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壁丹心

鎖定
《鐵壁丹心》是2012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紀恩
本書記錄了共產黨領導泰西人民抗擊日寇、保衞政權、保衞羣眾、保衞家園、打擊敵寇、英勇鬥爭的片斷,展現了可愛、可敬、無私而偉大的人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全民抗敵鬥爭的激烈場景和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
中文名
鐵壁丹心 [1] 
作    者
張繼恩
出版時間
2012年1月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類    別
革命歷史
開    本
32 開
字    數
200千字
顧    問
雨辰
系列叢書
青未了
主    編
文青 袁偉
責    編
魏斐婓
印    數
1000
題    字
張紀恩
設    計
孔慶鋭

鐵壁丹心內容簡介

山東省肥城市南部約30公里有一處安駕莊鎮,南面與寧陽縣相鄰,中間只隔着一條大汶河,交通十分方便,濟南至兗州的公路和泰安至東平的公路在鎮中心穿過。這裏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侯宜人、物產豐富,社會安定,人民勇敢堅強、淳樸善良,團結和睦。多年來在此安居樂業,努力建設着自己的家鄉。
自古以來,安駕莊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傳説:古時候有一帝王從此經過,曾駕駐這裏,“安駕”莊就因此而得名,附近還有護駕院,安臨站等村莊的名字。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曾在這裏安過據點。過去,這裏歸泰安縣,人們稱作泰安西南鄉。解放後劃歸肥城縣管轄,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已經由過去的村莊發展成初具規模的小城鎮。
從肥城市安駕莊鎮向北四公里處,有個村莊叫王傅泉。這個村分為兩個自然村,南面較大的自然村過去叫王家泉,北邊一個小村只有20餘户人家,原名叫傅家溝,解放後合為一個行政村——王傅泉。
傅家溝這個小村,那時都姓張,張姓分兩個族系,分居在一條河溝東、西兩邊。鄉親們經過多年勤勞與奮鬥,至今已發展成為四十多户,一百多人的小村莊。張氏家族的發展和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鄉鄰和社會,離不開共產黨和國家的培養,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家鄉的前人們曾有一段艱苦的可歌可泣鬥爭歷史。
2004年10月的一天,風和日麗,我回到家鄉,領略了家鄉的變化,破舊、低矮的茅草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敞亮的新房子,家家過上了小康生活,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貧窮面貌,今日的小山村呈現着一片生機勃勃的興旺景象,我們感到十分欣慰。這天,我心情振奮,在耄耋之年,忘記了疲勞、忘記了自己年事已高和身體的病痛,一口氣登上了村子北面的靠魯山頂峯,把和我一起來的幾個年輕人落在了後面。
站在山頂靜氣凝神四面遠眺,頓時神清氣爽:啊!故鄉的景色原來是這麼的美麗壯觀!靠魯山的北面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片片茂林簇擁着無數的山峯,一直延伸在白雲深處,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東邊黃山頂上的日軍炮樓變成了平地,正在生長着綠油油的麥苗。轉首向西望去,那鬱鬱葱葱的“望魯山”與“靠魯山”,就向牛郎織女那樣隔河相望。他們的“眼淚”在兩山之間彙集成了一條長河,向南流入了大汶河,同時滋潤着兩岸眾生。
自古以來,河東邊的公路是濟南通往兗州的大道,也是兵家戰略要地,在兩山之間可以切斷南北交通要道,真可謂“一夫當關,千軍莫過”。這裏也是老革命根據地,抗日初期,有名的“陸房戰鬥”就發生在望魯山西北面。日本鬼子曾在靠魯山東邊的黃山頂上建起了碉堡,危害着附近村莊百姓的生活安全。自從肥城縣陸房戰鬥以後,日寇在泰西地區橫行霸道、作惡多端,激起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憤恨,點燃了胸中的怒火,掀起了抗日鬥爭熱潮,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泰肥山區也發展成為對敵鬥爭的老根據地。
前些年,在肥城縣安駕莊鎮政府的領導下,勤勞智慧的家鄉的父老們,在望魯山與靠魯山之間的河上修起了攔河大壩,後來又進行了大修,成為一座中型水庫,使方圓十幾萬畝貧脊的土地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河壩附近建起了幢幢樓房。水庫在陽光照射下,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粼粼碧波閃爍着無數的螢光,那景色勝過天上的仙境。新建的大壩好似一條綵帶將兩座山連在一起,象一條飛架東、西兩山的巨大彩虹,又彷彿是天上牛郎織女每年“七.七”相會的“鵲橋”。,這就是人們在和平環境裏,改天換地帶來的巨大變化,鄉親們的智慧和業績,使家鄉的錦繡河山變得更加秀美,展現出了壯麗的風光。
我在靠魯山頂上,迎着温暖的陽光向東、向南觀望,收進眼簾的是茫茫大平原。這裏是有名的糧倉——旱澇保收的汶陽田,自古就是齊魯必爭之地。這裏的人民世世代代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勞耕耘,奉獻了大量的糧食和農產品,也收穫着希望和幸福,養育着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安駕莊西南有一處地下温泉,藴藏着豐富的礦物。在那初冬還暖的氣温下,那一望無際的汶陽田裏,青綠的麥苗正在茁壯成長,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家鄉那小村莊被掩映在一片綠樹林之中,家宅依稀可見。
從我的家宅再向南幾里路,泰安至東平的公路從安駕莊鎮通過,路北便是東、中、西三個江莊村,這裏地下有豐富的水利資源。鄉親們正在裝點着自己的家鄉,利用地下水源澆灌、滋潤着這片富饒而美麗的沃土。2012年的安駕莊鎮已建設成為肥城市有名的城鎮。村鎮建設、居民住房、商業物流、道路交通、精神文明、文化、農業、農民收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上這些如果綜合利用起來,便可開發轉化成有巨大吸引力的熱能產業區和旅遊休閒勝地。這裏的資源有着廣闊的開發前景,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物質財富,到那時這裏會變得更加繁華。
我的祖父,父親當年經常教育我:“你在外工作別忘了養育你的家鄉和鄉親們,如果家鄉有困難,要盡力幫助。”所以,在我離開家鄉來到泰安的歲月裏,對每一位來來泰安辦事、看病的鄉親們,都熱情接待、關心、幫助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切便利。在安莊鎮建中學、敬老院時,我和叔父都捐了錢和書籍。村裏籌備架電時,買不到架電用的變壓器、電線杆、鐵絲、拉線等主要物資。當時那個年代還是計劃經濟,在那物資很緊張的情況下,我盡力請有關部門支援,幫助解決了變壓器、電線杆、鐵絲、拉線等所需的主要物資。村裏種棉花,幫助購買了軋花機、彈花機等機具。村裏修路我也及時捐錢支援,雖每次捐資不很多,但都是盡己所能,奉獻自己的一份報恩的心。我雖然在外工作多年,但依然盼望着我的家鄉更加飛快地發展,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們村莊的林蔭小道上,我踏着遍地的落葉,披着那濃密的林蔭樹影,想起了童年在此拾落葉的情景:每年寒霜到來時,北風吹落了樹葉,人們便用竹筢子摟起來當燒柴,我們這些小孩子就用鐵條做成的彎針,再引上一條麻線,將較大的落葉,串起來拉回家去。那些年代,老百姓種莊稼,秋後收拾得地淨場光,“寸草回家,顆粒歸倉,”但是生活仍不足温飽,而2012年田間秸杆在地頭上用火燒掉,家家用上了煤、電、氣,誰還去揀那些落葉呢,讓那些落葉歸根化作春泥,使樹木更加茂盛的成長去吧。
我在幼年時,日寇侵略中囯,共產黨八路軍領導人民奮起抗戰,形勢十分緊張。這時,爺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説:“咱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現在就象一頭體弱的大黃牛,躺在那裏,被一羣小老鼠欺辱,它們妄想吃掉這頭大黃牛,談何容易。等待有一天,大黃牛身體強壯站了起來,力氣大了,這羣小老鼠就會被嚇跑了。”這個故事雖然早已變成了現實,但在我心裏始終難以忘懷,盼望着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起來。
泰西這片美麗富饒的山河大地上,在那烽火連天的抗日歲月,人民飽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蹂躪,廣大羣眾在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下,與敵人展開了頑強的鬥爭。下面記錄了這一時期共產黨領導泰西人民抗擊日寇、保衞政權、保衞羣眾、保衞家園、打擊敵寇、英勇鬥爭的片斷,他們的鬥爭精神、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一筆寶貴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他們是可愛、可敬、無私而偉大的人民。他們的事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全民抗敵鬥爭的激烈場景和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
泰西的對敵鬥爭,實際上是一場人民戰爭。八年抗戰,三年內戰,泰西地區黨、政、軍、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壯麗的史詩。我們今天生活在安定幸福的社會里,更加懷念他們,讓他們的鬥爭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的後代奮勇前進。
我編寫本文的目的是,將泰西地區、黃河兩岸、東平湖周圍、泰肥大峯山區、梁山崑山地區的黨、政、軍、民團結起來,英勇對敵鬥爭的片斷記錄下來,以告慰在這一時期做出奉獻的先烈們,給下一代留下一點有益的東西,激勵子孫們繼承革命遺志,發揚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寫作之前,編者查閲了許多歷史和有關泰西地區對敵鬥爭的資料,也訪問了不少老革命、老領導,但更多的材料是從我叔父回憶錄中摘取的,尤其是陸房戰鬥的場面,是一位參加過該戰爭的老同志提供的。我叔父雖然年已九旬,至今頭腦清楚、思維敏捷、身體康健,特別是對他的親身經歷,依然記憶猶新,書中記載的完全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這些故事情節也具有地方歷史價值。 作者 張繼恩

鐵壁丹心圖書目錄

目 錄
引 言………………………………………………………………………………………………………………1
第一章 美麗富饒的家鄉…………………………………………………………………………………………1
1 遇災禍 赤地千里………………………………………………………………………………………………1
張志法 痛別親人
2 教書育人 治家嚴謹……………………………………………………………………………………………9
勤儉節約 艱苦創業
第二章 鬼子來了 人民覺醒了…………………………………………………………………………………13
3 舊社會文化落後 西南鄉“三震” 同登科 …………………………………………………………………13
八架飛機炸泰城 學校解散 被迫 回家
4 夏張十人舉義旗 成立山東抗敵自衞團
泰西抗日起高潮 八路軍在陸房被圍困
5 陸房戰鬥 陳光指揮有方
英勇奮戰 狠殺日本鬼子
6 兄弟二人 掐死鬼子喂野狗
梁山設伏 殲滅敵偽四百多
第三章 奔赴抗日道路
7 滿腔熱情 叔父走上革命路
決心抗日 爺爺下令訂家規
8 夜行軍 初次受鍛練
過春節 家鄉靜悄悄
第四章 艱苦的歲月
9 發動羣眾 建立對敵鬥爭實驗區
軍民團結 銅牆鐵壁把敵人困死
10 給鬼子送傷兵 日軍清剿泰西根據地
青紗帳裏奔波 望着山上的敵人吃飯
11 吃了家中一隻雞 四年未進家門
鬼子到處修碉堡 清剿泰西平原
12 一夜行軍 只移動二里路
節衣縮食 度過困難時期
13 架起機槍 軍民搶收小麥
改名換姓 參加整風學習
14 聞着牛糞味 吃高糧面窩窩頭
挖地洞備戰 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五章 家鄉的抗敵鬥爭
15 急中生智 用繡鞋掩護親人脱險
地下黨員 慘遭鬼子與狼狗殺害
16 肉皮代油煎麪糊 王區長贊稱美食
西行幹部宿南屋 爺爺痛訓小愛孫
17 鞠躬盡瘁 葉子真魂歸故里
躲避災禍 呂家暫住傅家溝
18 末日來臨 鬼子膽戰心驚
垂死掙扎 依然徹底滅亡
第六章 難忘的解放戰爭
19 揭去假面具 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
温口訓地主 南旺湖突圍告別老鄉
20 全縣齊動員 拿起槍分田地
鵝鴨廠戰鬥 軍民協手殲敵
21 引誘敵人北上 劉鄧大軍趁機南下
敵人狗急跳牆 瘋狂報復當地羣眾
22 中秋之夜倍思親 明月輕舟蕩水泊
解放戰爭向南移 土地改革掀高潮
23 進城工作 乘了馬車乘火車
冒雨行軍 一路歡笑一路歌
24 黃河滔滔 幹羣堅守大堤
省委下令 確保萬無一失
第七章 情繫老區人民 革命友誼長存
25 囯令花甲 老區人民奔小康
人到古稀 願革命情誼長存
26 九十高齡 深切懷念着戰友
革命情誼 令人難忘的記憶
27 祝 壽 詞
第八章 國事 家事 個人事 事事關心
親情 鄉情 戰友情 情情難忘
28 勤儉持家 為抗戰不辭辛勞
賢妻良母 待鄉親和睦友善
29 爺爺墳前 我叔父悲痛欲絕
奶奶明理 囑兒常回家看看
30 和平協商 夫婦雙方得解放
婚姻自主 走上美滿幸福路
31 才疏識淺 立志磨勵勤學
半生坎坷 晚年繼續奮鬥
32 結 束 語
33 附 錄 一
一部輝煌的革命歷史長卷

鐵壁丹心社會評價

2012年04月07日泰安日報一《鮮為人知的泰西戰鬥》 [1]  為題目簡評了張紀恩歷史佳作《鐵壁·丹心》。
《鐵壁·丹心》出版了,這是泰安日報社退休幹部張紀恩離崗後編著出版的第五部作品。日前,我去看望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大哥,受到了他的熱情接待。説起他的書法作品和他用了將近一年時間編著的《鐵壁丹心》,他拿出一本尚待修改的書稿送給了我。
張紀恩的老家和我在一個小山村,過去名叫傅家溝,解放後改名為王傅泉村。我佩服他的毅力,他在退休後的十幾年裏,練習各種字體的書法,獲得了許多大獎,還寫了不少詩詞歌頌祖國和家鄉,出版的5部作品都贈送給了親朋好友。家鄉人到泰安找他辦事,他總是熱情接待,盡力幫助。他離開家鄉雖然60餘年了,但他的心始終關懷着家鄉。
我捧着這部沉甸甸的近二十萬字的書稿,心情十分激動,不分晝夜地閲讀了一遍,紀恩大哥在耄耋之年完成的這部作品,是他老年繼續奮鬥的結果,書中記載的內容使我深受教益。他退休後本應頤養天年,可他仍不停步,他這種自我奮鬥的精神一般人很難做到。
這部《鐵壁·丹心》寫的是泰西黨政軍民抗敵鬥爭中鮮為人知的故事。書中以泰西地區、黃河兩岸、東平湖周圍及泰西山區為背景,記錄了家鄉的老共產黨員、地方幹部和人民羣眾團結起來,配合人民軍隊和地方黨政,在開展對敵鬥爭中發生的地方鬥爭故事。
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鬥爭激烈、戰火連連。泰西地區是有名的抗日根據地,曾經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對敵鬥爭故事。《鐵壁·丹心》中從日本鬼子飛機轟炸泰安城、泰西起義寫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時期內,人民羣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泰西起義點燃了抗日鬥爭的烈火,家鄉的有志之士也積極投入到抗日鬥爭的行列中來。1938年至1940年,我們村最早加入共產黨的有辛捷、王樂耕、王曉亭(王克震)、張緒震(張雨辰)等,他們都是有知識、愛國的抗日青年,除辛捷去了南方工作外,其餘3人都在泰西地區堅持抗敵鬥爭,直到最後勝利。張緒震在泰安上學時就參加了抗日宣傳組織,回家鄉不久便投身到抗日鬥爭中來,全家人也都積極支持抗日鬥爭,做了不少奉獻。
泰西地區的黨政軍民,在槍林彈雨中不怕犧牲,英勇殺敵,他們爬山越嶺、忍飢挨餓、頂風冒雨、青紗帳地裏奔波,山坡、河溝裏藏身,冒着敵人的炮火,衝出包圍,不怕酷暑和嚴寒,連續不斷地夜行軍,踏遍了黃河兩岸、東平湖邊以及泰西山區和平原,他們堅信勝利一定能實現。
《鐵壁·丹心》中還記載着在天災人禍的年代,戰火連連,人民生活困難到了極點,但老百姓仍省吃儉用支援抗日鬥爭。在長期的對敵鬥爭中,有不少羣眾和抗日工作人員一片丹心為國為民,甚至獻出了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蹟。因此説,這部著作不單是一部歷史記錄,也是一部教育後代不忘歷史、激勵人們奮進的好教材。
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地方黨政工作人員,紮根於羣眾之中,軍民團結一心,組成了強大的銅牆鐵壁。在抗敵鬥爭中,許多有志之士英勇殺敵、頑強奮鬥,獻出了寶貴生命,一部分同志倖存下來,在戰爭年代,他們團結奮鬥,克服千難萬險,取得了最後勝利。他們到了老年,仍沒有忘記戰爭年代結下的情誼,沒有忘記老根據地支持革命的人民羣眾,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的安危,向災區、災民捐錢,支持老區的發展,始終保持着老革命的本色。
《鐵壁·丹心》記載的雖是地方對敵鬥爭中的一個小側面,但卻是全國對敵鬥爭中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全民抗敵鬥爭的激烈場景,泰西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壯麗的詩篇。正是由於革命前輩們的英勇奮鬥,才使我們過上了幸福安樂的生活。
《鐵壁·丹心》的出版,是一件可喜的事,它不但讓泰西人民知道當年對敵鬥爭的實情,也給後人留下了一部具有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的詩篇。

鐵壁丹心作者簡介

作者照片 作者照片
張紀恩 ,筆名:己心。1934年岀生於山東省肥城市。曾在泰安日報社供職,現退休,高級職稱。系中華老人文化交流促進會中國書畫家委員會委員、北京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亊、北京寫作學會詩書畫委員會研究員、中國詩詞研究院副院長,山東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泰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泰安市偉人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青島海韻金石書畫院名譽院長、高級客座教授。並被“ 長沙市羲之囯際藝術中心” 聘為“藝術顧問”。
寧靜致遠&nbsp 寧靜致遠&nbsp
作者出生於六代書香門第,自幼喜愛書法,始終與筆墨為伴,苦練古今名人書法藝術,博採眾家之長,尤其是喜愛毛澤東的手書,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堅持臨摹和研究。其書法作品在全國各地參展比賽,20多次獲金獎及一等獎。許多書法作品和詩詞被收錄全國書畫大典或精品集出版發行。有的刊物在封面刊登作者照片或書法作品。獲得了許多證書、獎盃、獎盤、獎牌、獎章等。
滿江紅 張繼恩作 滿江紅 張繼恩作
作者張紀恩出版有《張紀恩書法作品選》、《故鄉家庭 翰墨情》及《毛澤東手書體——毛澤東詩詞、古詩詞》、《輯聯索趣》等書。還撰寫了《休閒趣話》兩本,以及真草隸篆、毛澤東手書體等許多長卷。被授予《世紀文壇藝術百傑》、《全國優秀老年藝術家》、《華夏博學藝術精英》、《全國百家優秀書香之家》等許多榮譽稱號。

鐵壁丹心創作背景

流年似水,光陰如箭,轉瞬間,我的叔父張雨辰已是87歲的老人了。2008年中秋節前夕,叔父與嬸母來泰安小住十五天,探訪會見了許多在泰安居住的領導幹部和親朋好友,心裏十分高興。
我們兄弟五人都居住在泰安市,在叔父下榻的賓館裏,我們圍坐在兩位老人身邊,聆聽他們的教誨,使我們感受到與父母在一起般的那種親切、温暖和幸福。
我叔父雖然步入耄耋之年,身體有病但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才思敏捷。他寫了20餘萬字的回憶錄,書名為《平凡人生》,我捧着這部沉甸甸的書稿,如飢似渴地閲讀起來,四天時間讀了一遍,受益匪淺。我深深感到叔父至今仍然保持着超強的記憶力,以及當年那種旺盛的戰鬥精神、堅強的革命意志,所以他能夠將國家大事及自己經歷過的一切事件、甚至時間、地點、人名等都始終銘記、印刻在自己的腦海中。他所寫的回憶錄手稿中,所經歷的事件至今歷歷在目,他那揮之不去的戰鬥經歷、革命實踐、工作與生活的情景,就像錢塘江迅猛衝來的大潮一樣完完全全噴湧、傾注在他的《平凡人生》之中。這是一部充滿對黨的歷史的記載和歌頌、對敵人的憎惡和仇恨,對人民的讚美和頌揚的歌,字裏行間充滿了對黨、國家和人民羣眾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我叔父自從參加革命工作那天起,就將自己的一切獻給革命事業,不管環境多麼惡劣、生活多麼艱苦,戰鬥多麼危險,他總是立場堅定,勇敢面對,臨危不懼,緊緊地與人民羣眾聯繫在一起,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實事求是地完成任務,最終得到了黨組織的肯定,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 我叔父是一位十分慈祥的人,一生謙虛謹慎、嚴以律己,關心他人。他在戰爭年代所吃的苦,受的罪,很少對人們訴説,所以我們晚輩們也知之甚少。 當我通過《平凡人生》看到他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出敵人包圍的戰鬥場面時,我的心也加快了跳動,十分擔心他和戰士們的安危。當看到他與集體失去了聯繫,爬山越嶺,忍飢挨餓,既危險又勞累時,更是百感交集,淚如珠下。當看到他與戰友一夜間挖出一個地洞,睡在洞裏,羣眾為他們送飯、做掩護時,我也想起了我的家庭,在那艱苦歲月裏曾挖了兩個地洞掩護和留住過許多的共產黨的工作人員,我爺爺和我父親為他們站崗、送信、帶路、送飯。在環境惡化的夜晚,我父親扛着被子和草苫子領他們去山溝裏睡覺,第二天天未亮再去接他們到家裏來吃飯、辦公,如果有發生情況,夜間還得給他們送信。像他們這樣為共產黨、八路軍服務的羣眾才是無名英雄,他們的事蹟,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不知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不知為黨、為國、為人民做出了多少貢獻,換來了幸福的今天。他們才是無私、無畏、偉大而又可敬佩的人。我的叔父正是在人民羣眾的關懷支持下,才得以逢凶化吉,轉危為安。我們十分慶幸,他平安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我叔父自從加入共產黨之日起,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嚴格按照黨的指示辦事,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經常向黨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情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出自身努力方向,使工作避免了犯錯誤走彎路,因此受到同志、朋友、羣眾的歡迎和擁護,至今有許多人和我叔父長期保持密切聯繫。此外,他十分關心家鄉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家鄉建中學時他主動捐錢、捐書,還給村裏捐錢肋老扶貧,為集體經濟獻計獻策,還經常教育我們後代人為鄉親們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我叔父一家人生活十分儉樸。他嚴格要求自己,不牟私利、不搞特權、平易近人、關心親朋。他那樂觀和善的品德常給人以親切之感。他一生勤謹,生活儉樸,時刻關心家鄉的親人,為我父親在北京治好了病,還常給我母親、姑姑們寫信問候,每逢回家都登門探望親戚和鄉村鄰里。我結婚時,叔父給我買東西寄來。他經常來信教育我兄弟們為黨好好工作,努力學習,使我得以健康成長。
我的嬸母也是一位慈祥、和善、可親可敬的老人。她十五歲即參加抗日,把一生獻給了革命,與我叔父風雨同舟,相伴度過坎坷的春秋,攜手步入老年。他們共同獲得中共中央授予的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章。我嬸母是一位堅強的戰士和工廠領導人,在家裏是賢妻良母,她第一次回老家,就爭着燒火做飯。打掃衞生,什麼活都幹,和我母親形同親姐妹,深受晚輩們尊重和愛戴。今天我們後輩們跟兩位老人在一起,享受着兩位老人的恩澤,我們終身難忘。
我讀完我叔父的《平凡人生》,扶額深思,深感我叔父至今仍保持着過去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他的人生燃燒着晚輩們高不可攀的激情。他自參加革命那天起,就象在春雷滾滾之中不斷奔向那更高的目標,到達了一個色彩絢麗的晚年,使我銘感不忘。讀着叔父的回憶錄,我彷彿聽到戰爭年代那隆隆的槍炮和驚鳴的飛機聲,腦海中經常出現叔父和他的戰友們與敵人浴血戰鬥,與老百姓在一起挖地道的場景;也時常想起我叔父、嬸母過去突然回到老家時給全家人帶來的喜悦,以及他們和善親切的面孔,這一切都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我叔父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為我們後代留下了一部具有歷史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優秀作品和寶貴財富。 贊 叔 父
弱冠離家從軍行, 壯志凌雲上征程。
艱苦奮鬥付黨國, 無字口碑贊其名。
古稀回首漫漫路 捫心無悔黨叮嚀。
離休仍牽國家事, 畢生廉潔人稱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