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柱柳葉菜

鎖定
長柱柳葉菜(Epilobium blinii H. Lév.),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7月,果期5-8(10)月。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長柱柳葉菜
拉丁學名
Epilobium blinii H. Lév.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桃金娘目
柳葉菜科
柳葉菜屬
長柱柳葉菜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長柱柳葉菜形態特徵

長柱柳葉菜線稿圖 長柱柳葉菜線稿圖 [5]
直立,有時稍上升,具平卧短的根狀莖,自莖基部生出蓮座狀越冬芽。莖高10-45釐米,粗1-4毫米,常不分枝,有時具少數分枝,周圍被近貼生的曲柔毛,稀近無毛,稜線多少明顯。
葉對生,上部的互生,基生的葉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4.5釐米,寬0.6-1.2釐米,具1-5毫米長的葉柄;下部至中上部的葉狹橢圓形、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3釐米,寬4-9毫米,先端鈍,基部近楔形,或稀圓形,邊緣每邊疏生3-7枚遠離的齒凸,稀近全緣,兩面尤脈上疏生曲柔毛,側脈不明顯,每側3-4條。花序近直立或下垂。
花直立;花蕾長圓狀卵球形,長3-5毫米,徑2.5-3毫米;子房長1.5-2.5釐米,密被曲柔毛,有時混生有腺毛;花梗長1.2-3.5釐米;花管長1.2-2.5毫米,徑1.8-3毫米,喉部疏生一環長毛;萼片狹披針形,長5-7.5毫米,寬1-2.2毫米,先端鋭尖,密被曲柔毛,並混生少量腺毛;花瓣玫瑰色或紫色,倒卵形,長1-1.5釐米,寬5.5-10毫米,先端凹缺深1.5-2.5毫米;花絲外輪的長3.5-7毫米,內輪的長1.5-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1.5-2.5毫米,寬1-1.4毫米;花柱頭直立,長8-16毫米,下部與柱頭之下密被伸展的毛;柱頭深至淺4裂,裂片寬大長圓形或三角形,長1-2毫米,展開至彎曲,上面密生乳突,開放時高高伸出雄蕊之上。
蒴果長3-5.5釐米,常密被曲柔毛,有時混生腺毛;果梗長1.5-3.5釐米。種子褐色,長圓狀至狹倒卵球狀,長1.2-1.5毫米,徑0.4-0.5毫米,基部細尖,頂端具短喙,表面具細乳突;種纓灰白色,長7-10毫米,易脱落。染色體數n=18。 [1] 

長柱柳葉菜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0-2000(-3300)米山地酸性沼澤地及湖泊水溝邊陰濕處,尤喜歡生水蘚及竹林下陰濕處。

長柱柳葉菜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種,星散分佈於四川的西昌與雲南北部的會澤、昆明、大理及維西。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會澤。 [1] 

長柱柳葉菜保護現狀

長柱柳葉菜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長柱柳葉菜物種辨識

本種植株小但花大,具4裂柱頭、花柱有毛、長果梗等特徵易於同其他種區別。本種同產台灣中部高山的南湖柳葉菜近緣,它們的柱頭4裂都高高伸出雄蕊之上,花大而豔麗,很明顯主要靠蟲媒授粉,但它們的地理分佈生態學與形態學(如莖分枝、葉形、花柱毛被、果梗長度等)截然不同。 [1] 
本種植物在30年代分佈還較廣,但以後它的分佈區迅速縮小,迄今只零星小片分佈於雲南大理、四川西昌等中低海拔個別特殊生境地段,已成為瀕危物種,這可能與產地森林砍伐,生存環境惡化密切相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