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樓鄉

鎖定
鐵樓鄉是甘肅省文縣唯一的民族鄉,也是隴南地區7個民族鄉之一。位於文縣西南部,白馬河流域。東鄰城關鎮,南連上丹鄉,西南接四川省平武縣,西北與四川九寨溝縣接壤,北靠石坊鄉和石雞壩鄉。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324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7.8%,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之一,在25個鄉鎮中名列第四,僅次於上丹、店壩、劉家坪鄉。鄉政府駐地鐵樓村(又稱鐵樓寨),是文縣四大邊寨之一,距縣城25公里,海拔1300米。
中文名
鐵樓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甘肅省
下轄地區
鐵樓、景家壩、肖家山
面    積
324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0566人
著名景點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海    拔
1300米

鐵樓鄉行政區劃

鐵樓鄉轄16個行政村(鐵樓、景家壩、肖家山、下墩上、演武坪、新寨、舊寨、麥貢山、入貢山、小溝橋、石門溝、強曲、草河壩、李子壩、枕頭壩、寨科橋),51個合作社,44個自然村,2340户, 10566人(其中漢族1691户、7888人;藏族630户、2678人),勞動力6294 個。

鐵樓鄉自然資源

鐵樓鄉屬於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地勢西高東低,氣候差異很大,"一溝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部的淨各綹山海拔3530米,為全鄉最高峯。境內山巒迭嶂,溝壑縱橫,林海蒼茫。水資源豐富,有一條河(白馬河),36條小溪。水草肥美,箭竹青翠,是動植物的樂園,棲息着大熊貓、金絲猴、羚牛、蘇門羚、秀雞等珍稀動物,生長銀杏、杜鵑、椴木等珍稀植物,國家在這裏設立了白馬河保護站。坐落在蒼山林海中的大熊貓馴養場,位於海拔2000米的邱家壩,公路可直達,距縣城40多公里,雲霧繚繞,景色迷人,人稱"小九寨"。馴養場最多時曾飼養着6只大熊貓,此外還有金絲猴、羚牛、黑熊等保護動物。鐵樓鄉既是珍稀動物的樂園,又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生態旅遊區、避暑勝地和民俗文化村開發區。縣鄉公路"鵠鐵路"穿境而過。若從該鄉倒對溝翻山向西南延伸開通五六十公里公路,便與四川平武縣連接,形成文縣至四川成都的一條最佳捷徑。鐵樓鄉草場豐富,適宜發展畜牧,並且山野菜種類多、鮮美可口,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全鄉大部分地區產玉米、小麥、洋芋、蕎麥,白馬河下游部分地區產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聞名中外的紋黨,還有花椒、核桃、生漆等。

鐵樓鄉建設發展

鐵樓鄉由於自然災害頻繁、經濟基礎薄弱,曾是全縣最貧困的鄉之一,1986年與臨江片7鄉同被列為省扶對象。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在白水江自然保護局幫扶下,全鄉羣眾大搞農田水利建設,發展黨蔘、花椒等多種經營,農民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鄉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衞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全鄉有中小學所,其中初中1所、小學7所、村學13所;在校學生 人,其中藏族學生 人,教職員工人,其中藏族教師人。醫院1所、村醫療站6處。解決返貧問題,穩定解決羣眾温飽,依然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實施西部大開發,文縣把旅遊業作為一項產業來開發,規劃在鐵樓鄉草河壩村興辦白馬藏族民俗文化村,此外,石門溝瀑布、小溝橋風光、強曲紅池勝景,皆各具特色,以其固有的風姿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

鐵樓鄉經濟建設

鐵樓鄉耕地面積16662畝,其中水田349畝,水澆地6351畝,旱地9962畝,梯田9820畝,經濟林果860畝,黨蔘703畝。農民人均耕地1.57畝。200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1295萬元,多種經營收入734萬元,糧食總產333.7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635元,人均有糧316公斤。黨委和政府確立"把工作重心和基礎建設重點向高半山和上游地區傾斜"的工作思路,努力為羣眾辦實事,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傾斜扶持下,在縣政協全力幫扶下,全鄉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是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二是大搞扶貧攻堅,三年爭取小額信貸142萬元、扶持資金15萬元。建成演武坪電灌,架設總長8000米全縣最長的新寨喬柱山管引工程,新建景家壩陽山、草河壩、肖家山等水渠,維修了景家壩導虹渠、舊寨八一渠。新建和續建草河壩、寨科橋、軟橋壩、小溝橋、上墩上、石門溝、立志山等7處人飲,解決394户、1870人、1300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三是電力建設邁新步,籌資32萬元架通入貢山、中嶺山、強曲、草坡溝、腰平山等村高低壓農電線路,解決280户、1120人生產生活用電。完成景家壩、新寨農網改造。四是交通和通訊建設有新突破,修建寨科橋芝麻河壩便橋,沿川村社安裝了程控電話,鵠鐵路25公里拓寬改建工程正在施工。五是教育衞生事業有新發展,辦學條件改善,建起鐵樓初中總投資60萬元的教學樓,修建入貢山小學、維修李子壩小學。修建了鄉衞生院醫技樓,配置了醫療器械,增設了村社醫療網點。

鐵樓鄉發展構想

鐵樓鄉黨委和政府制工作指導思想是: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以用足用活黨的農村政策、充分調動全鄉幹部積極性為動力,以實施"十五"計劃為目標,堅持"農業穩鄉,二三產業富鄉,科技興鄉,依法治鄉"戰略方針和"以水促農,活水興工"戰術原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民俗旅遊業,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農田水利建設。全力抓好扶貧攻堅,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鐵樓鄉民俗民情

境內的白馬藏族,又稱"白馬人",性情豪放,能歌善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民族大農庭中的一朵奇葩,保留着古撲原始的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奇異風俗。當地白馬人的敬酒歌,又稱"酒麴子",高亢嘹亮,熱情奔放,既顯示了白馬人的文化底藴,又表達藏家兒女對嘉賓貴客的深情厚意。尤其是白馬人世代沿襲的祭祀活動元宵佳節"池歌晝",又稱"面具舞",以原始古撲豪放著稱,曾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上一展風姿,榮獲二等獎,受到李瑞環稱讚。在喜迎香港迴歸的日子裏舉辦的中國首屆白馬藝術節,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1959年國慶節,白馬藏族代表赴京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獨特的民族彩服受到毛主席關注,問道是什麼民族,帶隊者稱其為"白馬藏族"。白馬人是當今我國民族學家、歷史學家研究的中心之一。雖今鐵樓冠名以"藏族自治鄉",但此少數民族與藏族有着很大區別:如不懂藏文,不信奉活佛、喇嘛,信奉原始宗教,服飾區別於藏族,歷史上軍事組織和皇朝統制形成地方特色,民間傳統與藏族有別,不與外族通婚,亦不與其他藏族通婚。不少專家學者形容認為,"白馬人"是古老氐族後裔,當今學者也有人着手此項深入研究。為此,開發"白馬文化的旅遊研究"是一件有益於世界文化的科學項目。

鐵樓鄉歷史文化

鐵樓,為文縣四大邊寨之一,因古傳掘地一大鐵爐而得名,又叫鐵爐寨。因為在方言中將“爐”發作“樓”,所以後人就直接用鐵樓來講。歷史悠久,開發較早,該鄉舊寨草坪有馬家窯、齊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有東漢時"銅洗"。新寨村八角樓(由於在5.12地震中受損,於2011年鄉政府出錢補修)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戲樓比八角樓時間更久,在5.12地震中嚴重破損,在2011年重修。歷史名人有王繼禮(?--1539),明正德十六年進士,官湖廣按察使(從三品),威鎮海境,邊隅肅靖,勤政於民。境內的白馬河,為文縣八河之一,因鐵樓鄉別名白馬峪而得名,發源於該鄉海拔3543米的石埡子梁,從全鄉穿境而過,經城關鎮乾溝坪、劉家咀、西元匯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年均流量4.63立方米/秒。水資源豐富,境內的肖家山村白馬河畔,建有裝機容量1200千瓦的肖家山水電站。

鐵樓鄉抗震救災

文縣鐵樓鄉是一個藏漢雜居的少數民族鄉,面對突如其來的“5.12”地震災害,鄉黨委臨危不懼,沉着應對,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開展藏區主題實踐活動的有效形式,為了努力將人民羣眾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積極組織全鄉300多名藏漢黨員幹部,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炙熱的太陽令人感覺盛夏即將來臨。突然間,大地開始劇烈撼動,隨着“轟隆隆”的一陣巨響,房屋也開始猛烈地擺動。正在辦公室看文件的鐵樓鄉黨委書記杜小寶意識到:“地震了”,沒有一絲的遲疑和顧慮,他一個箭步跨到院中大吼到:“地震了,大家趕緊去學校,學校學生可能有危險”。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鐵樓鄉在家幹部職工飛速趕到鐵樓中小學。14時35分,經過幹部師生共同努力,將1000多名中小學生全部轉移到了安全地帶,無一人受傷。當天餘震不斷,災情在繼續擴大,鄉黨委及時召開幹部會議,將全鄉45名幹部組成了16個抗震救災小分隊,奔赴16個村,發動農村黨員幹部一起並肩戰鬥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地震發生後,寨科橋村黨員幹部克服自身受災困難,積極發動幹部羣眾為災區羣眾捐款7350元,為受災嚴重羣眾送去了温暖。鐵樓村文書、黨員郭衞東不顧個人安危,迅速衝進久病卧牀的癱瘓老人王雲蓮家,將老人及時轉移到了安全地帶,交給自己的妻子照顧,自已又投入到了轉移羣眾的工作中去。景家壩村黨支部書記張小平在做好轉移羣眾,排除隱患,調查上報災情的基礎上,自己帶頭捐款200元,發動本村黨員幹部和致富帶頭人中的先進分子共捐款1000多元,幫助5户困難羣眾購置了生活用品。藏族黨員、麥貢山村黨支部書記班興仁,顧大家,舍小家,發動全村藏族黨員將自己的帳篷捐獻給了村上,集體為農村老人和兒童搭建了臨時防震篷。藏族黨員、強曲村黨支部書記餘貴元,置自己房屋倒塌,家人生命和財產安全於不顧,及時組織全村11名藏族黨員,成立了應急小分隊,開展搶救羣眾工作,他連續將4名藏族老人背到了安全地帶。藏漢黨員幹部率先垂範抗震救災的實際行動,不僅降低了羣眾財產損失,而且凝聚了藏漢羣眾的人心,在鐵樓鄉形成了藏漢人民同心同德,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大好局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