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鎮海堤

鎖定
鎮海堤,原名東甲堤,位於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 [3]  海濱、遮浪、東甲三村木蘭溪入海口興化灣南岸 [9] 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閩浙觀察使裴次元創建 [7] 海堤總長87.5公里 [10]  ,其中古堤長4.42公里,堤身全部為砌石, [4]  保護着南洋平原 25 萬畝農田的安全,鎮海堤是福建聞名的第一大堤。 [5] 
鎮海堤以抵禦海潮,圍墾埭田,造福於民存世,黃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鎮69個村共25萬人口,22.5萬畝田地受益,迄今已有1200多年。鎮海堤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鎮海堤
作    用
抵禦海潮,圍墾埭田
地    位
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築
建造時間
唐元和元年(806年)

鎮海堤命名由來

鎮海堤原名東甲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閩浙觀察使裴次元創建,是在莆田南洋圍墾東北角最易被風潮沖毀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黃石鎮東甲村至遮浪村。據史載,石堤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拆,堤石用於築平海、莆禧兩城。此後僅剩土堤,屢修屢毀。清道光七年(1827年),莆人陳池 養重修石堤,改稱“鎮海堤”。 [7] 

鎮海堤功能意義

排洪、泄洪、防澇、防潰 [14] 

鎮海堤所獲榮譽

莆田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鎮海堤被公佈為莆田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 
2001年,被列為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06年,被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14年,鎮海堤被公佈為省級水利風景區; [2] 
2014年,東甲鎮海堤被列為“新莆田24 景”之一,譽名“東甲晨光”; [6] 
1996年,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親筆題寫“海岸長城”石碑; [11] 

鎮海堤修堤先賢

為了紀念歷代水利先賢對建設保護鎮海堤的豐功偉績,1996年6月,黃石鎮東甲村人民特在“明稱崇功祠、清稱報功祠”的原址上闢建“莆田鎮海堤紀念館”,鎮海堤造福後人功垂千古,紀念館緬懷先賢德頌千秋。紀念館內塑:裴次元、黃一道、孫爾準、孫夫人、陳池養、華實、蘇儒善、原魯山、王天全九位建堤創業“功臣”,紀念功臣萬民欽敬,館中形象千古流芳。其中明嘉靖十三年(1534)興化府知府黃一道(廣東揭陽人)主持築磯殺潮修復鎮海堤的功勳尤為昭著。 [8] 
唐閩浙觀察使,首倡建創東甲石堤,從唐元和元年(806年)創建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拆堤石,歷經580多年不壞。
明興化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原堤基上重修石堤,但未完工就被解官離去,同知譚鎧續修石堤。
清進士,曾任知縣、知州等職歸裏後於道光七年(1827年)徹底重修石堤,畢其功於一役,歷120年,至民國35年(1946年)沖決。
清閩浙總督,支持陳池養修堤,併為奏檄,還鼓勵妻子也為海堤出力。
孫夫人:
孫爾準妻子,捐私房錢築五頭石碼,並拋雜石11.5萬塊護堤遮浪。
華實:
英國人,原聖路加醫院(莆田醫院前身)院長,兼任中國紅十字會理事長,創建莆田紅十字會分會,民國8年(1919年)秋風大作,東甲堤毀壞,華實主修之,並勒石紀念。
蘇儒善:
解放前莆田縣長,民國35年(1946年)修鎮海堤。
原魯山:
原莆田縣長,1962至1965年任莆田縣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揮部總指揮,修海堤27.5公里。
王天全:
原中共江口鎮黨委書記,1992年倡建黃石至東甲5公里水泥路,耗資250萬元。他動員華僑投資120萬元,省、市、縣撥款30萬元,餘由羣眾自籌。 [7] 

鎮海堤歷史沿革

鎮海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閩浙觀察使裴次元創建,是在莆田南洋圍墾東北角最易被風潮沖毀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黃石鎮東甲村至遮浪村。
據史載,石堤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拆,堤石用於築平海、莆禧兩城。此後僅剩土堤,屢修屢毀。清道光七年(1827年),莆人陳池養重修石堤,改稱“鎮海堤”。海堤總長87.5公里,至今仍是福建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保護着興化南洋平原20多萬畝良田。
南洋海堤工程最艱鉅的首推東甲堤,古稱鎮海堤。其創建時間,舊府、縣誌無詳載,僅謂唐元和年(819年)觀察使裴次元填海為堤開南洋,在紅泉築堰儲水,圍墾為田;又,堤古為石砌。清陳池養《莆陽水利志》根據上述所載,論斷東甲堤是裴次元創築。
東甲堤自遮浪起至東甲止,全部工程包括石堤、附石土堤。石堤與附石土堤是同一堤的兩面,外為石砌,內為土築,土築高於石砌,水垾堤是土築,距石堤後半裏。舊志載,東甲、遮浪一帶,有洋田與埭田之分,洋田依山附海,由高趨岸,前人於洋田盡處築堤,是為內堤;又把內堤外的海灘,墾為埭田,漸圍漸墾,就有一埭、二埭、三埭之稱。於堤田外築堤障潮,是為外堤。埭田低於洋田,高差自0.58米至1.17米不等;埭田以內堤障霖,以外堤捍海水。上述所指的石堤與附石土堤,就是所謂外堤,水垾內堤就是所謂內堤。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將堤石拆砌平海、莆禧兩城,僅留下附石土堤。洪武三十年(1397年),土堤潰決。永樂三年(1405年),堤又崩壞,白浪長驅至壺公山麓,南洋一片沃土被淹,造成嚴重災荒。此後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100多年間,土堤被海浪吞噬過8次。其中,弘治六年(1493年),狂風大作,土堤幾乎全部潰決,海船可駛入平田,民眾為了修復石堤,曾幾次選人進京請築,但未能實現,只好仍修土堤,可是屢修屢壞,民眾困苦不堪。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興化府知府黃一道,開始修築石堤,先作天地玄黃四石磯,用巨木雜竹為楗,內塞亂石,以殺潮勢,繼以石砌堤,長1400丈,高9尺,但未完工黃即被解官離去。同知潭鎧終其成。後人在東甲建宗祠,在遮浪建功德祠,祀此兩人,以為紀念。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土、石堤俱壞,砌築修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陷城,羣眾逃亡,海堤失管,復遇風雨為災,堤被沖決,水溢滿城。邑人都御史林潤,疏請帑金修堤。巡按檄縣支帑金1000餘兩進行修復,用石縱橫交砌。萬曆六年(1578年),堤壞,花銀1000兩修築石堤420丈,並添設石磯,萬曆十六年(1588年),堤壞,縣動支帑金575兩,修築石堤482丈2尺。萬曆十九年(1591年),支帑金160餘兩,維修石堤。萬曆三十年(1602年),堤壞,撥賑銀480兩重修,添設石磯。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三十日,颶風猛襲,土、石堤盡壞,海水淹入,晚稻絕收。順治十八年(1661年),截界禍起,東甲堤被劃到界外,蕩為海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復界後,修復為土堤,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十五日夜台風,二十九夜又颱風,海水溢入堤,淹沒田廬,海船漂入沙堤及五龍地方。雍正十三年(1735年),羣眾集資修築石堤100丈,高9尺,底5尺,面3尺;附石土堤1100丈,高1丈,底2丈,面1丈;並修東西二石涵和砌築埭田100餘畝,全部工程歷經3年才完成。乾隆十七年(1752年)八月至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堤又潰決3次,海水淹至沙堤、水南諸村,沿海禾薯盡沒。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堤壞,舊西涵潰為深淵,溝海出入,名為青龍港。羣眾移高築堤,改設西涵。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堤壞,舊東涵潰,羣眾移高築堤,改為東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秋,海溢堤潰,禾薯絕收,是歲大飢。道光六年至七年(1826~1827年),邑人陳池養依靠羣眾力量,大修東甲堤,填截青龍港50丈,築石堤1114丈,高1.1丈,面寬4尺,底寬8尺,縱橫迭砌,滿灌灰漿;又設東西兩石涵,以泄埭田水;築附石土堤1114丈;砌水埠內堤一道;拋亂石11.5萬塊坦坡護堤。經過這次整修,東甲堤比以前牢固。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十二日及咸豐元年(1851年)八月三日,颶風,海潮大作,但不為患。
到民國時,東甲堤因百年失修,石堤堤身發生沉陷傾斜,石層灰漿脱落殆盡,石層有被壓而凹入數寸的,有被折斷的,附石土堤則是嚴重漏洞,日益擴大,危及堤身安全。但國民黨政府始終不曾加以搶修。
1952年冬至1953年春,人民政府發動羣眾,對東甲堤進行全面的搶救整修。1961年9月22號颱風加大潮,又使東甲堤遭到摧毀性的破壞。災後,省政府撥出專款對海堤進行標準化基建,東甲堤作為重點施工地段,首先實現海堤標準化。建成以來,經受住幾次大的颱風、暴雨、海潮的考驗,有效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 
解放後,1952年——1970年期間,福建省政府撥專款對鎮海堤分段進行標準化基建。 [13] 
1962年,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揮部成立,時任莆田縣長的原魯山任總指揮,日上場勞動力1萬多人,分段包乾推進施工。3年時間,莆田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投工128萬工日,修建涵閘9座,修海堤27.5公里。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