20世紀中葉開始建設的,當年這些完整的建築羣目前只剩下了三個石制建築的遺址。從這三個遺址來看,現在可以判斷出它們在19世紀60年代是中轉站出入口和醫院大樓。現存遺址是移民入境的小屋,還可以依稀辨認出當初作為公共設施的痕跡。至今保留的石拱形入口建於1865年,與此相鄰的建築是醫院,包括安置工作人員的七間房屋,這其中又包括看守的房間、廚房、手術室、廁所等。現在只有看守的房間和手術室得以保留,不過廚房和廁所的遺蹟已經考古發現。殘留的醫院建築在2000年添加了一個屋頂。阿普拉瓦西·加特信託基金是此遺址的管理部門,現正嘗試將此遺址逐步修復到19世紀60年代的狀態。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從2002年開始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終於在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認可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對社會歷史發展起到的作用而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毛里求斯的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因此,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的這些遺址列入毛里求斯的國家歷史文物名錄,受毛里求斯國家文物法律的保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