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頜稜鯷

(鯷科稜鯷屬魚類)

鎖定
長頜稜鯷,Thrissa setirostris (Broussonet,1782) ,是輻鰭魚綱鯡形目鯡亞目鯷科稜鯷屬的一種魚。 
中文名
長頜稜鯷
拉丁學名
Thrissa setirostris (Broussonet,1782)
別    名
突鼻仔
含西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鯡形目
亞    目
鯡亞目
鯷科
稜鯷屬
長頜稜鯷
定名人
Broussonet
年    代
1782

長頜稜鯷形態特徵

長頜稜鯷 長頜稜鯷
背鰭I,12~14;臀鰭32~41;胸鰭13~14;腹鰭7。縱列鱗41~45,橫列鱗10~12。鰓耙5~6+8~10。體長為體高3.7~4.4倍,為頭長5.0~5.5倍。頭長為吻長6.0~7.5倍,為眼徑3.8~4.3倍,為眼間隔4.4~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0.7倍。
體延長,側扁,背側厚,腹側薄,腹部具稜鱗15~18+7~10。頭小。吻短而鈍,吻長小於眼徑。眼小,中側位。眼間隔中間圓凸。鼻孔每側2個,位於眼前;
前鼻孔較後鼻孔為小。口小,亞下位。下頜短,上頜骨延長,末端伸達肛門。上下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具細牙。鰓孔稍大。左右鰓蓋膜連合,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0~11。鰓耙細扁。肛門位於背鰭下方。
體被薄圓鱗;鱗上具6連續溝、7~9中斷溝。
背鰭中大,位於體中部,在腹鰭起點後上方,起點位於吻端與尾鰭基之間;前方具一小棘。臀鰭基部長,起點在背鰭最後鰭條下方。胸鰭下側位,鰭端幾伸
達腹鰭起點。腹鰭小,起點位於胸鰭與臀鰭基部中間。尾鰭分叉。
幽門盲囊15~17個;椎骨44~46個。
體背部青灰色,體側及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鰭青黃色。胸鰭、尾鰭黃色,尾鰭後緣微黑。腹鰭、臀鰭淡色。 [1] 

長頜稜鯷棲息環境

棲息於淺海或河口一帶。

長頜稜鯷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中國見於東海。為廣東沿海一帶習見種。
國外分佈:
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 [2] 

長頜稜鯷繁殖方式

卵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