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

鎖定
阿拉斯代爾·查莫斯·麥金泰爾(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年1月12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哲學家,聖母大學研究哲學的奧布賴恩高級教授(O'Brien Senior Research Professor)。著有《馬克思主義和基督教》(1953)《論無意識》(1957)《倫理學簡史》(1966)《對時代自我形象的批判》(1971)《德性之後》(1981)《誰的理性?何種正義?》(1988)《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索觀點:百科全書、譜系學和傳統》(1990)《第一原理、終極目的與當代哲學問題》(1990)等。主要興趣在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哲學史和神學等領域。 [1] 
中文名
阿拉斯代爾·查莫斯·麥金泰爾
外文名
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929年1月12日
畢業院校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
職    業
哲學家
主要成就
德性理論
出生地
蘇格蘭格拉斯哥
代表作品
《倫理學簡史》《德性之後》《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

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人物生平

麥金泰爾曾在瑪麗皇后學院接受教育,後來在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取得了文學碩士學位。1951年他來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教,也由此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69年來到美國之前,他曾先後在英國利茲大學埃塞克斯大學牛津大學教書。在美國,他也四處漂泊,在許多大學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以下是他曾擔任的職位:
他同時還是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哲學學會的前主席。
從2000年到現在,他一直是美國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哲學系的奧布賴恩高級教授(Rev. John A. O'Brien Senior Research Professor)以及倫理學和文化中心的終身高級研究學者。同時他也是杜克大學名譽教授。2005年4月他被選為美國哲學會成員。
麥金泰爾一生共結過三次婚。1953年到1963年他與安·皮爾瑞(Ann Peri)結婚並育有兩個女兒。1963年到1977年他與蘇珊·威蘭斯(Susan Willans)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從1977年,他與同為聖母大學哲學教員的林恩·喬伊(Lynn Joy)成婚。

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哲學思想

麥金泰爾在道德哲學和倫理學領域有突出的貢獻。他認為,當代西方社會的道德危機,來源於一種嚴重的道德無序狀態。道德的立場與原則,變成了純主觀的選擇和情感的表達。在他的代表作《德性之後》中,他追溯歷史,認為這種狀況來源於對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目的論和德性論的拋棄。他指出,當代約翰·羅爾斯羅伯特·諾齊克之間的道德爭論,就是由於缺少了亞里士多德式的德性,喪失了一種“應得賞罰(desert)”的觀念,他認為應該回歸到傳統意義的德性論上。

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著作

  • 馬克思主義的解釋(Marxism: An Interpretation)(1953年)
  • 哲學神學新隨筆(New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Theology)(1955年)
  • 論無意識(The Unconscious: A Conceptual Analysis)(1958年)
  • 基督教信仰的困境(Difficulties in Christian Belief)(1959年)
  • 休謨的倫理學(Hume's Ethical Writings)(1965年)
  • 倫理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 :a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from the Homeric ag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1966年)
  • 世俗化與道德變遷(Secularization and Moral Change)(1967年)
  • 無神論的宗教意義(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Atheism)(1969年)
  • 赫伯特·馬爾庫塞:展示與爭論(Herbert Marcuse: An Exposition and a Polemic)(1970年)
  • 對時代自我形象的批判(Against the Self-Images of the Age: Essays on Ideology and Philosophy)(1971年)
  • 德性之後(After Virtue)(1981年)
  • 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1988年)
  • 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索觀點(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1990年)
  • 馬克思主義和基督教(Marxism and Christianity)(1995年)
  • 麥金泰爾讀本(The MacIntyre Reader)(1998年)
  • 依賴的理性動物:人類為何需要道德(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1999年)
  • 埃迪特‧施泰因:哲學的序言,1913年到1922年(Edith Stein: A Philosophical Prologue, 1913-1922)(2005年)
  • 哲學的目的:選集第一卷(The Task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Essays, Volume 1)(2006年)
  • 倫理學和政治學(Ethics and Politics: Selected Essays, Volume 2)(2006年)
  • 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的早期馬克思主義文集,1953年到1974年(Alasdair MacIntyre's Early Marxist Writings: Essays and Articles 1953-1974)(2008年)
  • 上帝、哲學、大學:天主教哲學傳統簡史(God, philosophy, universities: A Selective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Philosophical Tradition)(2009年)
  • 生活的倫理學(Living Ethics)(2009年)
參考資料
  • 1.    (英)加雷思·索斯維爾著,人是一棵思考的葦草,新華出版社,2017.01,第2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