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門無雜賓

鎖定
門無雜賓(拼音:mén wú zá bī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房玄齡《晉書·劉惔列傳》。 [3] 
門無雜賓指家中沒有雜亂的客人,形容不胡亂交結朋友,交友謹慎。 [1-2]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補語。 [1] 
中文名
門無雜賓
拼    音
mén wú zá bīn
近義詞
門可羅雀
反義詞
門庭若市、來者不拒、車水馬龍
出    處
晉書.劉惔列傳》
注音字母
ㄇㄣˊ ㄨˊ ㄗㄚˊ ㄅㄧㄣ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補語
同義詞
門無雜客

門無雜賓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劉惔列傳》:“累遷丹陽尹,為政清整,門無雜賓。時百姓頗有訟官長者,諸郡往往有相舉正,惔嘆曰:‘夫居下訕上,此弊道也。古之善政,司契而已,豈不以其敦本正源,鎮靜流末乎!君雖不君,下安可以失禮。若此風不革,百姓將往而不反。’” [3]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門無雜賓”。 [3] 

門無雜賓成語故事

晉朝劉惔早年喪父,因家境貧寒只好住在簡陋的草屋裏。但劉憤很有志氣,一面讀書,一面編草鞋養活母親。 [4] 
劉惔讀書很勤奮,因此學識過人,受到眾多有名望的文人學者的器重,並給他很高的評價。可劉憤的母親卻告誡他要有自知之明,只可結交有德之人。 [4] 
有一次,著名的學者孫盛寫了一篇關於哲學方面的文章,聲稱無人能駁倒文中的論點。司馬昱請了一位精通哲學而又善於辭令的文士去駁,結果未能成功。司馬昱認為,劉燒一定能駁倒孫盛,便馬上叫人把他請來。 [4] 
劉憒來後,看了孫盛的文章就進行反駁,果然擊中要害。孫盛口服心服,甘拜下風。從此,劉淡的名聲更響了,但他本人卻深入簡出,只肯與極有才學的人交往。 [4] 
後來,劉惔被調到外地做官。他信奉道家學説,主張清靜無為,辦事又非常嚴整,以致他的衙門裏非常清靜,毫不嘈雜;他的居所也不像一般官員那樣繁華喧鬧,而是像幽居的隱士,從未有雜亂的客人上門。 [4] 

門無雜賓成語寓意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主張與品德高尚的君子交友,反對與品德低劣的小人交友。孟子説:“交朋友不倚仗年齡大,不倚仗地位高,不倚仗兄弟的勢力,交的是品德,不能夠有什麼倚仗。”成語告訴人們,交友應該慎重選擇,慎於言行,講求原則,自覺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守住思想道德防線,保持正常、健康、和諧的人際交往,自覺做到“門無雜賓”。 [5] 

門無雜賓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門無雜賓”指家中沒有雜亂的客人,形容不胡亂交結朋友,交友謹慎。 [1-2]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補語。 [1] 
  • 運用示例
東晉·陶淵明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1] 
南朝·梁·沈約宋書·袁粲傳》:“居負南郭,時杖策獨遊,素寡往來,門無雜客。及受遺當權,四方輻湊,閒居高卧,一無所接,談客文士,所見不過一兩人。” [2] 
明·王慎中《尚寶司少卿竹坡李公行狀》:“所居近市,庭户蕭然,門無雜賓。” [2] 
參考資料
  • 1.    門無雜賓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6]
  • 2.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707
  • 3.    許嘉璐主編;許嘉璐分史主編. 二十四史全譯 晉書 第3冊[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01:1693
  • 4.    王輝編譯. 中華成語故事[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299-300
  • 5.    於立志,辛怡編著. 交往八項修煉[M].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2014.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