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發式扶貧

鎖定
開發式扶貧 開發式扶貧即在國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進行開發性生產建設,逐步形成貧困地區和貧困户的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温飽、脱貧致富。扶貧工作從按貧困人口平均分配資金向按項目效益分配資金方面轉變,從單純依靠行政系統向主要依靠經濟組織轉變,從資金單向輸入向資金、技術、物資、培訓相結合輸入和配套服務轉變。
中文名
開發式扶貧
外文名
Poverty alleviation by development
目    的
脱貧
形    式
開發性生產建設
依靠力量
貧困羣眾自身力量

開發式扶貧扶貧特點

開發式扶貧開發式扶貧的特點

是相對傳統救濟式扶貧而言的,就是動員、鼓勵、引導貧困地區的幹部羣眾大幹苦幹巧幹,把自己的努力同國家的扶持有機地結 合起來,通過開發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發展商品生產,改善生產條件,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其實質在於通過幫助搞經濟開發,達到脱貧目的。
比之於救濟式扶貧,開發式扶貧 有“三個聯繫,兩個結合,一個開發,一個目的”的顯著特點。

開發式扶貧三個聯繫

扶貧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繫,與改 善生產條件緊密聯繫,與市場經濟體 制下的商品性生產緊密聯繫。

開發式扶貧兩個 結合

幫扶者與被扶貧的貧困地區的農民相結合,一方主動幫扶與另一方主動接受幫扶的相結合。

開發式扶貧一個開 發

幫扶者通過認真調查研究,幫 助被幫扶者揚其所長,避其所短,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在劣勢中找優勢,在資源中找經濟優勢,使資源優勢變成商品優勢。

開發式扶貧一個目的

通過三個聯繫、兩個結合、一個開發,使貧困地 區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增強,從根本上消除造成貧困的根源,實現 穩定脱貧,走上致富大道。

開發式扶貧相關理論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體制性變革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帶來了農村普遍貧困狀況的緩解。之後,針對重點區域給錢給物等“輸血”救濟式的扶貧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時效。不過,隨着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農村經濟增長對減緩貧困的作用日趨減弱,繼續採用以往增長為主,輔以適當救濟的反貧困戰略,已經很難有效地對減緩貧困發生積極的作用。基於這種形勢,中國政府從1986年開始了大規模的農村扶貧開發,確立了開發式扶貧方針。
1989年9月,江澤民在陝西考察工作時指出:“脱貧致富,改變落後面貌,用救濟式的辦法很難實現,只有用開發性的辦法來脱貧,才有強大的生命力。救濟只能救急,而要真正把貧困脱掉,國家固然要給一定的幫助,但基點必須依靠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此後不久,江澤民在沿着京九線考察扶貧工作時,再次強調:開發式扶貧是我國十多年來扶貧工作中創造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走開發式扶貧的路子,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才能穩定地走上脱貧致富的道路。我們一路上看的典型都説明了這一點。”在這裏,江澤民提出了一個重要認識:要堅持走開發式扶貧的道路。這是我國反貧困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也是中國開發式扶貧戰略的形成時期。
開發式扶貧包括為貧困地區修建基礎設施,發展貧困地區的教育、給予優惠經濟政策、提供優惠貸款等多項措施。開發式扶貧把貧困地區農民自力更生與國家、社會扶持結合起來,能夠有效開發當地資源發展經濟,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能夠真正改善貧困地區生產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同時,這種扶貧方式講求投入產出效益,能夠達到扶貧成本低、扶貧效果高的效果,是解決温飽、實現脱貧致富的根本出路。
開發式扶貧思想的提出既是對之前扶貧經驗的總結,也是針對當時的貧困狀況提出的新思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即遵循了這一理念,強調要在發展中改善貧困地區的面貌,創造解決貧困人口温飽條件的基礎,增強貧困羣眾和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將着眼點放到了貧困人口的自身上,強調要普及初等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開展成人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針對城市貧困人口,在制定各種救濟式的社會保障措施的基礎上,着重開展了“再就業工程”,給予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以再就業培訓,使其適應當前的市場需求,這些都為我國貧困人口的持續脱貧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走開發式的反貧困道路,不再是單純的政府救濟,而是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將國家扶持同貧困地區及貧困人口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相結合,努力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使貧困地區及貧困人口能從根本上擺脱貧困,實現“越扶人越勤,越勤人越富”,這也是開發式扶貧的真諦所在。 [1] 
2015年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明確:“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我們堅持動員全社會參與,發揮中國製度優勢,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主體的社會扶貧體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