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鎖定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非西撒哈拉地區的國家。地理北鄰摩洛哥,東、南接阿爾及利亞和毛里塔尼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900千米。境內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
據新華網報道,摩洛哥一直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而當地獨立武裝組織“波利薩里奧陣線”則表示該地區完全獨立,並宣佈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非盟於1984年承認西撒哈拉的獨立性。國際上有數十個國家承認“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的合法性 [1] 
中文名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阿尤恩
主要城市
阿尤恩,比鄂-雷樓
國家領袖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齊茲
人口數量
約 0.0019 億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
26.6萬平方千米
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和法語
國家代碼
RASD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政治

歷史7世紀時即有阿拉伯人進入該地。15世紀中葉葡萄牙西班牙人侵入。1885年西班牙將布朗角到博賈多爾角一帶劃為它的保護地。1934年,西撒哈拉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為西班牙的海外省。1973年5月,薩基亞阿姆拉和里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或波利薩里奧)宣佈成立,決定通過武裝鬥爭爭取西撒哈拉獨立。其鄰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反對西班牙對西撒哈拉的統治。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亞簽訂《馬德里協議》,規定西班牙於1976年2月26日撤離西撒哈拉。摩洛哥、毛里塔尼亞隨即簽訂分治西撒哈拉協定,摩佔領北部17萬平方千米,毛佔領南部9萬多平方千米。阿爾及利亞譴責摩、毛瓜分西撒哈拉。1976年2月27日,西撒人陣宣佈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摩、毛軍隊與西撒人陣的武裝力量不斷髮生衝突。1979年8月,毛里塔尼亞同西撒人陣簽訂和平規定,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要求,退出西撒戰爭,摩洛哥乘機佔領了毛里塔尼亞退出的地區。
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出面斡旋。1979年第十六屆非統首腦會議建議在西撒哈拉全面停火,並組織公民投票,以決定獨立或維持現狀。1981年6月,第十八屆非統首腦會議通過決議,要求在西撒哈拉舉行公民投票,併成立西撒哈拉問題實施委員會。1983年6月第十九屆非統首腦會議通過決議,要求衝突雙方直接談判,以實現停火和公民投票。1984年11月,西撒哈拉首次作為非統成員國出席第二十屆非統首腦會議。
自1975年以來,聯合國大會多次通過關於西撒哈拉問題的決議,重申西撒哈拉人民有不可剝奪的自決和獨立的權利。1986年4~5月,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在紐約舉行兩輪間接談判,各自闡述了對西撒問題的一貫立場。1987年7月,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第三輪會談,討論了聯合國派遣技術小組去西撒哈拉進行實地考察。經考察後,1988年8月15日,德奎利亞爾會見兩國外交代表,向他們各交一份解決西撒問題的和平建議,摩洛哥表示原則同意、西撒人陣表示有條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亞爾訪問了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西撒地區,並組成西撒和平計劃實施技術小組。1990年6月19日,德奎利亞爾發表西撒局勢調查報告,提出了和平計劃的執行計劃。1991年4月29日聯合國一致通過690號決議,批准秘書長關於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的修正案。9月6日宣佈正式停火,結束了長達16年之久的軍事衝突。下一步就是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西撒哈拉的前途。
1991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設立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簡稱“聯合國西撒特派團”),負責監督雙方停火狀況,並組織讓西撒哈拉人民決定該地區未來地位的公民投票。但由於衝突雙方在確定選民資格等重要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公投一拖再拖,西撒特派團的任期也一再延長。
聯合國派往西撒哈拉的軍事觀察人員共300多人(由25個國家派出),設有總司令部和下屬3個地區司令部及10個哨所,其職責除監督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執行停火協議外,還擔負着組織、監督西撒哈拉自決公民投票的任務。摩洛哥目前控制着西撒哈拉約四分之三的地區。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計劃”,希望以此重啓西撒問題和談進程。根據這一計劃,西撒哈拉將在摩洛哥主權範圍內實行高度自治,摩中央政府控制西撒哈拉外交與安全,西撒哈拉自治政府則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充分權力。然而,“西撒哈拉自治計劃”遭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的堅決反對,認為摩方此舉完全背離其先前同意西撒哈拉自決的立場。
2007年4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754號決議,呼籲西撒問題有關各方、地區各國與聯合國通力合作,結束西撒問題僵局,並在謀求政治解決方面取得進展。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西撒問題和談進程在停頓近10年後再次啓動。有關各方在2007年7月、8月和2008年1月的三輪和談中未能取得進展。2008年3月,第四輪西撒問題會談在紐約郊區曼哈塞特舉行,會談沒有取得顯著進展。
西撒問題遲遲難以解決,不僅嚴重阻礙了摩洛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還對地區穩定與發展、區域一體化建設以及全球反恐形勢構成不利影響。因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失和,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的建設陷入停頓;自1984年至今,摩洛哥因西撒問題始終遊離於非洲聯盟之外;在反恐戰爭中,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亞接壤地區由於得不到有效管理已成為恐怖組織策劃襲擊活動的重要據點。
2007年9月17日,來自中國的趙京民少將在西撒哈拉首府拉尤恩正式就任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軍事部隊指揮官,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中的首位中國司令。
西撒哈拉有關各方對西撒哈拉地位至今爭論不定,以至於發生武裝衝突。西撒哈拉目前在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分別控制之下。
①摩洛哥控制區。摩洛哥在西撒哈拉設立4個省的建制,並且建立了各級行政管理機構和地方會議、協商會議。摩洛哥十多個政黨也在西撒哈拉積極活動,設立了各自的支部。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資十多億美元,大興土木修建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國際機場。摩洛哥控制區發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市由2萬餘人的小鎮發展為擁有13萬人的現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駐軍及附屬人員共15萬。
②西撒人陣控制區。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把西撒哈拉分為5大行政區,但實際上僅控制與摩洛哥、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交界的狹窄地帶;自然條件很差。西撒人陣難民營設在阿爾及利亞,分4大營地,下分幾個小營。各營地有學校、醫院、衞生所,並進行生產活動。難民總數約15萬人。聯合國難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陣提供援助約350萬美元。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經濟

西撒哈拉磷酸鹽礦藏量豐富,建有現代化磷酸鹽開採場。1976年發生戰爭事後,生產陷於停頓;1980年恢復生產。此外還有鉀、銅、石油、鐵、等資源。多數居民從事畜牧業,主要飼養羊和駱駝。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居民以捕魚為主。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基本介紹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簡介

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صحراو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西班牙語:República Árabe Saharaui Democrática,撒拉威聲稱擁有整個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但目前只能控制有關領土的20%,其餘領土被摩洛哥控制,並被劃為摩洛哥的南部省份。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語言

西撒哈拉在過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之一(即原西屬西非洲的一部分,名為“西屬撒哈拉”),致使西班牙語於當地一度廣為流行,故該國曾在其成立初期將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共同納入官方語言的行列。但由於種種原因,在最新的政府修憲條文中,西班牙語已經不再被視作為官方用語。
國旗 國旗
國家格言حرية ديمقراطية وحدة (阿拉伯語“自由,民主,團結)
國歌:啊,撒哈拉之子(阿拉伯語:يا بني الصحراء‎)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城市

首都阿尤恩(處於摩洛哥管轄之下);實際首都:比鄂-雷樓(位於自由地區)
最大城市:阿尤恩
國土面積:266000平方公里
國徽 國徽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政治

民族:撒哈拉人(阿拉伯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主要節日:1976年2月17日(成立流亡政府於西撒哈拉東北部小鎮比鄂-雷樓)
政治狀態:流亡政府
政府代表:(總理)阿卜杜勒·卡迪爾·塔利卜·歐麥爾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地理概況

【位於】非洲西北部。
【民族】主要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
【語言】,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
【同北京時差】-7
西部沿海地勢低平。東部為海拔約300米的高原,地表波狀起伏,有孤丘散佈。高原中間有深谷,以薩基亞哈姆拉幹河谷為最大,又稱薩基亞哈姆拉盆地。向西呈階梯狀逐級低降;沿海低地多沙丘。境內無長年性河流。屬熱帶沙漠氣候;西部沿海氣候濕潤,多霧。東部乾燥。降水量極小,植物稀少,多為不毛之地。多沙暴、塵暴。人口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多數居民從事遊牧業,主要放牧羊,牧牛和駱駝。綠洲有農業,產大麥小麥玉米等。沿海盛產多種魚類和龍蝦。磷灰石藴藏豐富,布克拉是主要開採區;還有鉀鹽等礦藏。進口糧食和工業品,出口以磷灰石為主。最大城市阿尤恩。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國旗示意

黑色象徵死亡,綠色象徵生命,白色象徵和平,紅色象徵鮮血,星月象徵伊斯蘭教。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國徽含義

將國旗系在槍上,象徵着通過武力來爭取獨立與主權。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取得承認情況

注:下表當中的*表示非常駐外交使館
國名
承認日期
外交使館
備註
阿爾及利亞
1976.3.6

安哥拉
1976.3.11

阿富汗
1979.5.26

2002.7.11月斷交
阿爾巴尼亞
1987.12.29

2004.11.28斷交
安提瓜和巴布達
1987.2.27

2010.8.16斷交
巴巴多斯
1988.2.27


伯利茲
1986.11.18
有*

玻利維亞
1982.12.14
有*

貝寧
1976.3.11

1997.3.21斷交
布基納法索
1984.3.4

1996.6.5斷交
布隆迪
1976.3.1

2006.5.5斷交,2008.6.16復交,2010.10.25再次斷交
柬埔寨
1979.4.10

2006.8.14斷交
乍得
1980.7.4
有*
1997.5.9斷交,2007.7.17復交
古巴
1980.1.20

佛得角
1979.7.4

2007.7.27斷交
哥倫比亞
1985.2.27

2000.12.2斷交
哥斯達黎加
1980.10.30

2000.4.22斷交,2010.2.28復交
剛果共和國
1978.6.3

1996.9.13斷交
厄瓜多爾
1983.11.14
有*
2004.6.14斷交,2006.2.8復交
薩爾瓦多
1989.7.31
有*
1997.4.26斷交,2009.6.6復交
埃塞俄比亞
1979.2.24

赤道幾內亞
1978.11.3

1980.5.7斷交
加納
1979.8.24


危地馬拉
1986.4.10


圭亞那
1979.9.1


多米尼加共和國
1986.6.24

2002.5.23斷交
多米尼克
1979.9.1

2010.7.22斷交
幾內亞比紹
1976.3.15

1997.3.21斷交, 2000.5.26復交, 2010.3.30再次斷交
格林納達
1979.8.20

2010.8.16斷交
海地
2006.11.22

洪都拉斯
1989.11.11


伊朗
1980.2.27


印度
1985.10.1

2000.6.26斷交
牙買加
1979.9.4


老撾
1979.5.7


萊索托
1979.10.9
有*

利比亞
1980.4.15


肯尼亞
2005.6.25

2006.7.20斷交
基里巴斯
1981.8.12

2000.9.15斷交
利比里亞
1985.7.31

1997.9.5斷交
馬裏
1980.7.4


毛里塔尼亞
1984.2.27


毛里求斯
1982.7.1
有*

墨西哥
1979.9.8

莫桑比克
1976.3.13

馬達加斯加
1976.2.28

2005.7.4斷交,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該國的國家
馬拉維
1994.11.16

2001.6.4斷交,2008.2.1復交,2008.9.16再次斷交
納米比亞
1990.6.11
有*

尼加拉瓜
1979.9.6
2000.7.21斷交,2007.1.12復交
國名
承認日期
外交使館
備註
尼日利亞
1984.11.12

朝鮮
1976.3.16

西撒國外交部於2010.11.24宣佈"不再接受北朝鮮的外交承認"
瑙魯
1981.8.12

2000.9.15斷交
巴拿馬
1978.6.23
第一個承認該國的美洲國家
巴布亞新幾內亞
1981.8.12


巴拉圭
2000.2.9

2000.7.25斷交,2008.8.11復交
秘魯
1984.8.16

1996.9.9斷交
盧旺達
1976.4.1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2002.2.14


南非
2004.9.15

南蘇丹
2011.7.10


蘇里南
1982.8.11


敍利亞
1980.4.15


坦桑尼亞
1978.11.9

東帝汶
2002.5.2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86.11.1


塞拉利昂
1980.3.27

2002.5.27斷交,2003.7.16復交
斯威士蘭
1980.4.28

1997.8.4斷交
聖盧西亞
1979.9.1

2010.8.16斷交
聖基茨和尼維斯
1987.2.25

2010.8.16斷交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8.6.22

1996.10.23斷交
塞舌爾
1977.10.25

2008.3.17斷交
所羅門羣島
1981.8.12

1989.1.25斷交
多哥
1976.3.17

1997.6.18斷交
圖瓦盧
1981.8.12

2000.9.15斷交
烏干達
1979.9.6

烏拉圭
2005.12.28


瓦努阿圖
1980.11.27
有*
2000.11.24斷交,2008.8.9復交
委內瑞拉
1982.8.3

越南
1976.3.2


贊比亞
1979.10.12
2011.4.2斷交
津巴布韋
1980.7.3
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