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鄂西南山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中南部,地處武陵山脈東段北坡,清江中下游,總面積13313公頃。保護區以保護鄂西南山區具有代表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珙桐、林麝、金錢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為主,也是重要的清江水源涵養區。 [1] 
中文名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2]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1]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區域面積
13313公頃 [1] 
類    型
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1] 
保護對象
珙桐、林麝、金錢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1] 
管理單位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批准時間
2017年7月4日 [2] 
批准文號
國辦發〔2017〕64號 [2]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成立崩尖子縣級自然保護區;
2001年,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市級自然保護區;
2010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崩尖子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7年7月,國務院批准長陽崩尖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境域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鄂西南山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中南部,地處武陵山脈東段北坡,清江中下游,地理座標為東經110°39′20″-110°48′02″,北緯30°16′04″-30°23′58″。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地貌

保護區地處我國中亞熱帶北緣,地形複雜,地勢陡峭,生境複雜多樣,海拔相對高差2000多米,海拔超過1000多米的山峯34座,地形地貌突出;保護區物種獨特,區內有珙桐、水青樹、南方紅豆杉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茂密的森林和優良的棲息地為中國小鯢等瀕危物種提供了難得的生境。 [1]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範圍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東到響石溪,北抵長江支流清江,西至天池河,南沿中溪河及崩尖子山脈與五峯土家族自治縣毗連。保護區總面積1331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4602公頃,緩衝區面積3883公頃,實驗區面積4828公頃,其行政區域涉及國有銀峯林場、都鎮灣鎮朱慄山、城五河、響石、重溪和西灣5個村及資丘鎮陳家坪、竹園坪、黃柏山和中溪4個村。 [1]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目標

保護區是鄂西南山區野生動植物的天然特種基因庫,共有3個植被型組,8個植被型,42個羣系,現有維管束植物195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2種(Ⅰ級5種,Ⅱ級17種);區內野生動物206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4種(國家Ⅰ級5種,Ⅱ級49種)。 [1] 
動物林麝
2022年以來,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多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林麝。對近半年的影像資料梳理後發現,共監測到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共20多種。1月3日一隻雄性林麝首次出現在監測範圍內,嘴角有獠牙,特徵明顯。
林麝是極其罕見的保護動物,嗅覺靈敏,十分機警,喜歡獨處,多晝伏夜出,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由於其價格昂貴,遭到人為獵殺取麝,致使野生林麝急劇減少。 [3] 

湖北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措施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陽崩尖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2017年批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崩尖子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嚴格按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勘界立標工作,夯實保護區管護基礎;持續發力環保督察整改,提高保護區管理成效;不斷完善總體規劃編制,明確保護區未來10年建設和發展目標;不懈加強巡護管理,促進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