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鑽紋龜

鎖定
鑽紋龜是龜鱉目龜科菱斑龜屬爬行動物, [6-7]  又稱菱斑龜、泥龜、鑽石龜。 [8]  成體橢圓形;頭大,頭部淡青色,頭頂平滑,兩側有灰色小斑紋,吻鈍,上喙黃色,無鈎曲;眼中等大,頸粗,頸側部有青灰色斑紋;背甲棕黃色,每塊盾片上有環形同心圓斑紋,背甲中央有1條脊稜;腹甲平坦,淡黃色,上有黑色小斑塊;四肢扁圓,青綠色,有黑色斑紋,趾間具蹼;尾短,青綠色。雄龜體型較小,尾粗長、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遠;雌龜體型較大,尾細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近。 [9]  人工飼養下壽命為25年左右。 [10] 
鑽紋龜分佈於美國, [11]  中國廣西南寧、北海、欽州等市有飼養。 [12]  棲息於港灣、小海灣、沼澤和入海口處。肉食性。食物主要以螺、蝦、蟹、蝸牛等甲殼類為主。人工飼養條件下,食小魚、瘦豬肉及混合飼料。 [13]  每年4-7月為繁殖季節。 [11]  自然温度下4年以上成熟。每年4-7月產卵,年產卵2-3次,每次3-9枚。卵白色、殼軟,長橢圓形。 [12] 
鑽紋龜是北美龜類唯一可生活於含鹽水域的種類。 [14]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15] 
中文名
鑽紋龜
拉丁學名
Malaclemys terrapin
別    名
菱斑龜
金剛背泥龜
外文名
Diamondback Terrapi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龜鱉目
龜科
鑽紋龜屬
鑽紋龜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龜鱉亞綱
亞    種
7 [1] 
命名者及年代
Schoepff,1793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鑽紋龜形態特徵

雄性龜殼平均長13釐米;雌性龜殼平均長19釐米。有紀錄的最大雌性鑽紋龜體長23釐米。頭、四肢灰色,布有斑點;背甲有溝痕,腹甲橘黃或灰綠色,上有黑色斑塊,不同亞種顏色變異大。鑽紋龜有7個亞種,個體之間可能存在着背甲圖案、皮膚顏色、斑紋和形狀的巨大差異,使得其更富變化的魅力。龜殼的顏色為褐色至灰色,身體顏色可為灰色,褐色,黃色或白色。所有的鑽紋龜在其身軀和頭部都有獨一無二的圖案,唯一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富有紋路、有同心圖案的(鑽紋)、鑽石形的盾板。此外,鑽紋龜另一個外貌特徵,是它們的兩性異形。鑽紋龜是一種兩性異形的生物,雌性體型較雄性大。從各地鑽紋龜的標本來看,生長於寒冷地區或更北部的品種體型沒温暖地區的大。在性成熟時,雌性的大小往往是雄性的2倍。 [2]  [3] 

鑽紋龜近種區別

鑽紋龜
雄性龜殼平均長13釐米;雌性龜殼平均長19釐米
烏龜雄性背甲長94-168毫米,寬63.2-105毫米;雌性背甲長73.1-170毫米,寬52-116.5毫米。
體中等,背腹極扁平。背甲長80.5~174.0毫米。腹甲小於背甲,長67~113毫米,近長方形。
頭大,頭部淡青色,頭頂平滑,兩側有灰色小斑紋,吻鈍,上喙黃色,無鈎曲;眼中等大,頸粗,頸側部有青灰色斑紋;背甲棕黃色,每塊盾片上有環形同心圓斑紋,背甲中央有1條脊稜
烏龜頭部、頸部的側面有黃色的線狀斑紋;背面為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帶黃色,均有暗褐色斑紋
頭、背甲、四肢及尾背均為棕紅色、棕橄欖色或橄欖色。頭背有深棕色細線紋,頭側眼後及顎緣有棕黑色縱紋。背甲有蟲蝕紋及淺黃色細點。頭腹桔紅色。
鑽紋龜 鑽紋龜
烏龜 烏龜
平胸龜 平胸龜

鑽紋龜生活習性

鑽紋龜屬於水棲龜類,是北美唯一可以生活在含鹽水域的種類。棲息在鹹水或半鹹水,多見於海岸帶。性情活躍,喜活動,有上岸曬背的習性,抗寒能力較強。水温5℃時可自然冬眠,20℃時可以主動捕食,最適温度25℃。鑽紋龜口部有堅硬的牙齒,肉食性,在野外它們以貝類、蝦、、蝸牛和各種小魚為食,偶爾也會吃一點植物性食物。 [2] 

鑽紋龜分佈範圍

  • 地理範圍
鑽紋龜分佈範圍大,見於美國東部和南部,從北面的科德角(俗稱:鱈魚角),馬薩諸塞州至南端的佛羅里達州,環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至得克薩斯州。 [3] 
  • 具體地區
存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特拉華州、德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喬治亞州、紐約州、馬薩諸塞州、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新澤西州、南卡羅來納州、馬里蘭州、阿拉巴馬州、康涅狄格州、羅德島州、弗吉尼亞州)。 [4] 
存在和起源不確定:百慕大。 [4] 
鑽紋龜分佈圖 鑽紋龜分佈圖

鑽紋龜繁殖方式

成年鑽紋龜會在初春時進行交配,在初夏時雌性會產下一窩約8-12只的鑽紋龜蛋,並會將蛋埋在沙丘中。到了夏末初秋時分,蛋會孵化成小龜。雄性長至成熟的11釐米時約耗2至3年,而雌性則須6-7年才會長至成熟,彼時體長約為17.1釐米。鑽紋龜壽命25-40歲。 [3] 

鑽紋龜養殖技術

鑽紋龜種苗選購

鑽紋龜在中國國內的數量還較少,所以選購是一定要認準品種的真假,辨認時鑽紋龜最為突出的特徵是每塊盾片上均有2-3圈黑色環形斑紋,如果沒有就不是鑽紋龜。家庭飼養菱斑龜一般以室內為主,所以選購時除質量,規格以50-100克的為好。 [5] 

鑽紋龜種苗放養

鑽紋龜適合室內盆養,放養前進行容器消毒,然後放上水,由於鑽紋龜喜歡略有鹽度的水體生活,所以可用市售的海水調節劑(商品名叫海中寶,一般海鮮品市場有售)把水體鹽度調到1.5‰。放養時龜體用聚維酮碘消毒液按產品説明要求進行消毒。 [5] 

鑽紋龜飼養管理

  • 投餵
鑽紋龜食性很雜,也比較貪食,一般的小魚、肉和肝它都吃,投餵前把這些飼料用刀垛成小塊,然後按定量投餵。鑽紋龜一天喂2次,時間為上午8點,下午5點。投餵量為如是鮮活飼料以總體重的10%投餵,如是人工配合飼料則用龜總體重的1.5%投餵,投餵也是以投餵後1小時吃完為準。 [5] 
  • 調水
鑽紋龜也喜歡乾淨的環境,所以應每3天換1次水,換水的鹽度應和原來的保持一樣,有介紹純淡水飼養菱斑龜也挺好,不妨一試,但筆者認為,可以用逐步減少水體鹽度的方法進行,不要一下子換成淡水為好。 [5] 

鑽紋龜亞種分化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卡羅來納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centrata
Latreille,1801
德州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littoralis
Hay,1904
錦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macrospilota
Hay,1904
密西西比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pileata
Wied,1865
紅樹林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rhizophorarum
Fowler,1906
佛羅里達東岸鑽紋龜
Malaclemys terrapintequesta
Schwartz,1955
北部鑽紋龜(鑽紋龜指名亞種)
Malaclemys terrapinterrapin
Schoepff,1793 [3] 

鑽紋龜保護現狀

鑽紋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4]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4] 

鑽紋龜種羣現狀

鑽紋龜味道鮮味,因此捕獵行為甚為猖獗,導致當時鑽紋龜幾乎絕滅。也正因如此,在美國的羅德島州,鑽紋龜被列為瀕危物種,馬薩諸塞州將其列為受威脅物種,而在佐治亞州、特拉華州、阿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遵紋龜被列入“需要關注的物種”中。然而,在聯邦自然保護中卻沒有這種生物。 在18世紀的馬里蘭州,鑽紋龜的數量非常多,以至奴隸抗議過渡食用這種生物來補充其蛋白質。在19世紀晚期,鑽紋龜被用於製成湯,致使在切薩皮克灣一年的捕獲量達89,150英磅。在1899年,在紐約的德爾莫尼柯酒店就有用鑽紋龜製成的菜餚,按其價格排行的話,這款菜餚在該酒店紛繁的菜色中排第三。一般顧客會要求用馬里蘭巴爾的摩出產的鑽紋龜,其價格為2.50。儘管需求已經很高,但1920年的過渡捕獲量更高,達到823磅。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局有關飛機與野生動物相撞的紀錄,在1990-2007年間,共有18起撞擊事故是由鑽紋龜與民用飛機在機場相撞而引起的,所幸的是,沒有一起事故導致客機損壞。在2009年7月8日,紐約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國際機場的航班遭到延誤,起因是因為在一個半小時內有多達78只鑽紋龜無意間闖入機場跑道,以致飛機無法正常起飛。機場負責人相信這些闖入機場跑到的鑽紋龜的目的是去進行交配。後來,這些鑽紋龜都被安全地帶離機場,並放回野外。在2011年6月29日發生了一件相似的事件,超過150只鑽紋龜企圖穿越4號跑到,打亂了正常的機場交通秩序。同樣,這150多隻鑽紋龜都被安全地帶離機場。 [3] 

鑽紋龜物種文化

在1994年,美國馬里蘭州將鑽紋龜列為其官方爬行動物。1993年,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更將鑽紋龜作為其暱稱(Maryland Terrapins)和吉祥物(Testudo)。該校的體育隊也被簡稱為“Terps”。 [3] 
參考資料
  • 1.    Malaclemys terrapin (Schoepff,1793)  .biolib[引用日期2020-04-25]
  • 2.    周婷,王冬梅,翟飛飛編著.龜類高效養殖模式攻略: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05:70
  • 3.    鑽紋龜  .動物世界[引用日期2014-06-14]
  • 4.    Malaclemys terrapin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25]
  • 5.    趙春光,黃利權編著,觀賞龜飼養與防病手冊,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3.01,第97-99頁
  • 6.    湖北省古生物圖冊 半索、脊索動物,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第105頁
  • 7.    趙忠添,黃玉玲主編,廣西龜鱉圖譜,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05,第71頁
  • 8.    蔡雪芹,翁如柏,龜鱉生態養殖技術,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07,第30頁
  • 9.    趙忠添,黃玉玲主編,廣西龜鱉圖譜,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05,第71頁
  • 10.    趙潤龍,林向博,張斌著,圖説觀賞龜的飼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8,第88頁
  • 11.    佔家智編著,觀賞龜養殖與鑑賞,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05,第171頁
  • 12.    趙忠添,黃玉玲主編,廣西龜鱉圖譜,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05,第72頁
  • 13.    佔家智,羊茜編著,觀賞龜經典圖鑑,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3,第150頁
  • 14.    蔡雪芹,翁如柏,龜鱉生態養殖技術,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07,第30頁
  • 15.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RED LIST[引用日期2023-07-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