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嘴兀鷲

鎖定
長嘴兀鷲(學名:Gyps indicus):是鷹科、兀鷲屬的鳥類。體重5.5-6.3千克,體長80-100釐米,翼展205-230釐米。它們有一個蒼白的黃色鳥喙,蒼白的眼圈和黑色而堅固頭部和脖子,頸部蒼白而下垂,有白色的蓑羽。上體及背部的羽毛棕色,在下體胸腹部會變成奶油色。大腿的羽毛與顏色和下體相匹配。
棲息在耕地附近的城鎮和村莊,以及開闊的樹木繁茂的地區。組成鬆散的羣落。與其他禿鷲一樣,長嘴兀鷲也是一種食腐動物。其主要食物為死去動物的屍體,透過在熱帶的稀樹大草原上空或人類居所上空遊弋巡視以尋找食物。當發現食物後便成羣出動。分佈於巴基斯坦東南部和印度半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長嘴兀鷲 [4] 
拉丁學名
Gyps indicus
別    名
長喙兀鷲、印度兀鷲、長嘴禿鷲、彩繪兀鷲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隼形目
鷹科
亞    科
禿鷲亞科
兀鷲屬
長嘴兀鷲
亞    種
無亞種 [6] 
命名者及年代
(Scopoli, 1786)
保護級別
極危(CR)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8] 
外文名
Indian Vulture, Indian Griffon, Long-billed Griffon, Long-billed Vulture, Painted Vulture

長嘴兀鷲形態特徵

長嘴兀鷲
長嘴兀鷲(14張)
長嘴兀鷲兩性相似。體長80-100釐米,翼展205-229釐米,體重5500-6300克。是兀鷲屬體型最小的物種。整體覆有棕色的羽毛,上體和上翅覆羽上有蒼白的羽毛。飛羽和尾巴呈深褐色至黑色。細長無毛的禿頭是棕色的,頭頂和頸背上有白色絨毛,就像脖子上的一樣。頸部以黑色為主,白色絨毛形成小白點。頸部底部有一條白色的圍頸羽。下體呈砂褐色,有較寬的淺色條紋。在飛行中,可以看到明顯的寬闊的黑色後緣,大腿上長滿了羽毛,與其他部分的下體同色。
鳥喙呈淡黃色。虹膜是棕色的。腿和足呈黑褐色。幼鳥的羽毛顏色較深,具有柔軟的頭部和頸部。亞成鳥有一個黑暗的鳥喙,頭部和頸部粉紅色,臉色蒼白,下體有褐色和奶油條紋。 [1-2] 

長嘴兀鷲棲息環境

棲息在耕地附近的城鎮和村莊,以及開闊的樹木繁茂的地區。經常出沒在鄉村和公園附近。主要在平原和懸崖上築巢。棲息的海拔高度為海平面至海拔2000米。 [1-2] 

長嘴兀鷲生活習性

長嘴兀鷲組成鬆散的羣落。是一種食腐動物。其主要食物為死去動物的屍體,透過熱帶的稀樹大草原上空或人類居所上空遊戈巡視以尋找食物。當發現食物後便成羣出動。大部分成員均為留鳥。
兀鷲需要高聳的懸崖,並且需要上升的氣流與中午的熱量或從斜坡或懸崖向上流動,它們藉助熱空氣在天空盤旋或者棲息在樹枝上。它們憑藉長而寬大的翅膀能夠在天空翱翔幾個小時,且視力極佳。大面積覓食,清晰地搜尋地面上的動物屍體。主要以腐肉和屍體為食,一般不攻擊活動物。視覺和嗅常都很敏鋭,常在高空翱翔盤旋尋找地面上的屍體,或通過嗅覺聞到腐肉的氣味而向屍體集中,有時為了爭搶食物而相互攻擊。在食物貧乏和極其飢餓的情況下,有時也吃蛙、蜥蜴、鳥類、小型獸類和大的甲蟲和蝗蟲。
是大自然的清道夫,通常以中型到大型的哺乳動物屍體的軟組織為食。也尋找人類養殖的受傷或體弱的綿羊和牛。它們習慣把頭伸進動物屍體的腹腔內,啄食內臟和肌肉。兀鷲沒有有力的足和鋒利的爪。它們依靠靈敏的嗅覺來找尋腐爛的動物屍體,並常常為搶一塊肉而爭個不停。主要以山羊、鹿和瞪羚等野生獵物為食。作為一名清道夫,主要以城市和鄉村地區的腐屍為食。它們在垃圾堆和屠宰場與擬兀鷲混羣搶食。 [1]  [7] 

長嘴兀鷲分佈範圍

留鳥:印度和巴基斯坦;遊蕩:尼泊爾;起源不確定(留鳥):阿富汗。
長嘴兀鷲在巴基斯坦東南部和恆河平原以南的印度半島繁殖,北至德里,東至中央邦,南至尼爾吉里斯,偶爾向南(Collar et al. 2001)。該物種於2011年首次在尼泊爾被記錄(Subedi 和 De Candido 2013)。 [2] 
長嘴兀鷲分佈圖 長嘴兀鷲分佈圖 [2]

長嘴兀鷲繁殖方式

繁殖地區域相對較小,巢通常建在懸崖峭壁和大樹上。巢很大,伸展60-100釐米。由樹枝棍棒、綠葉和垃圾構成。繁殖期從11月中旬到3月初,雌兀鷲每窩產一枚橢圓形的白卵,由父母共同雙方孵育50天。兩性都照顧雛鳥,帶來食物和保護它。每年只有50%的巢可以成功的養大幼鳥。 [1] 

長嘴兀鷲保護現狀

長嘴兀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7年 ver3.1——極危(CR)。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4] 

長嘴兀鷲種羣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長嘴兀鷲與擬兀鷲等中亞禿鷲的種羣數目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均大幅下降了百分之97至99%,而主因是一種獸醫常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雙氯芬酸鈉。這種能夠治療動物關節疼痛的藥物被廣泛使用,以延長牲畜的工作壽命。但這藥因在動物生命最後階段時被大量使用,導致它們的屍體內積聚了大量的雙氯芬酸鈉。當兀鷲以動物屍體為食時,便會大量吸入這種化學品,並導致嚴重的腎衰竭而死亡。
2005年3月,印度政府建議禁止雙氯芬酸鈉再用在動物身上,而建議改用另一種對禿鷲影響較少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美洛昔康(Meloxicam)。2006年3月雙氯芬酸鈉仍然在印度廣泛使用,截止2015年只能寄望當美洛昔康較雙氯芬酸鈉便宜時能改變人們的習慣。
數種長嘴兀鷲均在圈養繁殖的計劃內。但由於如長嘴兀鷲的壽命長,繁殖率低,相信至少要數個世紀才能有成效。這些計劃是否有效,取決於當這批圈養的兀鷲野放到自然環境時,雙氯芬酸鈉是否已在大自然中絕跡。
政府對控制藥物使用的承諾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直到它完全從環境中消除之後。鳥類保護組織的合作計劃在未來20到30年內將所有長嘴兀鷲圈禁起來以避免進一步死亡,這將進一步減少成功恢復這種已經很少見的物種的機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