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巴丹

鎖定
[1]  阿巴丹 (Abadan)伊朗胡齊斯坦省港口城市,人口50萬(2005年)。地理位置北緯30.4度,東經48.3度。位於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島北岸,東南距波斯灣53公里,西北距霍拉姆沙赫爾15千米,伊朗石油輸出的集散地,伊朗國營石油公司總部所在地。人口約30萬,是伊朗第五大城市,最大港口。 世界最大煉油中心之一。煉油廠建於1913年,煉油能力年達3,000萬噸。石油製品由油管輸往馬沙爾港輸出。原油來自阿瓦士東北面諸油田。
伊朗胡齊斯坦省港口城市。位於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島上,距波斯灣約50千米,伊朗石油輸出的集散地,伊朗國營石油公司總部所在地。
中文名
阿巴丹
外文名
Abada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伊朗
地理位置
伊朗西南端
政府駐地
伊朗胡齊斯坦省

阿巴丹發展歷史

早在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代,阿巴丹僅是個小小的港口和沿海城鎮,以產鹽和編席著稱。14世紀,規模縮小為村落,經過與土耳其的周旋之後,於1847年歸屬波斯。自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在此設立管道終端煉油廠後,發展迅猛,成為現代化都市。1951年伊朗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強行收回所有煉油設備,停止對英國輸油4年。至1955年,英國政府終於同意放棄所有權。1980年兩伊戰爭期間,位於伊朗和伊拉克邊境地區的阿巴丹市遭受嚴重破壞,直到1990年之後方才逐漸恢復元氣。
伊朗西南末端城市。在伊朗產油區胡齊斯坦省內。位於阿拉伯河東岸的同名島上,距波斯灣53千米,因而坐落在與伊拉克交界處。阿巴丹島西瀕阿拉伯河,東臨卡倫河的支流巴赫曼希爾河。島長68千米、寬3-19千米。據説該島為一神職人阿巴德於8世紀時所興建。阿巴丹在阿拔斯時代是一繁榮的沿海城鎮,以產鹽和編席聞名。但由於淤泥沉積使阿拉伯河三角洲延伸,造成波斯灣海岸逐漸自阿巴丹退離。至14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伊本。巴圖塔到達該城鎮時,它被描繪成僅為一個在平坦、鹽質平原上略大些的村莊。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人久為阿巴丹的歸屬而爭吵,不過波斯終於在1847年獲得該地。20世紀初期在胡齊坦境內發現油田前,其村莊狀態仍未變。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屬伊朗部分於1951年國有化併成為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阿巴丹建起管道終端煉油廠。1913年煉油廠開始運轉,至1956年,阿巴丹已發展成為擁有超過22萬居民的城市,其經濟完全以石油提煉和運輸為主。煉油綜合企業有管道從油田通往北方,後又新建管道從阿巴丹通往德黑蘭和設拉子。至20世紀70年代末,該市的煉油廠也許是世界最大者。但到1980年9月,在伊拉克突然入侵胡齊斯坦的過程中,阿巴丹幾乎也被佔領。但伊拉克終究未能得逞,只好以大炮和飛機轟炸摧毀了煉油廠,使該市幾乎成為一片廢墟。1988年兩伊戰爭停止後,伊朗在阿巴丹重建工廠,重新開始石油提煉,但規模較小。

阿巴丹經濟

經濟以石油提煉和運輸為主。伊朗西南部油田地帶輸油管的終點,輸往德黑蘭設拉子方面油管的起點。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藏和精煉基地,建有伊朗境內最大的煉油廠阿巴丹煉油廠及 石油化工廠。 阿巴丹煉油廠產量 佔國內產量的60%,產品大多供出口,但兩伊戰爭曾使產量下降。

阿巴丹交通

阿巴丹港在伊朗的石油輸出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前,為伊朗石油輸出的主要港口,50年代後期改由馬舒爾港輸出,但阿巴丹港仍有重要地位。阿巴丹港擁有現代化設備,船隻可在碼頭直接靠岸裝載。境內設有國際機場。還設有阿巴丹技工學院等。

阿巴丹阿巴丹資料

港口中文名: 阿巴丹
港口英文名: ABADAN
港口代碼: IRABA
港口縮寫: ABD
所在國家: IRAN
經緯度: 30°22’0”N,48°13’0”E
時差: -3:30
錨地: 29-49-00N 48-47-00E
泊位吃水:
海圖號: 3844
詳細介紹: 伊朗阿拉伯河沿岸海港。採用東3.5區標準時。水的載重密度為1030。無盛行風向。無潮汐變化。強制引航。阿巴丹港無線電台呼叫信號EQZ。無節假日,一天24小時工作。港口服務設施有:修船、加燃料、小艇、醫療、牽引、淡水供應,無干船塢、給養、遣返和排污設施。港市有機場。港口有3個遠洋船泊位,可停泊油輪和雜貨船。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百科全書(精華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