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聯單位

鎖定
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則視其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將其視為關聯方。
中文名
關聯單位
解    釋
有權決定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性    質
管理
類    別
企業

關聯單位簡介

這裏的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所謂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並不決定這些政策。參與決策的途徑主要包括:在董事會或類似的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互相交換管理人員等。

關聯單位關聯交易

凡以上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不論是否收取價款,均被視為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廣為存在,但它與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卻不相吻合。按市場經濟原則,一切企業之間的交易都應該在市場競爭的原則下進行,而在關聯交易中由於交易雙方存在各種各樣的關聯關係,有利益上的牽扯,交易並不是在完全公開競爭的條件下進行的。關聯交易客觀上可能給企業帶來或好或壞的影響。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係,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有可能便交易的從不利的方面講,由於關聯交易方可以運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進行,從而有可能使交易的價格、方式等在非競爭的條件下出現不公正情況,形成對股東或部分股東權益的侵犯。
正是由於關聯交易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對企業經營狀況有着重要影響,因而,全面規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非常有必要。

關聯單位檢查方法

關聯單位檢查法是針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隱型收入””賬外收入”較多,通過正常財務渠道難以全面掌握的情況而研究制定的一種檢查方法。
該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對有下屬單位和興辦實體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實施檢查前,先對其關聯單位實施檢查,找出關聯單位和上級(興辦)單位之間可能涉及個人所得税的經濟往來,再回頭檢查上級(興辦)單位有關款項的去處,進而發現”隱型收入”和”賬外收入”,從而達到交叉稽核的目的。

關聯單位具體運用

關聯單位實施步驟

(A:表示被檢查單位的徵管分局;B:表示市地税局;C:表示關聯單位徵管分局。)
第一步:(A→B)被查單位徵管分局(A)瞭解被查單位(如某機關)興辦或和關聯情況,填表1,報市局(B);
第二步,(B→C)市局(B)分送表1到關聯單位徵管分局(C);
第三步:(C→B)關聯單位徵管分局(C)根據表1提供的情況檢查興辦和關聯單位與被查單位(如某機關)的經濟往來,填表2,報市局(B);
第四步:(B→A)市局(B)將表2轉被查單位徵管分局(A);

關聯單位流程示意

我們在近幾年專項檢查中運用該方法取得顯著的效果,促進了對有關行業和部門檢查質量的提高。南京市1998年運用”關聯單位檢查法”查補個人所得税800多萬元,佔查出税款總額的23%。

關聯單位方法優點

從我們的實踐表明,”關聯單位檢查法”具有四個方面的優點:一是有利於全面瞭解被檢查單位和關聯單位之間經濟往來的內在規律,查得深、查得透、檢查涉及面大,對檢查質量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該方法有利於維護税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特別是對一些一定範圍內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政策和徵管問題的處理,避免了單一檢查中執法不統一的現象。三是由於”關聯單位檢查法”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對被查單位觸動很大,使被查單位在一個短時間內形成人人自覺學習税法的氛圍,
使税法宣傳真正深入到公民之中。四是該辦法有助於檢查人員在較複雜的檢查中提高分析、協調等能力。
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在實際檢查中還可以將該方法舉一反三,運用到大企業內部和金融、電訊等高收入系統,將關聯檢查法的”關聯”內容進一步擴展,同樣可以取得可喜的成效。

關聯單位關鍵信息

1、要樹立全局”一盤棋”思想。關聯檢查法的關鍵是查實關聯單位的經濟關聯關係,所以有關分局在檢查核實過程中所做的工作往往是替”別人做嫁衣裳”,因為與興辦單位有關聯關係的單位不一定是興辦單位徵管分局徵管。這就要求該方法所涉及的分局要站在全市個人所得税徵管的高度來參與實施檢查工作。這一點很重要。
2、查前準備工作要充分。前文所述的步驟一到步驟四就是查前準備的過程,每一步都要認真完成。表1和表2是實施檢查的依據,必須按實認真填報。只有在”情報”準確全面的基礎上才能不遺漏,才能”一針見血”。
3、要有一定的策略性。運用該方法過程中有時要有一定的策略性,如瞭解被查單位究竟有哪些關聯單位時;如在通過關聯單位瞭解與興辦單位的經濟往來時;如回到被查單位查實”隱型收入”和”帳外收入”的下落時都要講策略,否則可能前功盡棄。
個人所得税涉及面廣,檢查難度大,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思考,才能找到越來越多好的檢查方法,提高我們的檢查質量和效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