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吻海蛇

鎖定
長吻海蛇(學名:Hydrophis platurus),又稱黃腹海蛇、黑背海蛇、裂頰海蛇,是蛇亞目海蛇科下的一種,曾經隸屬於長吻海蛇屬下的唯一一種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a),分子證據表明它屬於海蛇屬,主要分佈於除大西洋外的世界各地的熱帶海域。
中文名
長吻海蛇
拉丁學名
Hydrophis platurus
別    名
黃腹海蛇
黑背海蛇
裂頰海蛇
外文名
yellow-bellied sea snake、pelagic sea snake(英文)
同義學名
Anguis platuraPelamis platurusPelamis platura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眼鏡蛇科
海蛇屬(舊為長吻海蛇屬
長吻海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綱
雙孔亞綱
亞    科
海蛇亞科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66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長吻海蛇物種學史

長吻海蛇學名沿革

1766年,林奈發表了對長吻海蛇的原始描述,將其命名為Anguis platura(Anguis意為蛇)。1803年,François-Marie Daudin創建了新的長吻海蛇屬Pelamis),並將該物種分配給它,稱其為Pelamis platuros。1842年,格雷描述了他認為的一個新物種,並稱其為Pelamis ornata(此後P.ornata成為P.platura的同義詞)。通常,屬名Pelamis源自古希臘語中“tunny fish”(金槍魚)的意思,該詞可能指的是棲息地或Daudin認為它們吃的東西。Pelamis是一個陰性名詞,意思是年輕的或小的金槍魚。具體名稱platurus是古希臘單詞platis“flat”和oura“tail”的組合,指的是扁平的尾巴。
1872年,Stoliczka引入了Pelamis platurus這個名字(至今仍是科學家使用最多的科學名稱),但使用了不正確的詞尾-us而不是-a,這是陰性名詞所要求的。一些資料表明,學者開始使用語法正確的名稱Pelamis platura,例如Bohme 2003和爬行動物數據庫,其頁面標題為Pelamis platura(Linnaeus,1766),包括長吻海蛇使用的不同同義學名。
長吻海蛇的分類地位仍在審查中,部分學者建議拆除單型屬(monotypic genera),如長吻海蛇屬Pelamis),而改為單一屬(single genus),即海蛇屬Hydrophis),以減少副屬,更好地反映系統發育關係。 [7] 
長吻海蛇

長吻海蛇分類地位

海蛇是一個單系羣(monophyletic group)——海蛇亞科,大約1000萬年前從前牙澳大拉西亞毒蛇(the front-fanged Australasian venomous snakes)(海蛇科)分化而來。長吻海蛇是快速進化的水生動物羣的一部分。
海蛇與澳洲一帶的有毒眼鏡蛇關係甚為密切,但目前在分類上仍被分作獨立的海蛇科。海蛇科下曾經有兩個亞科,分別是扁尾海蛇亞科(Laticaudinae)及海蛇亞科(Hydrophiinae),不過最近的研究認為這種分類方式有不恰當之處。 [8-10] 

長吻海蛇生物演變

長吻海蛇是世界上分佈範圍最廣泛的海蛇,同時亦是唯一能畢生存活于海洋(甚至深海)中,並於海中進行繁殖的蛇類。長吻海蛇與亞洲及澳洲地區的陸地蛇類相當類似,彼此在血緣上有着緊密的關係。長吻海蛇對海水温度的要求約為攝氏18℃,但即使同樣有足夠温度的海水,長吻海蛇仍只會活躍於亞洲、澳洲及印度洋海域,而不會出沒於大西洋或地中海一帶(嚴格來説所有海蛇皆然);這可能是因為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巴拿馬附近)有一道經歷了數百萬年的大陸橋,將長吻海蛇通往大西洋的道路隔絕。另外,海蛇亦不會從南美洲或非洲兩地的南端繞過陸地遊至另一海域,這是因為上述兩洲南端的海水温度均甚低,海蛇不堪其寒,因此並不會接近相關地方。

長吻海蛇形態特徵

長吻海蛇 長吻海蛇
全長545~707毫米。吻長,頭窄,鼻孔背位,鼻鱗彼此相切,頭頸不易區分;體側扁,尾更側扁。上唇鱗8(3—1—4)枚或9(3—2—4)枚或不入眶,無頰鱗;眶前鱗1(2)枚,眶後鱗2(3)枚,眶下鱗0枚或1枚;顳鱗2(3)枚+3(4)枚。背鱗頸部34~51行,中部43~60行,肛前鱗34~52行,六角形或方形,相嵌排列,背面的光滑,體側的起短稜;腹鱗306~431枚,肛鱗2枚;尾下鱗40~66對。背面黑色,從頭至肛前,在正中呈黑色寬縱帶,整個尾部,背、側、腹部均有黑斑塊,尾端亦為黑色;兩側和腹面均為黃色,黑黃兩色分界清楚。 [1] 

長吻海蛇生活習性

長吻海蛇是卵胎生蛇類,在温暖海洋中進行繁殖,雌蛇懷孕期為6個月左右。長吻海蛇不能於陸地上活動,它們多出沒於海水中,有時更會聚集成千上萬條同類於水面上遊弋。長吻海蛇能分泌神經毒素,經常用以獵殺魚類。目前未有人類被其咬傷中毒並引致死亡事件的報告。長吻海蛇出沒於太平洋海域,也是眾多海蛇中唯一會出沒於夏威夷羣島的一種海蛇。
毒性
雖然長吻海蛇擁有不容輕視的毒素,但相比於其他著名毒蛇(如內陸太攀蛇),長吻海蛇的毒素則尚算温和。然而,長吻海蛇的毒素烈度仍足以致命。長吻海蛇的毒性約為埃及眼鏡蛇Naja haje)的十倍,但其輸毒量卻遠低於埃及眼鏡蛇。在澳洲,海蛇甚少主動向人類發動咬擊。
海蛇毒素能有效摧毀骨骼肌,伴隨產生肌紅蛋白尿症、神經肌肉麻痹或直接導致腎功能衰竭。澳洲聯邦血清實驗室(CSL Ltd)研究出一系列能有效中和部分海蛇毒素(專門針對鈎鼻海蛇)的血清,這種血清亦能中和長吻海蛇的蛇毒。如果中了海蛇毒素而未能即時備有這種專用血清的話,則必須用上針對虎蛇用的血清。直至目前為止,在澳洲尚未有因被長吻海蛇所咬而致命的事件報告。 [6] 

長吻海蛇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
長吻海蛇分佈於印度洋、孟加拉灣、印度、巴基斯坦、馬爾代夫、馬來西亞一帶的太平洋海域(日本、南中國海、波斯灣);馬來半島海岸、印澳羣島、新幾內亞、泰國灣、菲律賓、安達曼羣島、韓國、俄羅斯、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澳洲(新南威爾士、北領地、昆士蘭、塔斯曼尼亞、維多利亞州、西澳州)、新西蘭及所羅門羣島等地區沿海,均可發現長吻海蛇的蹤影。另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橙縣及聖迭戈縣、新喀里多尼亞、墨西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及科隆羣島亦有相當的分佈量。 [5] 

長吻海蛇繁殖方式

生活于海洋中,能遠離海岸,為海蛇中分佈最廣的1種。食各種小型魚類,亦食甲殼類動物。卵胎生。 [1] 

長吻海蛇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5]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4]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