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耙縣

鎖定
鐵耙縣(現舊縣村)是廣東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的一個村。
中文名
鐵耙縣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廣東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
人口數量
6080人
方    言
雷州話

鐵耙縣曾經的鐵耙古縣

舊縣古民居 舊縣古民居
廣東湛江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位於湖光鎮西南方向2.5公里處,距離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巖1.5公里,全村現有人口6080人,耕地面積4500畝。舊縣村交通較為便利,省道黃海線從村前穿過,鐵耙溪沿村東南方向流淌而過。

鐵耙縣古鐵耙縣 遂溪縣治

受到“真空保護”的泰山府前檐下的古木雕 受到“真空保護”的泰山府前檐下的古木雕
 舊縣村(原鐵耙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多年。當年隋文帝平定南方的陳國,結束南北分治的南北朝,重新統一全國,便將當時轄有雷州半島的南合州改為合州,在州內增設鐵耙縣。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扇沙、椹川二縣併入鐵耙縣。據史載,鐵耙的名稱來源於該縣城前的鐵耙溪(即現橋西溪)。因水中露出的岩石凹凸不平,形象耙齒,故名為鐵耙溪,縣城“以水名鐵耙溪故名。”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府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府
據考究,鐵耙縣治設在舊縣村共382年,鐵耙縣衙建在舊縣村龍眼井以北的地方。龍眼井系縣衙內的東、西口井,兩井相距30米,形似龍眼,系宋朝所建,西井入稜八面,又稱“八角井”。
兩井泉量一貫穩定,水位高,水質淨,味甘涼,現井水還可飲用。現尚存衙門兩具古獅,大小一致,形態相似,仰坐狀,造型古拙,工藝粗獷。
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龍眼井 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龍眼井
舊縣村位於鐵耙溪出口處,是當年縣之中心。出鐵耙溪走海道,東行直抵縣東隅東海島;南行經海康縣(現雷州市)、海安直抵瓊州和郡治合浦(隋時,鐵耙縣隸屬合浦郡,合浦郡又曾稱合州);北行可通我國東部沿海各都城,沿鐵耙溪西北上,可達本縣腹地。若走陸路,貫穿南北之官道經村村西。這裏水陸交通甚為方便。就我國古代運輸業發展而言,水運優於陸運。隋朝,我國造船業已相當發達,這裏水運條件如此優越,是把縣治設在這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一個因素是在以農業立國的年代裏,鐵耙縣“腹地大半山磽砂薄”,舊縣村一帶“土厚地衍,魚鹽鱗集,誠一邑之活壤也”,舊縣村南面的大片水旱保收田,向來稱那倉洋。“那倉”壯語詞,意為高產良田。

鐵耙縣明清建築 氣勢恢宏

樹木就在高牆上漫延 樹木就在高牆上漫延
沿縣衙北上的一條青板古鋪成的巷道,稱為中央巷。此巷兩側現存明清時期古屋高大,飽經滄桑,風韻依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建築遺件,如圓石柱,石柱基更是種類繁多,有鼓式的,覆盆式的、葵花式的、半墩式、羅紋式的等等,廳堂前的屏風基石不少。石琢器具有石馬糟、石磨、石臼、石洗盆、大浴盆,還有供穿槓練習舉重的石輪,供套木樁以拉繩晾曬衣物的樁基石。又有民謠:“八角井、中央巷,金九埕,銀九缸……”。看來,這裏可能是古代的大户人家住宅區,相傳縣衙原設在這條巷裏。
舊縣村保留有完好的明清時期建築70多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山府及彭氏公祠後的八座民居。泰山府據説是唐代古廟,古時稱為“府”的神廟不多,泰山府中之神威武驍勇、神通廣大。近代專家對“泰山府”的考究意見不一,但普遍的説法認定是唐代的古廟。泰山府佔地面積300平方米,規模宏偉,廟中兩樽神像的構造系軟身結構。現存有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鐵鐘一座,通高68釐米,口徑52釐米,兩側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此廟具有考古價值,塑像、雕刻藝術值得研究,系市文物保護單位。八座民居分佈在同一條巷子兩邊。每座房屋佔地面積4-5百平方米,三進兩院。第一進建門樓,門樓高約5米,有吉光、景福有餘、榮光等吉祥之意的字書於門楣上,一進之後是大院子,大院子中種果樹或放置用具。第二進是廂房,東西廂房各有兩間,高約6米;廂房與正房圍着一個小院子。 第三進是正房,有三間,高約7米。正房廂房之間還開一個側門,進去之後,又是一排房子,依着正房和廂房而建。房屋外牆系明清時期的紅磚,正房、廂房、門樓羣的屋脊均雕龍刻鳳,有的牆壁上還畫着鯉魚戲水、花開富貴等圖案。整座房屋顯得氣勢恢宏,從中既可看出當時屋主的富有,又可看出明清時期我國已有很高的建築藝術。
舊縣村現遺留有四塊清朝時期的碑刻,其中有三塊為嘉慶九年的“悠久碑記”、十一年的“仁生序文”和嘉慶十三年的“於好會碑”;另外一塊為乾隆三十九年的“東嶽會碑”。這些碑刻對研究清朝時期舊縣村的文化民俗提供了幫助。

鐵耙縣文筆塔遺址 風韻猶在

縣衙東北面有文筆塔遺址,此塔建造和圮廢年代失傳。“塔飛雷州”的傳説在村中可謂“家喻户曉”。塔是不會飛的,細玩此説之意,可能此塔圮廢后,雷州才建造三元塔(三元塔建於公元1613-1615年),古塔遺址周圍散佈有石料構件幾十塊。這些構件規格不一,形狀各異,精粗尤殊。但從方几、方蓋、四壁均為凹刻坐蓮觀音的方“銀寶爐”以及可併成方形的邊條石來看,可斷為方佛塔。唐代前之塔,多為方形石塔,故可斷為唐代佛塔。唐代經過貞觀之治,進入全盛時期。唐玄奘取經回國後,我國出現奉佛風。那時椹川、扇沙二縣已併入鐵耙縣。鐵耙縣疆域擴大了,經濟發展了,建塔的條件具備了。此塔建在龍眼井東北制高點上與傳説中之衙署相距較遠,迥避了“衙宇忌塔壓”的古諱忌。據考究,塔周圍擺有實石茶几、石案台、石凳等。古時一些文人常雲集於此,吟詩作對,撫今頌古。現塔址周圍散佈有“塔腳石、茶几、案台、石凳”等古塔遺物數十件。
此外,舊縣村後園山現存有古墓羣76座,年代從宋、元、明清至民國,延續約800年。古驛道從舊縣村西邊經過,古驛道上的石橋——鐵耙石橋遺址尚在,鐵耙石橋建在舊縣村西邊1公里多的鐵耙溪上,是通往雷州、遂溪官道上的一座古橋,相傳宋朝宰相李綱被貶雷州時,湖光巖愣嚴寺的宗師曾相送至此,留下宗師送李綱千古佳話。
舊縣村於古代是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後來由於地層變化,鐵耙溪水源減,海水退縮,湖陽嶺向來少植被,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村北溪道日漸淤塞。“文革”期間,當地軍民又在鐵耙港口築堵海大堤,把港內灘塗闢為糧油生產基地,沿原港的主航道兩側修建魚墉、蝦池。因此,造成故址島跡隱沒,面貌全變了。

鐵耙縣民間舞蹈奇芭——儺舞

民間舞蹈奇芭——儺舞 民間舞蹈奇芭——儺舞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舊縣村民在廣場“泰山府”祠廟前舉行“儺舞”表演。儺舞起源於我國隋、唐時期宮廷與民間宗教祭祀的活動,是一種古老文化現象。它表現了先人們敢與大自然鬥爭的精神以及遺災送福,祈求平安的良好願望。
舊縣村是隋、唐時期鐵耙縣治所在地,儺舞作為當地一種古老文化藝術,流傳甚廣。現該村儺舞已於1993年作為國家文化科研重點項目,收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這是同東海島《人龍舞》一起入選國這級的兩個民間舞蹈。 年,儺舞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舊縣村現保存有完好的儺舞面具七個(分別為車、麥、李、劉、洪五將和土地婆、土地公),據專家考研是明代遺物。
舊縣村姓氏現為彭姓,村中自清朝以來出了兩位武秀才彭竹修、彭梅修;民國時期出了一位彭景才;現在村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的繼承人彭錦春。舊縣村的習俗規制為每月正月十五和三月廿五至廿七進行“考兵”年例。“考兵”年例的隊伍約有3000多人,從舊縣村出發,穿過鄰近的外坡、山後、後排、下埠等四條彭姓自然村。村中每五年一屆的考戲、考歌的習俗由來已久,還有元宵節令、行香朝拜也歷史悠久。
隨着鐵耙縣遺址全面對外開放,相信舊縣村這條具有1400多年濃厚歷史文化色彩的古縣城遺址,將成為湛江古蹟文化歷史旅遊一個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