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章美

鎖定
鍾章美,男,1937年10月出生,蕉嶺縣人,1959年畢業於梅州市農業學校,同年分派到海豐縣農科所,1976年調回蕉嶺縣農業局,1982年晉升為農藝師,後調到蕉嶺縣農科所。從六十年代末開始至退休後,四十年來堅持進行“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研究和應用。
中文名
鍾章美
出生日期
1937年10月
畢業院校
梅州市農業學校
出生地
蕉嶺縣

鍾章美個人簡介

1969年看到在海豐縣農科所附近的竹子開花到結竹米,直到竹子枯死的過程。從竹米中得到啓發,想到竹子多種優良性狀,便“突發奇想”大膽進行“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的研究。
鍾章美農藝師在數百株水稻的和竹子的雜交組合中,於1971年得到疑似中的三粒種子,將三粒種子播種後,有兩株小苗中途夭折,小心呵護僅剩下的一株禾苗,經過736天長到2.5米高才抽出14穗穀子,穗長一尺多,但全不結實,後經藥物處理,得到了136粒種子,第二年再把種子種在田裏,卻發現瘋狂分離,禾苗莖葉形態像竹子,根系發達,莖稈堅硬,株高在一米五左右。
“竹稻”從70-76年在海豐農科所進行“竹稻的基礎研究”, 76年12月底,鍾章美帶着“竹稻”材料調回老家蕉嶺縣農業局繼續研究。78年局裏派鍾章美到黑龍江繁育良種小麥,期間也把竹稻帶到黑土地裏進行研究。
1982年晉升農藝師,後調到蕉嶺縣農科所。為了更好地研究竹稻,1993年11月底提前辦理退休,在家人的幫助下,回老家靄嶺村開闢“竹稻研究基地”,在毫無科研經費的情況下,一家六口節儉生活,靠着三個女兒和兒子鍾獻銘外出打工,維持竹稻研究。 [1] 
2007年8月,梅州市科技局評定竹稻研發人鍾章美論文,“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研究成果獲得梅州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號007-001-R01。
2009年3月,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評定竹稻研發人鍾章美論文“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育種研究”獲2008年南粵科技創新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2] 

鍾章美成就及榮譽

成功研發出“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育種方法,被譽為“竹稻之父”,創造了新質源,豐富了基因庫。現已育成:竹稻966、竹稻963、竹包美、竹包香、竹稻香、再生竹稻208等品系。該成果獲得2007年梅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優秀論文一等獎;獲2008年南粵科技創新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