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水村

鎖定
鎖水村位於四川省營山縣城東部5公里處,地勢較平坦的204國道公路,屬交通方便的淺丘壩區,也是四川省無公害標準化冰糖柚生產基地,“中國冰糖柚之鄉”、省級文明生態村、縣級衞生村及“安全文明村”。
中文名
鎖水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四川省營山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01人

鎖水村鎖水村簡介

鎖水村 鎖水村
進入了新村,映入眼簾的是上千餘畝的冰糖柚、李子、梨子、枇杷樹果園,但見一座座潔白的小洋樓鱗次櫛比。室內陳設也乾淨整潔,優雅閒適的環境吸引了眾多遊人。人們在院壩內打牌、玩耍好不盡興。再加上一片片綠樹成陰的果樹和一些洋樓倒映在100多畝的堰塘裏,湖內清波漾漾,小船悠悠,魚兒快活嬉戲。使小村在落日餘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靚麗,遠望整個新村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鎖水村鎖水村發展

鎖水村新農村於2001年在縣委、縣府等縣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大力扶持下,該鎮經過精心打拼,如今已初具規模,文明新村建設成效明顯。全村進行農房改造186座,新建沼氣池165口,打衞生井420多口,修築村道水泥路4公里,新建兩條社道公路3.7公里。鋪設串户石板路6.5公里,實現了燃料沼氣化、飲水衞生化,社社通公路、户户通石板路。全村發展果園486個,推進“三級聯共栽植冰糖柚樹12萬餘株,血橙樹8300多株,桃樹3800多株,李子、梨子、枇杷樹3500多株。開發果品技能人才500餘人,發展養魚150餘畝,開發魚業養殖技能人才60餘人。 發展農家樂16家,開發相關技術人才40餘人。種植蔬菜200餘畝,年出欄生豬1500多頭,年人均純收入達4160元。曾被縣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被縣府評為“安全文明村”、“衞生村”,被南充市委評為“三滿意”活動先進集體,被命名為“南充市文明村”。2006年底,鎖水村創建省級文明生態村驗收達標,在全省名列第二。
鎮、村幹部為了讓全村人盡塊致富,還派鎮幹部到村上任支部書記指導工作,村上還專門成立了冰糖柚協會、水產協會、農家樂協會,鎮上還推行了“支部+業主”、“黨小組+專業大户”等模式,發展了鎖水冰糖柚、果園、蔬菜因園、葡萄園。對全村1230名農村技能人才進行了建卡管理。定期不定期地聘請縣農業局、縣農廣校、縣委黨校等單位領導和技術專家到鎖水村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主要以農業科技、致富信息、生產技能、市場經濟知識為重點,以“勞動力轉移陽光培訓工程”、“科技致富培訓工程”為載體,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利用村黨校及遠程教育網絡先後開展了10期農家樂果樹管理、農家烹飪、農家接待、文明禮儀等技能培訓班,還對我們進行了普法教育,使我們增長了知識,大開了眼界。”
為了使村民更好地瞭解致富信息,鎮上還定期不定期地給村民印發科技資料上萬餘份,發放農業科普書籍800餘冊。農户受訓率達98%以上。同時,組織村組黨員幹部和致富能人到市內外“温飽示範村”、“小康示範村”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讓培訓的“土專家”直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服務者和建設者。黨員劉成俊到浙江學習了半年養雞技術,回到村上後辦起了養雞場,並把先進經驗示範給村民讓他們嚐到致富的甜頭。致富帶頭人廖祥平投資100多萬元興辦了鎖水空心磚廠,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人員10多人。使他們也快速致富了。
鎮服務中心主任楊華東,為了帶動村民致富,年富力強的他,第一年他就大膽主動在鎖水村承包了78畝堰塘搞起了養魚業和建起了140多畝果園。通過學科技、用科技,並善於精心管理,獲得了較好效益。曾被縣委評為“營山縣十大創業之星”和“營山縣首屆公德人物奉獻模範”。
鎖水村還充分利用外出務工人員年富力強、視野開闊、思想活躍、開放意識強、整體素質高的優勢特點,建立流動小組、同鄉會,引導他們致富不忘家鄉發展,積極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提供致富技術和信息,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全村已引回各類技術人才60餘人,興辦產業和實體12個,引回資金1400餘萬元。
鎖水村開展了“學在農家、富在農家、美在農家、樂在農家、安在農家” 的創建活動。“五在農家”創建活動成了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提高了農村工作水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切入點,也成了幫助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徑。村民們正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放眼目光,向着更高的目標邁進。 [1] 

鎖水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3畝(其中:田27畝,地86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50畝,其他面積1637畝。

鎖水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9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100%)。有44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38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98%、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11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0户(分別佔總數的24.4%和2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摩托車5輛。
全村建有小水窖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5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5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鎖水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萬元,佔總收入的24.6%;畜牧業收入17.5萬元,佔總收入的5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50頭,肉羊20頭);林業收入0.5萬元,佔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6.5萬元,佔總收入的20%;工資性收入7.8萬元,佔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1356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佔勞動力的26%),在省內務工33人,到省外務工6人。

鎖水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會澤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10.8%。該村發展冬早蔬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林果業產業。

鎖水村人口衞生

該村有農户45户,共鄉村人口201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100人。其中農業人口201人,勞動力150人。該村有漢族201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3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娜姑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3公里,距離鎮衞生院8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户1户,佔農户總數的2.2%。

鎖水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石門坎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娜姑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3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人,其中小學生31人,中學生9人。

鎖水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會議方式公開。

鎖水村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人。

鎖水村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0日,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