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勝村

(山東省濟南市黃莊鎮)

鎖定
長勝村依山傍水,位於濟南市鋼城區東北面,北靠萊蕪鋼城區長勝村最高峯峯歷山,相傳此地為舜耕之處。(萊蕪地區第一高山為蓮花山,主峯犁樺尖999米;萊蕪鋼城區第一高山為旋崮,主峯792米),村南為汶河發源地,東臨霞峯水庫,西與萊鋼接壤。全村共118户,246口人,耕地面積316畝,山場面積5000餘畝。村居海拔高度為全區之首,自然環境優美,植被保護完好,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富含多種礦物質,因此空氣常年清新,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晝夜温差大,空氣濕度適中,居住環境優越,能夠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因而被人們公認為真正的長壽村、壽星村。
2019年12月25日,長勝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 [1] 
中文名
長勝村
所屬地區
濟南市
電話區號
0634
人口數量
246口人
耕地面積
316畝
山場面積
5000餘畝

長勝村村莊簡介

據董氏墓碑載:“原董氏祖籍冀州棗強縣人也,自洪武年間轉遷至龍鞏峪,後始祖諱鐸於清初(1644年)徙至雕窩莊。”村北歷山懸崖處,早年有鷹鵰在此棲息,以此得名雕窩。村民外出厭其名不雅,於1956年改稱長勝村。居民有董、劉、齊等5個姓氏,以董姓為多,長勝村一直隸屬於今黃莊鎮。黃莊鎮清時屬蒙陰西舜聖社;後曾隸屬於萊蕪縣、新泰縣;民國初年復歸蒙陰;1945年7月劃歸沂源縣;1991年劃歸萊蕪市;1993年萊蕪市鋼城區成立,屬萊蕪市鋼城區轄至今。
近年來,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長勝村幹部羣眾修路、治水、綠化荒山,長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長勝村抓住省級土地增減掛鈎契機,積極進行舊村改造。利用3年時間,新建樓房50餘棟,徹底改變村莊面貌,讓村民住進了“小洋樓”;新建老年公寓33套,解決了老年人的居住問題。村內投入20多萬元打造深井,切實解決了百姓的水源問題。修建長4公里、寬5米的盤山公路兩條,從根本上解決了村內外的通行問題。至此,村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居住問題解決的同時,村“兩委”也在積極着手村民創收。2012年底通過招商入住,先後引進高新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綠化苗木基地等投資千萬元的項目,成功安置全村20多個村民就業,村集體收入由“零”變為年收入8萬元,實現了“經濟薄弱村”的華麗變身。
新村建成後,長勝村積極尋求村莊長久發展之計,立足自身優勢,依託青山綠水,因地制宜開發打造綠色生態基地。短短几年內,長勝村村內綠化達1500餘平方,綠化荒山800畝,安裝太陽能路燈30盞,安裝新村牌坊,藉助招商引資,在山上形成綠化觀光帶,建起了3處休閒觀光亭,發展80多畝金手指葡萄採摘園一處,打造150多畝優質短枝蘋果採摘園一處,建設50餘畝開心莊園一處,投資50餘萬元建設開心垂釣一處,建設農業生活體驗店2處,積極發展農家樂,真正將長勝發展為融旅遊、採摘、休閒、住宿、垂釣為一體的綜合生態旅遊村。
今後,村“兩委”將繼續以保護環境為己任,依託綠水青山發展旅遊業,計劃用五年時間,使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大關,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區平均數的兩倍,安置村民勞動力100人以上,達到人人有活幹,户户有收入,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社會秩序良好,真正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户,計劃提前五年進入小康社會。把全村建成美麗富裕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全體村民為生存在長勝村而感到真正自豪和驕傲。
綠水青山是大自然賦予長勝村的巨大財富。如今的長勝村,青山滴翠,風景優美,空氣清幽,既是觀光旅遊的絕美勝地,又是旅遊投資的理想場所。長勝村人正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在這片美好的土地上編織着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長勝人積極投身革命。1940年建立黨小組。董可讀1940年投身革命,身經百戰;董可堂、齊登德等人蔘加區中隊;董可舉、董可教為革命壯烈犧牲。
長勝村人渴望知識,重視教育,於1963年辦起了長勝村小學,於1995年遷校於霞峯小學。
2011年新村建成以後, 村“兩委”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也做出了巨大成績。新建了村級活動場所、便民服務大廳、農家書屋、文化大院、文化廣場等,配套了新村的水電通訊等的建設。新修文化牆30米,將今夕村莊對比和村莊好人榜、孝德文化等進行了很好的展示;借地勢,新修百姓舞台一處,為老百姓帶來文藝演出,豐富精神生活;同時利用投影儀等設備為羣眾放電影,既娛樂身心又增長知識,深受羣眾歡迎。
與此同時,為了全村的平安與穩定,村內投資覆蓋監控設施,在全村安裝了監控系統,並且配備了高級警務室,更有村內特色志願者發揮作用,維護村內治安。村內六名老黨員自願成立了義務治安巡邏隊,為外來觀光遊客引路,幫村民看家照顧老小。這些安全措施的實施,既能保證村內的安定祥和,又能充分保證遊客的安全,真正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境界。 [2] 

長勝村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25日,長勝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