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鼻三趾馬

鎖定
19世紀早期,古生物學在歐洲發展迅速,千萬年來沉睡在地層中的化石紛紛重見天日,被研究者們一一測量、復原、命名。由於恐龍化石埋藏的地層較深,因此古獸更早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其中一類便是1832年命名的三趾馬Hippirion)。
“三趾馬”是中文翻譯的名字,因為它們與現代馬類——真馬Equus)不同,真馬的每隻腳上僅有一個蹄子,而三趾馬的腳上除了主蹄之外,左右還有兩個明顯縮小、不接觸地面,但仍有完整趾骨的附蹄,這種“三趾”構造長期以來被視為原始特徵。其實三趾馬的拉丁學名原意是“小馬”,因為最早在西歐、南歐發現的三趾馬化石,體型普遍比當時歐洲的高頭大馬小得多。
隨着化石材料的增加,尤其是北美洲亞洲非洲出土了大量化石,研究者們漸漸發現三趾馬其實是個龐雜的大家族。不僅有些種類體型不遜現代野生馬類,種類之間的差異也不小,甚至足夠分好幾個屬。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發現的一類三趾馬,就被列為一個亞屬或獨立屬,這就是長鼻三趾馬。
中文名
長鼻三趾馬
拉丁學名
Proboscidippari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奇蹄目
馬科
三趾馬屬
分佈區域
亞歐大陸

長鼻三趾馬物種學史

長鼻三趾馬的化石主要發現於我國北方,尤以甘肅陝西河北等省為多,2000年在南京郊外也有發現。長鼻三趾馬生活在上新世到早、中更新世時期,是滅絕最晚的三趾馬之一。
與早期的三趾馬屬成員相比,長鼻三趾馬的體型較大。原始長鼻三趾馬(P.pater)的頭骨長達50釐米,比現存的普氏野馬還略大些,而中國長鼻三趾馬(P.sinense)甚至更加巨大。由於鼻骨明顯向後退縮,因此長鼻三趾馬可能有一個比馬更靈活、拉長的口鼻部,有些像的鼻子,故有“長鼻”知名。此外,長鼻三趾馬的牙齒非常堅硬耐磨,上面有複雜的褶皺,適宜啃食粗糙的乾草。

長鼻三趾馬形態特徵

由於三趾馬的牙齒比真馬的牙齒更特化,因此三趾馬類不可能是真馬的祖先,不過它們也並非是同一類原始馬。三趾馬至少在距今1500萬年前就出現於北美洲,此後一直和真馬的祖先平行演化,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裏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
在距今1100萬年前~53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三趾馬通過陸橋進入亞歐大陸和非洲,成為當時地球上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食草動物,這一時期的哺乳類化石羣也往往被稱為“三趾馬動物羣”。
與真馬相比,三趾馬的四肢顯得“保守”,在平地上奔跑時附蹄會成為累贅。然而這附蹄也自有用處:增大足部對地面的附着力,在快速轉向和跳躍時便於保持平衡,在山丘、林地等複雜地形上很有價值。在演化中,三趾馬的牙齒也逐漸從低齒冠變為高齒冠,取食粗糙植物的能力甚至超過了真馬。
上新世時期,全球氣候逐漸降温、變幹,偶蹄類動物隨之崛起,馬類失去了優勢地位,種類大減。到更新世開始時,大部分三趾馬都滅絕了,只剩下少數倖存者試圖最後一搏,其中一支就是東亞的長鼻三趾馬,此外還有非洲的寬頜三趾馬(Eurygnathohippus)。為適應不斷擴大的乾冷草原,最後的三趾馬類普遍體型增大,頭部拉長,牙齒變得粗大——與真馬採取了相似的演化策略。 [1] 

長鼻三趾馬棲息環境

在長鼻三趾馬現身的化石點,常常也會發現真馬化石,如三門馬Equus sanmeniensis)、黃河馬E.huanghoensis)等。在冰河時代的華夏大地上,長鼻三趾馬和真馬並沒有分別佔領不同的棲息地,而是成了同一片草場的競爭對手。
更新世嚴酷多變的氣候,讓偶蹄類動物尤其是會反芻的牛羊類盡顯優勢。但數千萬年來一直在努力征服草原的馬類,也有自己的競爭資本:其拉長的頭部可以更方便地啃食低矮的草葉、草根和草莖,並且視線更高,可以在較高處警戒四周;適合長途奔跑的高超耐力,便於長途遷徙;再加上較大的體型和警覺、暴烈的性格,讓馬類在草原上繼續佔有一席之地。
與真馬相比,三趾馬啃乾草的“牙口”並不差,可在開闊草原上的奔跑能力要弱一些,這可能是其較大的劣勢。 [1] 

長鼻三趾馬種羣現狀

歷經冰河時代的嚴峻考驗,仍有100多種牛科動物倖存下來,佔據了從熱帶草原到極地苔原、從茂密雨林到高山峭壁的多種環境。馬類相形之下就慘多了,不僅侷限於草原、荒漠環境,而且只剩下真馬1個屬7個物種,曾經輝煌的三趾馬類早已不見蹤影。更新世末期多種真馬類的滅絕與人類活動有着密切關係,但三趾馬的滅絕卻怪不到人類頭上:長鼻三趾馬在距今100多萬年前的早更新世就消失了,非洲的寬頜三趾馬也只撐到了距今40萬年前。作為一類適應能力強的食草動物,三趾馬類最終還是難逃黯然退場的命運,只能令人感慨大自然的殘酷了。 [1] 
參考資料
  • 1.    江泓,董子凡.《冰河世紀:史前動物全揭秘(第2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