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鎖定
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是中共中央於2004年1月5日發佈的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文件。
中文名
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頒佈時間
2004年1月5日
發佈單位
中共中央

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文件發佈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意見》指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大力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1] 

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2004年1月5日)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大力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一、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任務
(1)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樣重要,培養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家與培養高水平的自然科學家同樣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與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學素質同樣重要,任用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與任用好自然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同樣重要。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發達的自然科學,也應該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
(2)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黨領導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對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3)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面對新的時代課題,肩負新的歷史重任。
(4)與時代和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還有許多不適應。哲學社會科學重要的戰略地位還沒有受到普遍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反映當代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理論研究和教材及學科建設亟待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改革,創新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成果轉化機制需要進一步健全,經費投入需要進一步加大,理論隊伍建設特別是中青年理論人才培養相對滯後。因此,一定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努力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有一個新的更大發展。
二、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方針
(5)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評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善於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絕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
(6)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7)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努力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積極推動學術觀點創新、學科體系創新和科研方法創新。
三、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目標
(8)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總體目標是,努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全面反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體系,形成具有時代特點、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形成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人才培養選拔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諮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
(9)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傳統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建設。
(10)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要把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以應用對策研究促進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
(11)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的宣傳和普及。
(12)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建設。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的哲學社會科學管理體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確方向,又有利於激發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活力的引導機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資源,又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調控機制。要深化哲學社會科學各單位的內部改革,轉變管理方式,增強活力,壯大實力,形成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強的運行機制。要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立法工作。
(13)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對外開放。
四、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14)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引導人們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15)要加強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建設,研究回答幹部羣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推動理論武裝工作深入發展。
五、積極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管理體制改革
(16)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制改革。國家級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重點高等學校主要承擔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及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並努力形成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地方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應主要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開展應用對策研究,有條件的可開展有地方特色和區域優勢的基礎理論研究。
(17)深化哲學社會科學教學改革。
(18)深化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體制改革。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的規劃工作,制定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五年研究規劃和年度項目計劃。要按照公正、透明、競爭的原則,改革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評審制度,重點支持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着力推出代表國家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19)建立和完善哲學社會科學評價和激勵機制。依法保護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產權。
六、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隊伍
(20)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造就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強、政治和業務素質好、鋭意進取的青年理論骨幹。
(21)完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選拔和管理機制。
(22)加強哲學社會科學隊伍的思想道德和學風建設。
七、加強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
(23)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有關方針政策。
(24)黨委和政府要經常向哲學社會科學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注意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運用於各項決策中,要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投入,保證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經費和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每年都有增加
(25)要重視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宣傳陣地和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報告會、講座的管理。進一步規範國外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的引進。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各類協會、研究會的引導和管理,加強對民辦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管理,加強對互聯網上哲學社會科學網站和論壇的引導和管理,使其健康發展。
(26)黨委和政府密切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聯繫,全面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充分發揮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