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閉門羹

(漢語成語)

鎖定
閉門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bì mén gēng,指主人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1-2] 
中文名
閉門羹
外文名
given cold-shoulder
拼    音
bì mén gēng
反義詞
開門紅 [3] 
屬    性
成語
意    思
指主人拒絕客人進門

目錄

閉門羹釋義

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3] 

閉門羹出處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閉門羹例句

1、謂僅作羹待客而不與相見。後指拒客進門,不與相見。
唐 馮贄 《雲仙雜記·迷香洞》:“史鳳,宣城 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品豔》:“不見者三年,擬重訪之,恐其效閉門羹故事。”
小説月報》1981年第1期:“小鄒 準是吃過幾次閉門羹,當然不來了。”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一次不見,第二次再去,誰知三番五次飽嘗閉門羹。 [3] 
⒉ 泛指對某事拒絕商談。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他説 廣州 的報刊實在太多了,應該取締一下才行。這樣,先給我一杯閉門羹,使我連開口的餘地都沒有了。” [4] 

閉門羹探源

眾所周知,“閉門羹”意為拒客,但“閉門”何以與“羹”聯繫起來呢,原來,“閉門羹”一語始見於唐代馮贄《雲仙雜記》所引《常新錄》的一段話:“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這名姓史的高級妓女不願接待下等客時,就餉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見羹即心領神會而自動告退了。所謂羹,最初時係指肉類,後來以蔬菜為羹,再後對凡熬煮成有濃汁的食品皆以羹稱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窩羹等。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轉,客氣一些。可惜現代拒客,則只有“閉門”而沒有“羹”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