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放空間

鎖定
開放空間,指的是城市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觀的地域,或自然景觀得到恢復的地域,也就是遊憩地,保護地,風景區,或者是為調整城市建設而預留下來的用地。城市中尚未建設的土地並不都是開放空間。其具有娛樂價值、自然資源保護價值、歷史文化價值、風景價值。
中文名
開放空間
外文名
Open Space
功    能
生態、使用、景觀、文化等
特    點
生態觀、人文館、自然社會和諧
對    象
城市
所屬學科
建築學

開放空間簡介

開放空間(Open space)在國內外學術界一直都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具有社會和自然的雙重含義。它的定義隨着時代的變遷,定義者的研究方向和看待問題角度的不同而不斷的發展變化着。
美國規劃界認為,“所謂的城市開放空間,指的是城市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觀的地域,或自然景觀得到恢復的地域,也就是遊憩地,保護地,風景區,或者是為調整城市建設而預留下來的用地。城市中尚未建設的土地並不都是開放空間。其具有娛樂價值、自然資源保護價值、歷史文化價值、風景價值。”
同1961年的美國房屋法對開放空間的定義類似,強調的是有自然景觀的環境空間。波蘭學者認為,“開放空間一方面指比較開闊較少封閉和空間限定因素少的空間,另一方面指向大眾開放的為多數民眾服務的空間,不僅指公園、綠地、這些園林景觀,而且城市的街道、廣場、巷弄、庭院等都在其內。”強調其功能在於調諧城市環境,提供居民遊憩場所,使城市環境更有活力。
日本規劃界認為,“開放空間指的是城市的道路,河川運河等供公眾使用的建築場地以外的,沒有被建築物覆蓋的空地。”強調的是城市中的非建築用地空間,及城市的空地率。
這些對開放空間的定義雖然不盡相同,甚至差別很大,但是都強調了開放空間的自然特徵,及遊憩休閒的功能。隨着時代的變化發展,生態環境惡化受到全球性的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景觀生態學等學科日漸成熟,開放空間的概念在21世紀也應該被賦予生態的內涵。 [1] 

開放空間綠地開放空間

歐美等國家有學者認為綠地是開放空間的一種,有的學者甚至把其等同於開放空間。基於以上各種關於開放空間、綠地的定義、解釋,從空間體的角度看,綠地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開放空間。
我國傳統上的綠地概念,是從用地的外部形態來理解的,而忽略了綠地作為一個空間體的本質。綠地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空間體,它的本質是開放的,不僅僅包括有別於建築實體,空間上的開放,還包括向人們開放,能夠吸引,容納社會公共活動在其中的含義。開放空間拓展了綠地的外延,而綠地也限定了開放空間的範疇。在本文中所討論的開放空間概念,不包括街道、巷弄、停車場等,僅指以自然景觀為主要形態特徵的開放空間。綠地開放空間突破了狹義綠地的定義,將區域範圍的開放空間作為改善生態的積極因素納入城市,以增強城市綠化的支持,更好的解決城市生態問題。
綠地開放空間主要具備以下功能:①維護、改善人居生態環境:②提供公共遊憩場所;③保護文物古蹟、歷史遺產;④提高城市防災、減災的能力;⑤限制城市無限蔓延;⑥組織步行交通;⑦構造城市景觀特性、體現城市文化氛圍等。 [1] 

開放空間特點

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背景下,開放空間作為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概念,也在不斷的發展、更新和深化。在進入新世紀以後,在全球經濟、文化、環境一體化的背景下,對開放空間的涵義應從如下方面去理解:

開放空間生態觀

在環境問題和能源危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時,生態城市、綠色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目標。在開放空間的概念發展中本身就藴含了自然、環境、生態的理念,在今天的建設背景下,生態觀應該成為開放空間概念的主體思想基礎。

開放空間人本觀

對現代城市空間批判較多的就是人情味的淡漠,如何找回失去的家園歸屬感是現代城市研究的重要課題。無論開放空間的類型、形式、大小,歸根到底都要滿足人的使用要求和人在其中的心理感受。開放空間關鍵在於“開放”二字,它不僅是視覺上的“開敞”,更多的是向大眾開放,能夠吸引、容納市民在其中活動。可以説開放空間的真正價值就在於人的使用。因此人性化的城市空間是建設開放空間的最重要目標之一。

開放空間自然與社會和諧觀

自然與社會的和諧不僅指外部物質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和諧,也體現了人類社會內部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要重點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即城市資源和城市開放空間應服務於大眾,而不是為少數人所佔有。
基於以上認識,對開放空間這一概念的理解可陳述如下:開放空間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向全體市民開放,提供遊憩、娛樂、交流等多種活動的場所。它具有開敞、包容的視覺特徵,也具有公共性、可達性和可進入的分佈和形態特徵;開放空間包括城市內部和外圍的山體、水體、植被、林地等具有自然特徵的空間,也包括廣場、庭院、步行街等人工環境。城市開放空間是堅持城市可持續發展空間戰略和創造適宜人居環境的基礎與工具箱。

開放空間發展現狀

從景觀生態學的觀念看,早期的開放空間規劃的主導思想是建設公園綠地及城市實體基質上的綠色斑塊。今天,人們渴望擁有更多的城市開放空間,將綠色自然引入城市空間結構肌理,而不僅限於廣場和公園。連接公園、廣場的綠道作為生態廊道受到重視和發展。綠道具有很強的自然特徵和很高的生態價值,為開放空間體系規劃提供了有效的途徑。近幾年,綠道被認為是保護城市生態功能、結構,構建城市生態網絡和城市開放空間規劃的核心。
目前,對綠道的研究主要涉及綠道的結構與功能以及人們參與管理決策方面,主要內容包括:綠道規劃的娛樂性和視覺價值及綠道規劃中的生態資源和自然保護。
當今對城市開放空間研究的另一趨勢就是景觀生態方法的引入。景觀生態設計就是將人類整個生態系統中各景觀元素及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科學的設計和安排,最終使景觀系統結構和功能達到整體優化。 [2] 

開放空間功能

開放空間生態功能

城市開放空間包含了城市中大部分的自然要素,維繫着城市的主要生態功能。開放空間的生態功能是通過其植被綠地對城市環境的保護機能和構成城市生態結構兩方面實現的。 一方面,從保護環境的角度而言,植被綠化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又可以吸收諸如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氨及汞、鉛蒸汽等有害氣體;淨化水體和土地;還能吸滯煙灰和粉塵、減少空氣中的細菌含量。其次,樹木花草葉面的蒸騰作用,能降低氣温、調節温度、吸收太陽輻射、對改善城市小氣候有着積極的作用。另外,植物還能降低城市噪音、防震防火、保護農田、蓄水保土、防禦放射性污染和備戰防空等作用。 另一方面,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高度人工化的生態系統。一個良性發展、符合生態規律的城市生態系統應具有合理的結構,其中綠色植被是城市生態系統平衡和穩定的基石。具有足夠的規模數量、結構分佈均衡的綠地系統對改善城市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發展生物多樣性,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開放空間的自然生態功能是其首要基礎。

開放空間使用功能

城市開放空間的真正價值在於人的使用。不同類型的開放空間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提供市民社交休閒娛樂的場所是開放空間概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場所主要包括:城市中的公園綠地、居住區的中心綠地、休閒廣場、步行街、濱水區等。除此以外,開放空間還具有交通疏散、防災避難、保護歷史文化等功用。

開放空間景觀功能

城市景觀是城市空間中由地形、地貌、建築、植物、小品等所組成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表現。城市景觀佈局是根據城市的性質規模、現狀條件、總體規劃進行城市空間的塑造、包括河湖水面及高地山丘的結合、廣場與建築羣的組合、綠化和風景視線的考慮等。而城市開放空間包括了構成城市景觀的大部分要素,對城市景觀起着重要的作用。

開放空間文化功能

開放空間向人們提供交流娛樂的場所,使年輕人感受到生活情趣,尤其是與人交往的樂趣,減少了犯罪率。其次,開放空間,如加載了多種文化信息的綜合性公園、風景點、廣場、街頭綠地等,是進行文化宣傳、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另外,一些城市開放空間與古建築、文物結合在一起,既保護了城市的歷史景觀,又豐富了開放空間的文化內涵,將開放空間的設計上升到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現代文化的開拓的高度上。

開放空間經濟功能

開放空間的經濟性體現在其作為自然及生態系統對城市環境及人類活動的不可估量的助益和影響。其優美的自然景觀資源可以結合旅遊業適度開發,促進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開放空間的這種經濟性是可以通過貨幣衡量的。難以直接度量的生態價值有時也可運用貨幣計算。又如前述,城市開放空間能創造城市獨特的魅力、提升城市形象,起到招商引資的效果。再如往往由於一個廣場或公園等開放空間的設置,會帶來周圍地價、住宅價格的飛漲及工商業的發展,間接的顯示了它的價值。 [2] 
參考資料
  • 1.    郝凌子. 城市綠地開放空間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4.
  • 2.    季如漪. 城市開放空間理論與實踐的再認識[D].南京工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