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距元胡

鎖定
長距元胡(Corydalis schanginii (Pall.) B. Fedtsch.)是雙子葉植物綱罌粟科紫堇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塊莖球形,直徑1-3cm,外被棕褐色,脱落的鱗片狀外皮,內為黃色或淡黃色。分佈於新疆西北部、俄羅斯南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北部和蒙古西部,生長於海拔500-2000米山地草甸、灌叢和草原,喜稍含鹽的粘質砂壤。可用於行經腹痛,胃痛、神經痛,氙氣痛,腰痛,兩肋痛等各種疼痛症。
中文名
長距元胡
拉丁學名
Corydalis schanginii (Pall.) B. Fedtsch.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長距元胡
分佈區域
中國新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蒙古

長距元胡形態特徵

長距元胡線稿圖 長距元胡線稿圖 [3]
多年生草本,高10-35釐米,上升或近直立。塊莖圓球形或長圓形,直徑(1.5-)3-4釐米,質淡灰色。莖基部以上具1鱗片,不分枝或鱗片腋內具1小枝,常具2葉。葉蒼白色,較厚,葉柄短,約等於葉片長的1/3,葉片二回三出,具全緣或深裂小葉,裂片卵圓形至披針形,常急尖。總狀花序明顯高出葉,具5-25花(栽培條件下常多達30花),先密集,後疏離。苞片卵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約與花梗等長。花梗纖細,長5-15毫米,果期長達10-20毫米。萼片小。花紅紫色,狹而長。外花瓣狹,漸尖,具色暗的縱脈而龍骨狀突起部位尤為明顯。上花瓣長3-4釐米;距長2.1-2.8釐米,漸狹,直或末端常彎曲;蜜腺體長約5毫米,鈍。下花瓣直,無囊。內花瓣1.4-1.6(-1.8)釐米,頂端暗紫色。柱頭近四方形,具6-8乳突,基部下延。蒴果線形,長1.8-2.5釐米,寬2-3毫米,具4-8種子。種子平滑,長約2.5毫米,稍狹,種阜帶狀,長而狹,基部淡棕色。 [1] 

長距元胡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2000米山地草甸、灌叢和草原,喜稍含鹽的粘質砂壤。 [1] 

長距元胡分佈範圍

分佈於新疆西北部、俄羅斯南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北部和蒙古西部。 [1] 

長距元胡主要價值

【來 源】該品為罌粟科植物長花元胡的塊莖。5月中、下旬採挖。除去泥沙,按不同大小,分別放人開水中,燙至內無白心,中心呈黃色時撈出,曬乾。
【化學成份】塊莖含延胡索甲素(d-corydaline),延胡索素乙素( dl-tetrahydropalmatine) ,海罌粟鹼(glaucine),原阿片鹼(protopine),別隱品鹼(allocryptipine),黃連鹼(coptisine),掌葉防己鹼(palmat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等。
【性味歸經】塊莖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用於行經腹痛,胃痛、神經痛,氙氣痛,腰痛,兩肋痛等各種疼痛症。
【用法用量】3-6克。
【藥理作用】延胡索甲素、乙素均有鎮痛作用,乙素還有鎮靜、降壓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