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鏡面草

(蕁麻目蕁麻科植物)

鎖定
鏡面草(Pilea peperomioides Diels),蕁麻科冷水花屬的多年生叢生小草本。株高達13釐米;葉聚生莖頂,莖上部密生鱗片狀托葉,葉痕半圓形;葉肉質,近圓形或圓卵形;雌雄異株,花序單生於頂端葉腋,聚傘圓錐狀,花序梗粗,雄花具梗,帶紫紅色;花被片4,倒卵形,近先端有短角;瘦果卵圓形,稍扁,歪斜,有紫紅色細疣;花期4~7月,果期7~9月。 [1]  因其葉極似蓴,光滑厚脆,故有鏡面之名。 [5] 
鏡面草分佈於中國雲南,北京、南京、貴州亦有栽培。 [6]  喜明亮的散射光,宜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7]  鏡面草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瀕危(EN)。 [8]  繁育方法一般為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 [7] 
鏡面草微苦、辛、性寒。據《雲南志》錄之雲可治丹毒。 [5]  具有清熱解毒,祛擦消腫之功效。主治骨折等症狀。鏡面草傳入歐洲後被視為室內觀葉花卉的良品。它的葉形奇特,姿態美觀,生長迅速,繁殖容易,適合於温室、庭院和室內栽培,是一種比較優良的盆栽觀葉植物,同時也是製作和裝飾盆景的理想材料。 [9] 
中文名
鏡面草
拉丁學名
Pilea peperomioides Diels
別    名
翠屏草(雲南),螺旋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10] 
薔薇目
蕁麻科
冷水花屬
鏡面草
命名者及年代
Diels, 1912
盾葉冷水花系

鏡面草植物學史

因其葉極似蓴,光滑厚脆,故有鏡面之名。 [5]  鏡面草傳入歐洲後被視為室內觀葉花卉的良品。 [9] 

鏡面草形態特徵

鏡面草
鏡面草(20張)
鏡面草,蕁麻科冷水花屬的多年生叢生小草本植物,株高達13釐米,無毛,叢生,具根狀莖。莖直立,粗狀,不分枝,高2-13釐米,粗5-10毫米,節很密集,帶綠色,干時變棕褐色。 [1]  [11] 
葉聚生莖頂端,莖上部密生鱗片狀的托葉,葉痕大,半圓形。葉片肉質,干時變紙質,近圓形或圓卵形,長2.5-9釐米,寬2-8釐米,盾狀着生於葉柄,先端鈍形或圓形,基部圓形或微缺,邊緣全緣或淺波狀,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干時呈細蜂案狀,鍾乳體細桿狀,長0.1-0.2毫米,在上面較明顯,基出脈3條,弧曲,在近頂端彼此網結,外向側脈數對在近邊緣處彼此結成網,其中最下面2-3對幾乎從葉柄頂端伸出,連同基出脈構成放射狀的脈紋,側脈不明顯;葉柄長2-17釐米;托葉鱗片狀,淡綠色,干時變棕褐色,三角狀卵形,長約7毫米,先端短尾狀漸尖,密佈條形鍾乳體。 [1] 
雌雄異株;花序單個生於頂端葉腋,聚傘圓錐狀,長10-28釐米,花序梗粗壯,長5-14釐米,花疏鬆地排列於曲折生長的花枝上;苞片小,披針形,長約0.5毫米。雄花具梗,帶紫紅色,在芽時倒卵形,長約2.5毫米;花被片4,倒卵形,外面近先端有短角;雄蕊4;退化雌蕊很小,長圓形。雌花近無梗;花被片3,不等大,中間一枚近船形,果時長不及果的一半,側生的二枚狹三角形,比中間一枚短近2倍。 [1] 
瘦果卵形,稍扁,歪斜,長約0.8毫米,表面有紫紅色細疣狀突起。花期4-7月,果期7-9月。 [1] 

鏡面草繁殖方法

鏡面草的繁育方法一般為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 [7]  每年3-5月份是分株和扦插的最好時機。生長健壯的植株,在根部極易形成不定芽,長出一些大小不等的小植株。春天氣温回升時可用利刃從母株上截取下來另行栽植,極易成活。 [2] 

鏡面草分株

該法較為簡便易行;可在莖基部或莖節新萌發的側枝長出3片以上葉子時,帶鬚根切下,傷口用爐灰塗抹後;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栽於盆中,略遮陰,噴以清水,10天左右可成活。也可在春夏間用帶頂尖的枝條扦插入沙牀中,用塑料薄膜保濕,在20℃左右的温度下,10天左右可生根。

鏡面草扦插

可在夏末秋初用利刃將植株莖上發生的分櫱小心地剝下,成簇栽植在濕沙牀中,置於陰涼處,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半個月即可髮根,1個月後即可上盆。葉插可參照秋海棠葉插方法。也可用莖截成3釐米左右小段進行扦插。

鏡面草播種

在雲南可以用種子播種繁殖;鏡面草種子細小,播種不宜深,播深不易出苗。

鏡面草栽培技術

鏡面草土壤

盆栽用土可採用腐葉土、園土加少許河沙、爐灰、骨粉混合配製而成的培養土。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為好,家庭培育可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或爐灰2份+腐熟有機肥1份混合配製而成。栽種時要有排水良好的腐質土拌沙;並用瓦片墊盆底,以利排水。

鏡面草光照

鏡面草為耐陰植物,但又喜光照,不可強光照,以散射光照為宜,光照過強或過於廕庇,葉片光亮易淡化或消失,過於廕庇時,葉片還容易變薄,葉柄變長而造成葉片下垂。冬季氣温低時,可給予全陽養護。

鏡面草温度

適宜的生長温度為15-20℃之間,越冬要保持在7℃以上,否則易落葉,甚至凍害而死。夏季高於30℃以上時會出現生長停滯,葉片易脱落。尤其要注意的是,温度的突然下降會造成葉莖變色,部分脱落。如果受到凍害葉片脱落,但若莖無損害,可將其按常規越冬養護管理,翠年春天還可再放葉成株。夏季不要放在強烈的陽光下直射。 [2] 

鏡面草濕度

不適宜乾燥環境,生長環境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經常向生長環境及葉片噴水增濕,以令其生長良好。

鏡面草澆水

鏡面草
鏡面草(3張)
喜水又怕濕澇,可保持盆土濕潤,乾旱易萎蔫下垂,嚴重者葉片出現皺紋或枯黃、死亡。冬季温度低於12℃時要控制澆水次數,否則易腐爛,不利於越冬。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忌積水,以防葉片變色、凋萎甚至莖幹腐爛。澆水要見幹見濕,為保持空氣濕度,可經常向葉面噴霧。整個生長期間盆主要保持濕潤,冬季相對可偏幹一些,但不得出現乾燥現象,否則葉片易枯黑,乾旱季節向葉面及四周經常噴水,造成濕潤小環境。 [2] 

鏡面草施肥

鏡面草莖葉肉質,不耐濃肥與大肥,應少量多次進行,以稀薄肥水澆灌最適宜。温度高於28℃或低於12℃應停止施肥。生長季節每半月施稀薄液肥1次。整個春夏季是鏡面草生長旺盛時間,要加強肥水管理,並經常用0.1%-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澆灌或葉面噴霧,春季期間不定時補予少量氮肥,夏季儘量少施或不施氮肥。生長季節每半月施稀薄液肥1次,但應注意,氮肥過多會造成葉片徒長、植株倒伏,濃肥及生肥會造成植株爛根甚至死亡。 [2] 

鏡面草主要價值

鏡面草藥用

鏡面草微苦、辛、性寒。據《雲南志》錄之雲可治丹毒。 [5]  具有清熱解毒,祛擦消腫之功效。主治骨折等症狀。 [9] 
全草:消炎解毒。用於丹毒,接骨。
【傣藥】娃臘扎(德傣):全草用於接筋,接骨,腫痛《滇藥錄》。

鏡面草觀賞

鏡面草自20世紀初期傳入歐洲以後,在英國、瑞典、挪威等國,已為植物園和園藝愛好者引種栽培,被視為室內觀葉花卉之珍品。它的葉形奇特,姿態美觀。生長迅速。容易繁殖,適合於温室、庭院和室內栽培,是一種比較優良的盆栽觀葉植物,同時也是製作和裝飾盆景的良好材料。中國西南與華北的一些公園常有栽培作觀賞用。 [2]  [9]  株形小巧,葉姿優美,狀似縮小的荷葉,極為奇特,為優良的觀葉植物,在我國廣為栽培,主要用於公園、温室等點綴假山石、園路邊等處,也可片植或盆栽觀賞。 [12] 

鏡面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鏡面草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3]  [8] 

鏡面草病蟲防治

常見炭疽病及介殼蟲危害,炭疽病可噴施炭疽福美、多菌靈等防治;介殼蟲可噴施殺撲磷、毒死蜱等防治。易染葉斑病,可用50%的多菌靈稀釋600倍液噴灑,每旬一次,連續噴灑3次。有吹棉蚧等為害,可用40%氧化樂果稀釋1000倍液噴灑葉片。

鏡面草產地生境

鏡面草產中國雲南與四川西南。生於海拔1500-3000米山谷林下陰濕處,西南與華北的一些公園常有栽培作觀賞用。北京、南京、貴州亦有栽培。 [6-7]  性喜温暖、濕潤及半蔭環境,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生長適温18~26℃。 [12] 
該種為重要觀葉花卉植物,在中國廣為栽培,很難發現它們的野生居羣。 [1] 

鏡面草生長習性

鏡面草性喜陰,喜明亮的散射光,但在陽光充足的温室內也生長良好,生長適温為16-20℃。適於在比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泥炭土上生長。十分耐蔭,只要達到可看一般報紙的光亮即可生長,所以很適合家庭室內盆栽。它喜温暖、濕潤的環境,低於-4℃即出現冷害現象,葉色失去光澤甚至脱落。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可從山間林蔭處取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泥炭上加少許河沙、煤灰、基肥配成。在温暖地區開花結實容易,鏡面草較耐寒,在南方室外可以安全越冬。 [2]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