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軍雄風

鎖定
《鐵軍雄風》一書,編著張金春是擁有20年軍齡、5年參加援越抗美戰爭的老戰士。為了寫好鐵道兵援越抗美這段歷史,用了10年時間,行程10萬公里,耗資30多萬元,先後3次組織援越老戰士、烈士親屬到越南為犧牲戰友掃墓,考查當年戰鬥過的主要車站、橋樑,到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武官處收集有關資料,20多次到全國各地拜訪老首長、老戰友和烈士親屬,召開座談會等上千人次。
中文名
鐵軍雄風
作    者
張金春、吳大中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定    價
100.00 元

鐵軍雄風圖書簡介

到原部隊和有關部門檔案室查閲有關檔案資料數千份。先後收集文字資料1000餘萬字,各種實物,大到半截美軍F—105轟炸機的副油箱、降落傘、菠蘿彈、子母彈、用美機殘骸製做的各種工藝品,當年出的各種戰報、簡報、戰訊、英雄功臣事蹟、歌曲,各種照片5000餘張(其中底片2000餘張),等實物6千餘件。(利用這些實物,在湖北省荊州市辦了一個小型“鐵道兵援越抗美戰爭博物館”)
本書由原鐵道兵參謀長(援越部隊一支隊指揮部首任1號首長)龍桂林題寫書名和撰寫序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厡副總參謀長李景上將為本書題詞:“鐵道兵援越抗美英雄業跡永載史冊”。全書共31餘萬字,多數文章都以一份當年的文件為基礎,加上當時人的回憶稿整理而成。資料真實可信。精選了從部隊接到參加援越抗美的命令,部隊宣誓,裝車開赴越南,反轟炸搶修搶建鐵路,對空作戰,活捉美軍飛行員,到部隊凱旋迴國等各種珍貴照片600餘幅照片,是一本全面真實紀錄鐵道兵援越抗美戰爭的史料書籍。

鐵軍雄風鐵軍簡介

鐵道兵——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一個工程技術兵種,包括鐵路、隧道、橋樑、建築、舟橋、通信、工程等部隊,它擔負着工程保障任務。戰時,擔負戰區的鐵路搶修、搶建任務,保障軍隊的機動和作戰物資的輸送;平時,主要參加國家鐵路建設。從1948年解放軍組建鐵道縱隊到1983年鐵道兵併入鐵道部的35年間,鐵道兵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援越抗美戰爭和共和國鐵路大動脈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1946年6月,正式成立了東北民主聯軍鐵道司令部,(12月改稱護路軍司令部),任命蘇進為司令員,王光文、張鶴鳴為副司令員。護路軍總部設在哈爾濱。為便於部隊的統一組織指揮,護路軍總部決定將何德全領導的東滿護路大隊,郭維城領導的西滿護路保安隊以及由彭敏、閻九祥、劉世忠在綏佳、綏濱、中長等鐵路線上建立的鐵路公安護路隊,整編成7個步兵團和1個裝甲大隊,隸屬護路軍總部。從此,東北地區護路部隊由分散走向統一,擔負着東北地區約5000公里鐵路的護路任務。
1949年4月5月16日,中央軍委根據1月間的決定,將鐵道縱隊擴編為鐵道兵團。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鐵道兵團部隊從11月開始入朝執行戰區鐵路保障任務。
1953年9月9日,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6個鐵道工程師正式劃歸軍委系統,與鐵道兵團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並於1954年3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於鐵道兵領導機關。鐵道兵正式作為一個兵種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
1953年12月25日,毛澤東專門接見了即將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並親筆為《鐵道兵》報題寫了“鐵道兵”三個大字;1954年元旦,朱德為《鐵道兵》報題詞:“為建設正規化、現代化的鐵道兵而奮鬥!”
1954年2月28日任命王震為鐵道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3月5日鐵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後勤部、幹部管理部和計劃處、軍法處、財務處。鐵道兵司令部成立時,編制10個師、1個獨立團、1所學校、2所文化速成中學,兵力10萬人。鐵道兵後來發展到3個指揮部、15個師、3個獨立團、2所院校,總兵力達到40餘萬。
1962年5月,12月20日,中央軍委為鐵道兵增補10萬新兵。4個鐵道師各組建一個線路隧道團。1964年5月30日,鐵道兵司令部向周恩來報告鐵道兵擴編10萬人修建林業鐵路的情況和體會。報告説,鐵道兵經過精簡整編,軍官比例由22.1%降到9.95%,生產人員比例由72%上升到81.4%,年施工可達240天。看了報告,周恩來非常滿意,並做了如下批示:“修成昆路主席同意。朱委員長提議使用鐵道兵修。”三個多月後,鐵道兵又迎來了大擴編。1964年9月18日,為加速國防工程和西南地區鐵路建設,中央軍委批准鐵道兵擴編14.4萬人,總兵員達到37.2萬人,共有13個師、60個師屬團,3個獨立團。其中5個師擔負成昆鐵路建設。
根據建設北京地鐵、援越抗美鐵路修建等任務,又組建了鐵道兵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為出國的鐵道兵部隊配備了高炮團。到1974年底,鐵道兵共有3個指揮部、15個師、3個獨立團、3所學校、3所野戰醫院、1個科學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總員額達到43萬人,是鐵道兵歷史上人數最多的時期。1976年1月,擔負北京地鐵施工任務的鐵道兵第十二師、第十五師和倉庫、機修廠等8個單位的5.3萬人改為基建工程兵,脱離鐵道兵建制。從1980年開始,鐵道兵開始縮編。當年4月8日,根據總參謀部的指示,鐵道兵撤銷了9個團。當年8月28日,總參謀部通知鐵道兵,根據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央軍委關於軍隊精簡整編的方案,鐵道兵按現行編制37萬人縮減去17萬人,保留約20萬人。到1981年4月,鐵道兵完成了縮編任務。13個鐵道師縮編合併成10個師,鐵道兵機關減少人員30%,3個獨立團合併成2個,3所院校保留了2所,保留兵員總數為20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