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源節流

鎖定
開源節流(拼音:kāi yuán jié liú)是一則成語,出自戰國·荀況《荀子·富國 [2] 
該成語用來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一般作謂語、定語,或用作分句;結構是聯合式;含褒義。 [2] 
中文名
開源節流
外文名
broaden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4] 
increase income and decrease expenditure [6] 
近義詞
增產節約、克勤克儉
反義詞
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大手大腳一擲千金暴殄天物窮奢極侈
成語出處
《荀子·國富篇第十》
成語拼音
kāi yuán jié liú
語法結構
聯合式
成文用法
謂語、定語,或用作分句;含褒義
同義詞
節流開源

開源節流成語出處

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敍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戰國·荀況《荀子·國富篇第十》) [2]  [3] 
“節其流,開其源”這句話後被引申出“開源節流”這個成語,意思是既要廣開財源,又要節省支出 [2] 

開源節流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的學者荀況,在《富國》中説,若要國家富強,朝廷就要愛護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並積極發展生產;如果朝廷不顧生產,只知濫徵賦税,浪費物資,百姓窮困至極,那麼國家怎能不貧弱呢?所以,他説:“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並且説:“百姓時和,事業得序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2] 
大意是:百姓能積極利用適當的天時,按照季節次序順利進行農事活動,從而獲得好年成,這才是經濟的根本,好比“水源”一樣;至於徵收來的各項賦税,存在國庫裏,再多也用得完,那不過是“水流”。所以賢明的君主一定懂得體恤百姓,給生產以便利的發展條件,一方面節省財政開支,一方面更須開發經濟來源,並且懂得合理調劑、統籌安排,兼顧到國家和百姓的利益 [2] 

開源節流成語寓意

“開源節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這個運用於財政經濟問題的成語,現已不限於指一個國家的問題,可以廣泛運用於各行各業 [2] 
所謂“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財政經濟。一般地説,“源”,比喻生產、收入,“流”,比喻費用、開支。“開源”和“節流”,兩者必須結合,要是隻開源而不節流,或是隻節流而不開源,那都不可能達到增加積累,充實國庫,使國家富強的目的 [5] 

開源節流成語運用

開源節流成文用法

“開源節流”一般作謂語、定語,或用作分句。結構是聯合式。含褒義。也作“節流開源” [2] 

開源節流運用示例

《清史稿·卷三六三·英和傳》:“理財之道,不外開源節流。” [1] 
清·朱克敬《瞑庵雜識》:“軍興十餘年,東南財富之區,概遭蹂躪,開源節流,兩窮於術。” [2]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儒者以讀書得名為第一計,必不當以治生理財為第二計。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經紀之道,不過如此。” [2] 
近代·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於這一個缺點,我可以告慰全體同仁的是:我們最近已有了相當的開源節流辦法,以後在造貨及營業方面可能比較地上軌道。” [2] 

開源節流成語辨析

增產節約—克勤克儉—開源節流
“增產節約”的意思是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克勤克儉”意思是既能勤勞,又能節儉。“開源節流”與“增產節約”兩者都有增加收入、節約開支的意思,但有區別:“開源節流"強調的是在開闢財源的同時節省開支,適用範圍廣;“增產節約”強調的是增大生產能力,節約使用,適用範圍較小。“開源節流”和“克勤克儉”都有“增產節約”的意思。但“開源節流”偏重指通過開闢多種渠道增加收入,“克勤克儉”偏重指通過勤勞增加收入 [2] 
參考資料
  • 1.    開源節流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13]
  • 2.    王俊編著.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抉擇篇 1[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04:99-101
  • 3.    郭志坤,陳雪良著.成語裏的中國通史 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7:366
  • 4.    陳如編著.簡明漢語成語詞典 英文註釋[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5.01:195
  • 5.    和興文化編.中國古代寓言故事[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03:96
  • 6.    施正信,王春菁,張健鍾編著.《漢英成語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4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