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關型穩壓電路

鎖定
調整管(功率管)以開關方式工作的穩壓電路。與線性穩壓電路(見串聯穩壓電路)相比,它的功率轉換效率可大於90%,動態穩壓性能好,可省去工頻變壓器,除體積、質量大大減小外,在電網電壓大範圍變化下仍能調節輸出電壓使其穩定。
中文名
開關型穩壓電路
外文名
switching type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s
學    科
電力科學
拼    音
kāi guān xíng wěn yā diàn lù

開關型穩壓電路發展過程

開關穩壓電路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控制電路主要採用脈衝寬度調製(pulsewidth modulation,簡稱PWM)和脈衝頻率調製(pulsefrequancy modulation,簡稱PFM)兩種方式,屬硬開關技術。70年代後相繼開發出軟開關技術。70年代後期,由於大規模集成技術日趨完善,從而陸續開發出開關穩壓電路專用的集成控制器,單片集成開關穩壓電源模塊。用它們組成的開關穩壓電路成本低,性能優良可靠,使用方便,因而獲得廣泛的應用。
(1)脈衝頻率調製:保持控制脈衝的寬度不變,改變脈衝頻率(即週期)以調節輸出電壓Uo使其穩定。當負載電流增大或電網電壓降低,而使Uo下降時,通過控制電路使脈衝頻率增加,就可以使Uo上升到原來穩定值,反之相同。
(2)脈衝寬度調製:控制脈衝的週期保持不變,改變脈衝佔空比來調節輸出電壓Uo使其穩定。當負載電流增大或電網電壓降低,而使Uo下降時,通過控制電路使脈衝寬度增加,就可以使Uo上升到原來穩定值,反之相同。由於這種方法控制脈衝的週期不變,濾波器電路容易設計,基本上都採用這種方法。
(3)硬開關技術:即強迫功率開關管在其電壓不為零時開通,電流不為零時關斷。在開關過程中,電壓、電流變化有一個交疊過程,會產生開關損耗。開關頻率越高,開關損耗就越大。提高開關頻率,可使開關穩壓電源的變壓器、電感等的體積、質量大為減小,從而提高開關穩壓電源的功率密度(單位體積輸出功率),還可以降低可聞噪聲和改善動態響應。
(4)軟開關技術:為了減小體積、質量和開關損耗,自70年代以來,不斷研究開發高頻軟開關技術。“軟開關”是指零電壓開關(Zero-voltage-switching,簡稱ZVS)或零電流開關(Zero-current-switching,簡稱ZCS)。它是應用諧振原理,使開關穩壓電路中功率開關管的電流(或電壓)按正弦或準正弦規律變化,當電流過零時,使功率開關管關斷,或電壓為零時,使功率開關管開通,從而使開關損耗為零。
實現軟開關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單端、半橋或全橋變換器中的寄生電感和寄生電容(如變壓器漏感、功率開關管和整流管的結電容)或主電路負載中的電感和電容產生諧振,使功率開關管的電流或電壓按準正弦規律變化,從而實現ZCS或ZVS。諧振參數可以超過兩個,這時就稱為多諧振變換器(MRC)。用準諧振或多諧振技術的開關穩壓電路,開關頻率可達1~10MHz,功率密度可達80W/in(硬開關的開關變換器受頻率限制,功率密度最高為0.5~3W/in)。但軟開關條件與電網電壓、負載電流的變化有關,在輕載下有可能失去實現軟開關的條件。另一種方法是附加一個諧振網絡輔助電路,以創造軟開關條件,其中有諧振電感、電容和輔助功率開關管。

開關型穩壓電路分類

開關穩壓電路按輸入電源和輸出電源的類型可分為AC-DC-AC-DC型開關穩壓電路和DC-DC型開關穩壓電路。按激勵方式可分為自勵式和他勵式。

開關型穩壓電路自勵式穩壓電路

出現最早,包括單管式和推輓式兩種,一般用於小功率開關穩壓電源。特點是電路簡單,價低,但開關頻率變化大,輸出紋波大。

開關型穩壓電路他勵式穩壓電路

由一個方波發生器來推動功率開關電路。特點是可做到開關頻率恆定,輸出紋波較小。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電力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電力出版社《中國電力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電力百科全書:電工技術基礎卷[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