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城路街道

鎖定
長城路街道,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地處榆陽區中部,東與青雲鎮接壤,南與魚河鎮為鄰,西與芹河鄉相連,北與牛家梁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7千米,總面積148.8平方千米。 [1] 
長城路街道境內有被稱為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萬里長城第一台” 之稱的鎮北台 [4] 
截至2020年6月,長城路街道下轄7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  。2011年,長城路街道總人口27161人,農業總產值達到1.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65億元。 [1] 
中文名
長城路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
地理位置
榆陽區中部
面    積
148.8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長城南路111號
電話區號
0912
郵政區碼
719000
氣候條件
温帶向中温帶過渡的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K
人    口
27161人(2011年)

長城路街道歷史沿革

原名榆陽鎮,因榆陽河流經鎮域中心區而得名。2015年6,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改為今名。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
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榆林衞。
明成化九年(1473年),設榆林鎮。
清雍正八年(1730年),設榆林縣。
1949年6月至1950年4月,為榆林市人民政府轄區。
1950年4月至1958年9月,先後設過榆林市、城關區、城關鎮。
1958年9月,成立公社。
1961年5月,分設為城關、青雲山、色草灣、歸德堡4個公社。
1984年8月,改設為榆林鎮。同年10月,古塔鄉南川村併入,轄15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36個村民小組,4個街道,86個居民小組。
1985年,將以數字命名的居民組改為巷道或地名命名的社區。
1989年7月,更名為榆陽鄉,將青雲鄉金剛寺,芹河鄉王家樓,沙河,沙河口,牛家梁鄉吳家梁5個行政村併入。
2001年11月18日,與劉官寨鄉合併更名榆陽鎮。 [1]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榆林市榆陽區榆陽鎮,設立長城路街道。 [3] 

長城路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轄吳家梁、紅山、北嶽廟、官井灘、廣榆、王家樓、廣濟北、廣濟南、新樂、永樂西、榆陽東、永樂東、榆陽西、五雷溝、金剛寺、流水溝、杏墕、南川、沙河、沙河口、三岔灣、劉官寨、向陽山、大河灘、西溝、韋家樓、歸德堡、花園溝、徐莊則29個行政村;下設9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長城路街道下轄7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  。人民政府駐長城南路111號。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802008001
111
北嶽廟社區
610802008002
111
麻地灣社區
610802008003
111
濱河路社區
610802008004
111
長安路社區
610802008005
111
永樂路社區
610802008006
111
富康路社區
610802008007
111
尤家峁社區
610802008201
111
永樂西村
610802008202
111
廣濟北村
610802008203
111
廣榆村
610802008205
111
新樂村
610802008206
111
榆陽西村
610802008209
112
北嶽廟村
610802008213
111
沙河口村
610802008214
111
沙河村
610802008215
220
吳家梁村
610802008216
111
王家樓村
610802008217
112
金剛寺村
610802008219
111
官井灘村

長城路街道地理環境

長城路街道位置境域

長城路街道地處榆陽區中部,東與青雲鎮接壤,南與魚河鎮為鄰,西與芹河鄉相連,北與牛家梁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7千米,總面積148.8平方千米。 [1] 
長城路街道辦事處

長城路街道地形地貌

長城路街道地處黃土高原北部與毛烏素沙漠接壤地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分為風沙草灘區和丘陵溝壑區,平均海拔高1044米。境內最高點酸刺梁,位於西溝村閻莊梁,海拔1122米;最低點歸德堡村榆溪河處。 [1] 

長城路街道氣候特徵

長城路街道氣候屬温帶向中温帶過渡的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温10.7℃,年平均降水量41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 [1] 

長城路街道水系水文

長城路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無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榆溪河、芹河、古塔河、青雲河、小河、沙河、榆陽河等,總流長72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榆溪河,從北至南,流經歸德堡村,流量11.75立方米/秒。 [1] 

長城路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轄區總人口2716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6人,城鎮化率1.6%。另有流動人口23600人。總人口中,男性13053人,佔48.1%;女性14108人,佔51.9%。2011年,長城路街道人口出生率20.2‰,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長率1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2.5人。 [1] 

長城路街道經濟

長城路街道綜述

2011年,長城路街道財政總收入854.2萬元,比上年增長16.2%。
2011年,長城路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13572元。 [1] 

長城路街道第一產業

2011年,長城路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1.44億元,比上年增長40.7%,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8%。農業耕地面積1.94萬畝,人均0.71畝。
長城路街道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長城路街道糧食生產3609噸,其中玉米3100噸,馬鈴薯31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長城路街道蔬菜種植面積0.61萬畝,產量12660噸。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累計造林3.20萬畝,其中防護林22800畝,經濟林160畝,林木覆蓋率28.4%。
長城路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2011年,長城路街道生豬飼養量2.23萬頭,年末存欄1.22萬頭;羊飼養量1.61萬隻,年末存欄1.03萬隻;牛飼養量3950頭,年末存欄1320頭。2011年,長城路街道生產肉類825噸;畜牧業總產值0.99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68.7%。 [1] 

長城路街道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有商業網點3000個,職工5500人。2011年,長城路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65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8.3億元,比上年增長26.4%。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有榆陽農村商業銀行1家銀行;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40億元,比上年增長0.2%;人均儲蓄3290元;各項貸款餘額0.64億元,比上年增長0.23%。 [1] 

長城路街道交通運輸

長城路街道境內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2011年縣鄉(鎮)級公路12條,總長153千米。鐵路過境長22.8千米,榆商高速公路、210國道過境長12.3千米。實現村村通油路,村級道路與城市道路相連。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鎮區道路總長度2.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2米。 [1] 

長城路街道社會事業

長城路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有農家書屋29個,藏書1.5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大秧歌、榆林小曲、踩高蹺、舞獅、舞龍、剪紙等,其中榆林小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舉辦的文化節有大佛寺牡丹花賞花節以及大聖廟、東嶽廟、太白廟、西老爺廟廟會文化活動周。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微波終端用户達100%,廣播入村率達100%。 [1] 

長城路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350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8所,在校生3205人,專任教師2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88人,專任教師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長城路街道教育經費達1160.7萬元。 [1] 

長城路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0個,其中村衞生所29個;病牀58張,其中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14張。2011年,長城路街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026人,參合率99%。 [1] 

長城路街道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100%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0%以上。 [1] 

長城路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長城路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80户,847人,支出85.0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11人次,支出2133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2.1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人,支出3.17萬元。 [1] 

長城路街道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長城路街道鎮區擁有300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4台,總客量110兆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1] 

長城路街道歷史文化

鎮北台
鎮北台,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榆林市長城路街道境內,地處榆林市北約5千米處紅山上款貢城西南角,東隔款貢城與東梁相望,北越長城為東西梁,西隔210國道連老爺廟梁,南為沙窩,地理座標為東經109°43′33.9″,北緯38°28′08.8″,海拔高度1187米。榆溪河穿紅石峽從鎮北台西約1千米處流過。
鎮北台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萬里長城第一台” 之稱,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北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台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台之各層均青磚包砌,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瞭望口,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其第一層周圍有屋宇環列,乃當年守台將卒營房,至今基座尚存。 [4] 
2001年6月25日,鎮北台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