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鈎毛紫珠

鎖定
鈎毛紫珠(Callicarpa peichieniana Chun & S. L. Chen)為馬鞭草科紫珠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廣東、湖南、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2,250米的地區,多生於林中和林邊,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鈎毛紫珠
拉丁學名
Callicarpa peichieniana Chun & S. L. Che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紫珠屬
鈎毛紫珠
分佈區域
廣東、湖南、廣西等

鈎毛紫珠形態特徵

鈎毛紫珠 鈎毛紫珠
灌木,高約2米;小枝圓柱形,細弱,密被鈎狀小糙毛和黃色腺點。葉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6釐米,寬1-3釐米,兩面無毛,密被黃色腺點,頂端尾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側脈4-5對,細脈不明顯,邊緣上半部疏生小齒;葉柄極短或無柄。聚傘花序單一(稀少2次分歧),有花1-7朵,花序梗纖細,長1-2釐米,被毛同小枝;花柄細弱,長約4毫米;苞片線形;花萼杯狀,長約1.5毫米,頂端截頭狀,被黃色腺點;花冠紫紅色,被細毛和黃色腺點;花絲與花冠等長或稍長,花葯長圓形,藥室縱裂;子房球形,無毛,具稠密腺點,花柱長於雄蕊。果實球形,徑約4毫米,熟時紫紅色,具4個分核。花期6-7月,果期8-11月。 [3] 

鈎毛紫珠生長環境

鈎毛紫珠
鈎毛紫珠(6張)
生長於林中或林邊。

鈎毛紫珠分佈範圍

產自廣東、廣西、湖南。模式標本採自廣東。 [1] 

鈎毛紫珠本種提示

鈎毛紫珠
鈎毛紫珠(5張)
本種小枝密被鈎狀小糙毛和黃色腺點;葉片較小,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6釐米,寬1-3釐米;花序極簡化,花序梗纖細如絲狀,花柄較長等特徵與本屬其他種明顯不同。但其花序腋生,花冠整齊4裂,4雄蕊等長,柱頭圓球形,成熟的果實有4個分核等性狀,均為紫珠屬(Callicarpa Linn.)所固有,而非豆腐柴屬(Premna Linn.)的特徵。豆腐柴屬的主要特徵是花序頂生,花冠多少呈二唇形,4雄蕊通常2長2短,柱頭常2裂,成熟的果實為核果,無明顯的4分核。張宏達1960年在《中山大學學報》上,根據廣東黃志42612號,馮欽、曾沛11058號,譚英華249號,廣西曾懷德24417號等標本發表的“裴氏腐婢(Premna peii Chun ex H. T. Chang)”均具有上述紫珠屬的特徵,而無上述豆腐柴屬的特徵,故應歸入本種。這種植物普遍分佈於廣東、廣西及湖南的南部;早在1931年,陳煥鏞曾將廣東梁向日61191號,左景烈22690號,高錫朋51049號,陳念劬42114號等標本,在標本室定名為Callicarpa peii Chun而未發表;但19151年張宏達在《中國紫珠屬植物之研究》一文中,已將本屬另一種植物定名為Callicarpa peii H. T. Chang;故另取新名,以免重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