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鏽凹螺

鎖定
拉丁名: Chlorostoma rustica (Gmelin)
俗名: 馬蹄螺
綱目: 馬蹄螺科
中文學名
鏽凹螺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原始腹足目
馬蹄螺科
鏽凹螺
分佈區域
舟山各島嶼沿岸均有分佈

鏽凹螺基本資料

介紹:
貝殼呈圓錐形,殼質堅厚。一般殼高15~25毫米,螺層約6~7層,自上而下迅速增大,體螺層低平。殼表各層有顯著斜行肋線。殼表面褐色,有鐵鏽斑紋,殼內麪灰白色,具珍珠光澤。鏽凹螺(Chlorostoma rusticum),俗稱偏腚玻螺。系廣温性底棲貝類。殼堅厚,似等邊三角形,殼寬略大於殼高。螺層約5—6層。殼頂稍尖。螺旋部高於體螺層,體螺層不膨脹,殼底部扁平。殼面極不光滑,滿布細密的螺肋和粗大的向右傾斜的縱肋,縱肋與生長紋相交成十字形。殼面黃褐色,密佈鐵鏽斑紋。殼口向外斜,呈馬蹄狀。外唇邊緣薄而完整,有1條深棕色和黃色相間的邊緣。內唇基部向殼口伸出1—2個白色齒。臍大而深,圓形。殼內面白色,有珍珠光澤。厴角質,圓形,棕紅色,有1條銀色邊緣。

鏽凹螺棲息地

產地及產期:
大連地區、舟山各島嶼沿岸均有分佈,為習見種。生活在中低潮帶及水深20米左右岩石質海底,以藻類為食。
鏽凹螺棲息於潮間帶下區至5米水深的礁石上或岩石間,以足附着生活。可短距離移動。

鏽凹螺主要食物

鏽凹螺主要食物為褐藻和紅藻等的藻類植物。

鏽凹螺繁殖

鏽凹螺雌雄異體,體外受精,2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為7月到8月。

鏽凹螺分佈地及價值

我國沿海均有分佈,常用潛水採捕,落潮後手工可零星採捕,可鮮食,為一般食用品種。 [1] 

鏽凹螺營養分析

鏽凹螺平均含肉率27.53%±0.006(n=180);軟體部鮮重與螺重的關係為:FS=-0.1129+0.3128W(R2=0.752,df=178);在其蛋白質中共檢出17種氨基酸,其中E/T59.52%,EAA/NEAA0.65,氨基酸得分58.98,氨基酸組成中賴氨酸含量最高佔幹物質的7.24%;其脂肪中含12種脂肪酸,C16:0含量最高,達27.74%;螺肉中金屬元素的含量均在允許範圍內,並富含Zn。鏽凹螺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食品,具有開發、利用價值。 [2] 
參考資料
  • 1.    貝類大全  .水產養殖網[引用日期2013-06-14]
  • 2.    鏽凹螺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 朱愛意; 謝佳彥; 吳常文 中國食品學報 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