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防化裝備

(軍事術語)

鎖定
防化裝備是核生化防護、發煙及燃燒武器的統稱。它們是部隊在核生化條件下作戰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保障合成軍行動自由與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
中文名
防化裝備
保    障
合成軍行動自由與安全
查    明
危害範圍、程度
防化裝備是伴隨着核、化學與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毀傷性武器在戰場上的使用而產生和發展的。
1915年4月22日,德國軍隊在伊普爾戰役中對英法聯軍實施化學攻擊,是世界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化學防護裝備應運而生。最初的呼吸道防護器材是使用浸有碳酸鈉、硫代硫酸鈉等溶液的防毒口罩,防止吸入氯氣中毒。而後設計出由橡膠面罩和裝填活性炭的濾毒罐組成的防毒面具,可適用於防護多種毒劑,其基本結構形式沿用至今。隨着糜爛性毒劑、神經性毒劑等的使用,出現了用不透氣的油布製成的防毒衣,以防止皮膚吸收毒劑;
後來的皮膚防護器材普遍採用合成橡膠與塑料等材料製成。同時,產生了簡易的化學偵察和消毒器材,用浸有碘化鉀、苯胺水溶液的棉球或紙片偵檢氯氣與光氣;使用漂白粉、高錳酸鉀等消毒液對芥子氣進行消毒。為了防止毒氣透入工事,在工事各縫隙處用黏土或布條密閉,在工事入口處懸掛防毒門簾,安裝濾毒通風裝置,這種集體防護器材是現代三防工事的雛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初步形成對化學武器襲擊實施偵察、防護、洗消的化學防護裝備系列。生物武器問世後,在化學防護裝備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生物戰劑偵察、防護和洗消的功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對日本廣島、長崎實施核突擊,世界進入了核武器時代,促使防化裝備在種類和性能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研製出一系列核監測裝備,以及防護、消除放射性沾染的裝備,形成了對核、化學、生物武器均具有防護能力的三防裝備。
20世紀下半葉,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原子能、半導體、微電子和材料科學等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核監測裝備、化學偵察裝備與生物偵察裝備,相繼出現各種原理的偵檢器材。以微處理芯片為核心的智能化核輻射探測器,使輻射探測的多功能、寬量程、可靠性、易用性和能量響應等性能得到提高;
化學偵察裝備中出現壓電晶體、表面聲波、微波、表面等離子體、半導體和生物等傳感器,採用紅外線、激光、離子遷移譜和模式識別技術的毒劑報警器,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多波段實施化學偵察;生物偵察採用複式技術方法,結合生物檢測器與化學生物質譜儀,形成生物集成檢測系統,實現對生物戰劑的自動監測、採樣與分析,遙感檢測與跟蹤。防毒面具大量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提高濾毒罐裝填物質量,增加通話、飲水、防彈片、防激光和復甦等功能,改善使用性能、生理舒適性和戰場適用性,形成適應各軍種、兵種需要的通用化、系列化產品;隔絕式防毒衣採用多層膠布材料和塗層織物材料製成,具有較高的耐穿透性能、優良的機械性能,耐磨耗和耐機械穿刺;
透氣式防毒服採用含活性炭材料和碳纖維製成,具有防毒、透氣、阻燃、防水、偽裝等功能,可作為戰鬥服穿用。野戰陣地防禦中的集體防護裝備和移動式集體防護裝備在結構設計和原材料的研製上取得進步,適應部隊快速反應和機動作戰的需要,組裝式集體防護裝置可相互適用,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洗消裝備從傳統的常温、常壓、噴灑洗消逐步向高温、高壓、射流洗消轉變,採用納米材料、半導體光催化技術、可剝性保護層與自動消毒塗層技術、大氣壓等離子體噴射技術等新技術,降低裝備受污染程度,實現既能消毒,又不損耗裝備作戰效能。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歷次戰爭中,發煙裝備與燃燒裝備頻繁用於戰場,並不斷得到改進。發煙裝備從最初使用簡易的發煙罐、發煙手榴彈,發展到利用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發煙車和遠距離佈設裝置,實現快速、移動式、大面積、長時間連續施放煙幕。
燃燒裝備在投射燃燒劑的手段上多樣化,改變傳統的液柱式噴火器,出現火焰彈式噴火器,以及車載式噴火器、機載燃燒航空炸彈,形成不同射程、點面結合的燃燒裝備系統,戰鬥性能各異,適應不同戰術使用要求,還可用於戰役和戰略目標。中國國民黨軍隊於1933年2月成立化學兵,同時研究生產防毒器材。
中國工農紅軍於1933年10月建立化學研究室,對防護毒氣進行研究,並指導部隊和羣眾使用簡易的防毒器材。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0年12月組建化學兵學校,從此起步自主研製防化裝備。
60多年來,防化裝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劣到優,不斷髮展完善,已形成自行研究和生產體系。在新的歷史時期,防化裝備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階段,高技術防化裝備不斷問世,防化兵的防化保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防化裝備一般按技術用途、戰術用途和使用對象劃分種類。
按技術用途分類是最常用的分類方法,可分為核監測裝備、化學偵察裝備、生物偵察裝備、個人防護裝備、集體防護裝備、洗消裝備、發煙裝備、燃燒裝備、防化防暴裝備、防化指揮裝備和防化技術保障裝備。
用於對核武器襲擊實施核爆炸監測與核輻射監測的裝備。發現和測量核爆炸信號,測定核爆炸的時間、地點、當量、方式和彈型等參數,探測核爆炸早期與剩餘核輻射,評估人員體內體外外輻照劑量與急性輻射危害。包括核爆炸監測裝備和核輻射監測裝備。
①核爆炸監測裝備。主要有通過眼睛觀測核爆炸外觀景象的目視核爆觀測儀;對核爆炸信號進行自動測量、分析、識別與報警的核爆炸自動觀測儀;自動探測與處理戰役戰術地幅核爆炸信息的野戰核爆炸監測系統;監測發生在大氣層和外層空間核爆炸的衞星核爆炸探測系統;利用核爆炸產生的信號進行探測的電磁脈衝、次聲波、地震波和地磁脈動等探測設備。
②核輻射監測裝備。主要有發現和報知核輻射及測量放射性沾染水平的輻射監測儀;監督工事輻射水平的射線報警器;發現沾染區邊界及測定沾染地域地面照射率的射線指示儀;發現放射性沾染地域及測定地面照射量率的照射量率儀;發現放射性沾染地域及測定地面劑量率的劑量率儀;測量物體表面放射性活度及確定沾染程度的放射性沾染測量儀;測量剩餘核輻射和放射性活度的輻射儀;測量及鑑別人體內放射性污染的全身輻射儀;直接測量人員所受早期和剩餘輻射累積劑量的劑量檢查儀。
用於對化學武器襲擊實施毒劑偵檢的裝備。及時發現化學襲擊並報警,監測染毒空氣的擴散,查明染毒的種類、範圍與程度,檢查消毒效果。包括偵毒裝備、毒劑報警裝備和毒劑化驗裝備等。
①偵毒裝備。主要有偵檢空氣、地面與物體表面染毒的偵毒紙;偵檢水源染毒和檢測水質的偵毒盒;偵檢空氣染毒的偵毒包;查明毒劑種類及概略判斷染毒空氣濃度的偵毒器。
②毒劑報警裝備。主要有應用傳感器技術檢測毒劑的各類毒劑報警器。按工作原理,分為比色法、熒光法、酶分析法、電化學法、離子化法、色譜法、表面聲波和紅外光譜法等類型;按監測距離的遠近、地域的大小,又分為點測毒劑報警器與遙測毒劑報警器。
③毒劑化驗裝備。主要有野戰條件下分析化驗毒劑和測定放射性活度的野戰化驗箱與野戰化驗車。
用於對生物武器襲擊實施生物戰劑檢驗的裝備。採集生物戰劑標本,檢測與鑑別生物戰劑的種類,判定生物戰劑的污染範圍和濃度。包括生物戰劑採樣、偵檢和檢驗裝備。
①生物戰劑採樣裝備。主要有采集空氣中生物戰劑氣溶膠的各類空氣採樣器。按採集原理,分為慣性撞擊、靜電吸附、沉降、過濾阻留和温差迫降等類型;採集空氣、水源、物體表面的生物戰劑,以及昆蟲、小動物、屍體內臟等標本的微生物採樣箱。
②生物戰劑偵檢裝備。主要有測定生物戰劑氣溶膠粒子數目、大小的生物戰劑觀測儀;監測與分析大氣中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性微粒質、量變化的生物戰劑偵察儀,按工作原理,分為激光雷達、生物發光等類型;採集、檢測生物戰劑氣溶膠並自動報警的生物戰劑報警器,按工作原理,分為化學發光、粒子顏色等類型。
③生物戰劑檢驗裝備。主要有利用免疫生物傳感系統檢測和鑑別生物戰劑的生物檢測器;對細菌與毒素類生物戰劑進行快速檢出和鑑別的生物戰劑檢驗箱與生物戰劑檢驗車。
用於個人防禦放射性灰塵、毒劑和生物戰劑的直接傷害,保護人員呼吸道和皮膚的安全,進行個人預防與急救的裝備。包括呼吸道防護裝備和皮膚防護裝備。
①呼吸道防護裝備。主要有保護呼吸器官、眼睛和麪部免受傷害的過濾式與隔絕式防毒面具。按照使用條件不同又可分為通用與特種防毒面具,可在低濃度污染環境中使用的防毒口罩,保護眼睛免受核爆炸閃光傷害的核閃光護目鏡。
②皮膚防護裝備。主要有防護全身皮膚的隔絕式防毒衣和透氣式防毒服,配套使用的防毒手套、防毒靴套,遮擋毒劑液滴和放射性灰塵沾染的防毒斗篷,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或傳染病媒介動物叮咬的防疫服,對毒劑中毒進行現場救治的急救針與急救包。
用於在遭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時,保證人員在工事、帳篷、車輛、飛機和艦船艙室等空間內,不使用個人防護器材仍能正常活動,免受污染與傷害的裝備。包括:
①密閉設施。主要由阻止內外空氣對流並隔絕受染空氣的防護門、密閉門、密閉蓋板和密閉閥門等設備組成。
②濾毒通風裝置。主要由濾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並提供清潔空氣的防爆閥、粗濾器、預濾器、精濾器、濾毒器和過濾吸收器等設備組成。
③空氣再生裝置。主要有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的對流式、鼓風式和內循環式等類型的空氣再生系統。
用於對染有毒劑、放射性物質和生物戰劑的人員、裝備、工作環境和水源等實施消毒、消除和滅菌,使受染對象避免或減輕傷害的裝備。包括洗消劑和人員洗消、服裝裝具洗消、作戰武器洗消、道路及地面洗消、水源消毒等裝備。
①洗消劑。主要有對化學毒劑和生物戰劑有消毒滅菌作用的各類消毒劑,按消毒原理,分為氯化氧化、鹼性、鹼醇胺、吸附型和洗滌型等類型;對放射性沾染有消除作用的各類消除劑。按消除原理,分為洗滌劑、絡合劑和消除液等類型。
②人員洗消裝備。主要有受染人員自行實施局部洗消的消毒油膏、皮膚消毒包等人員應急洗消器材;利用熱水和洗消劑實施全身徹底清洗的淋浴車、多功能人員洗消系統等人員全面洗消器材。
③服裝裝具洗消裝備。主要有對受核化生沾染的防護服、服裝、面具、單兵武器與裝具等進行洗消的多功能服裝洗消器材。由熱空氣或蒸汽發生器、消毒室或消毒帳篷、温控裝置、管路附件和承載車輛等組成。
④作戰武器洗消裝備。主要有不需專用車輛裝載,可靈活機動使用的小型洗消器材,如壓縮氣體式與手動泵式手動洗消器材、小型動力洗消裝置;由專用車底盤和車載洗消設備組成的大型洗消器材,如洗消拖車、洗消方倉、燃氣射流洗消車和吊臂門式洗消系統;對精密電子儀器、裝備內表面等特殊對象洗消的專用洗消器材,如內表面洗消裝置、非水洗消系統。
⑤道路及地面洗消裝備。主要有對工事、地面等實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的噴灑車,具有高温、高壓等多功能的地面洗消系統。
⑥水源消毒裝備。主要有采用反滲透膜技術除去水中核化生沾染的水淨化裝置與核化生水處理裝置。
用於施放發煙劑,形成人工固態或液態的氣溶膠,對光電產生吸收和散射作用,衰減光電信號,降低敵方光電武器作戰效能,遮蔽重要目標,掩護部隊行動的裝備。包括髮煙劑和發煙武器。
①發煙劑。主要有在大氣中分散後形成穩定煙霧的各類發煙劑,按發煙方式分為燃燒型、爆炸分散型、冷噴型、揮發型和熱蒸發型等種類。
②發煙武器。主要有能在遠距離上快速成煙的發煙彈,按發射方式分為發煙手榴彈、發煙榴彈、發煙火箭彈和發煙航彈;以預設方式使用的發煙罐;能在固定點或行進中大面積、長時間連續施放煙幕的發煙機和發煙車。
用於噴射、拋灑、爆炸燃燒劑,形成燃燒效應,利用高温、火焰、煙霧和缺氧造成人員傷害,燒燬武器裝備與設施裝備。包括燃燒劑和燃燒武器。
①燃燒劑。主要有能產生高温或熾熱火焰的各類燃燒劑,按物理性質,分為油基燃燒劑、金屬燃燒劑、煙火燃燒劑、自燃燃燒劑、金屬油基燃燒劑和觸燃燃燒劑。
②燃燒武器。主要有依靠壓縮氣體或火藥氣體壓力噴射火焰射流的各類火焰噴射器。按結構和使用方式,可分為輕型噴火器、重型噴火器、車載式噴火器和固定式噴火器;由發射器和燃燒彈藥所構成的單兵燃燒武器,按發射或使用方式,分為單兵或集束火箭發射器和燃燒火箭彈。
用於直接噴灑、發射並爆炸刺激劑、染色劑的裝備。刺激劑能強烈刺激感官,迅速引起人員流淚、咳嗽、噴嚏、噁心、胸悶、頭痛、奇癢、灼痛等症狀,使其喪失活動能力;染色劑能在人員皮膚、服裝上塗染顏色標記或攜帶化學氣味,難以清洗和清除,便於跟蹤、識別和抓獲。包括刺激劑、染色劑和防暴槍彈。刺激劑、染色劑,主要有以刺激眼睛為主的苯氯乙酮等催淚劑;以刺激鼻咽為主的亞當氏氣等噴嚏劑;對眼鼻喉及皮膚均有刺激作用的西埃斯、西阿爾、辣椒油樹脂等複合型刺激劑;用化學染料與溶劑調配的染色劑。防暴槍彈,
主要有裝有刺激劑、染色劑的手榴彈、槍榴彈和噴灑器。用於收集、分析和處理核、化學、生物偵察所獲信息,估算遭受襲擊所造成的瞬時效應和延期效應,給出對各類人員、各種裝備和工程設施的毀傷程度、戰場環境影響範圍,向指揮控制系統報告相關數據,指導部隊實施防化保障的裝備。主要有運用計算機技術估算核、化學襲擊殺傷破壞情況的防化作業箱,將核化生檢測、報警、取樣系統與通信、導航子系統一體化的輕型防化偵察車、裝甲防化偵察車和防化指揮控制系統。
用於在野戰條件下對防化裝備實施維護、檢測和修理,使防化裝備始終處於完好狀態的裝備。包括防化檢測裝備、修理裝備和消耗配套器材。
①防化檢測裝備。主要有防毒面具檢測儀,核監測裝備診斷儀,對防化裝備實施檢測的防化檢測車等。
②防化修理裝備。主要有對防化裝備實施檢查、調整、分解和裝配的便攜式野戰修理箱組,裝有維修工具、維修工藝設備的防化儀器修理車與防化機械修理車等。
③防化消耗配套器材。主要有消毒劑、偵毒管和凝油粉等消耗器材,濾毒罐、調油器和打壓泵等配套器材。
防化裝備按使用對象,還可分為各軍種、兵種均可使用的通用防化裝備和專供某一軍種或兵種使用的專用防化裝備兩大類。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將促使防化裝備向數字化方向發展,並極大地增強防化裝備對核、化學、生物武器的防護能力與煙火支援能力,在未來戰爭中更有效地發揮防化保障作用。
①核監測裝備。主要是應用計算物理學、計算機智能化等技術,提高輻射探測的靈敏度、準確度、機動性和環境適應性,實現探測儀器的微型化、數字化和低功耗;將空中與地面監測系統形成“空地一體”的監測體系,增強現場核素識別與快速響應能力,實現核爆炸監測系統的高度自動化。
②化學偵察裝備。主要是操作上的自動化,在無人值守狀態下進行探測,自動完成採樣、分析、判斷、報警、傳輸的功能;體積上的小型化,減少探測器的體積與質量,提高探測的可靠性;手段上的集成化,將先進的核化生取樣、檢測、報警等系統,綜合集成到車載、機載、星載等平台上,增強偵察系統的機動性、防護性和有效性。
③生物偵察裝備。主要是研究建立豐富的病原體背景數據庫,研究靈敏高效的數據採集技術、迅速準確的數據比對甄別技術和系統完善的數據處理技術,建立遠程生物遙感檢測系統,檢測、測距和跟蹤生物襲擊氣溶膠雲團,實現遠距離、早期預警。
④個人防護裝備。主要是研究一體化單兵綜合防護系統,包括具備呼吸防護、防彈、護目、通信和反偵察等多功能的頭盔,具備核化生防護、質輕、耐老化、抗靜電和帶有保持熱平衡的微氣候調節控制裝置的服裝系統,具有良好的穿着性能和生理舒適性能,實現通用化、輕量化,並向戰鬥服方向發展。
⑤集體防護裝備。主要是將物理化學、生物高技術用於過濾設施,在技術原理上尋求新的突破,研製以變壓吸附技術為基礎的軍用變壓吸附系統、以膜分離技術為基礎的人員生命支持系統和無動力源防護裝置,在任何極端條件下,提供最低的後勤補給和最嚴格的生存標準。
⑥洗消裝備。主要是尋找高效、廣譜、低腐蝕、無污染的消毒劑,研究防毒塗料與自動消毒塗料,研製輕便、高效、無刺激的單兵應急洗消裝備,研製多功能、模塊化、智能化的大型洗消裝備,開發新型非水洗消裝備,發展“化學加固”新概念洗消裝備。
⑦發煙裝備。主要是改進現有發煙劑,研究多頻譜干擾、環保型發煙劑,提高煙幕的遮蔽干擾效果和工藝性能;研製成煙速度快、施放量大、機動性高和自身防護強的發煙武器,達到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⑧燃燒裝備。主要是研究高熱值、強滲透、持續時間長、黏着力牢的新型燃燒劑,增強燃燒劑的效能,提高毀傷能力;研製多用途彈,具有穿甲、縱火等多效應,使用方式多樣化,提高燃燒武器的機動能力和智能化。
⑨防化指揮裝備。主要是研製適應多種作戰平台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的通用傳感器組合裝備,將遠程探測系統與空中平台相結合,各類核化生探測器、報警器與聯合作戰指揮控制系統相連通,建立聯合預警與報告網絡,向各級指揮控制中心實時傳輸獲得的各類數據與信息,實現早期報警,對戰區核化生襲擊的態勢實施實時監控與指揮。
⑩防化技術保障裝備。主要是研製嵌入式傳感故障監控設備、故障診斷定位設備、裝備維修遠程專家支援系統、裝備維修電子手冊、裝備維修信息化系統和戰場快速搶修設備等,防化技術保障裝備正朝着自動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