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發平

鎖定
鍾發平,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湖南桃源人,理學博士,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三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跨學科、“產學研”創新跨界最前沿,長期從事綠色二次電池、先進儲能材料及電化學混合儲能的應用理論研究和工程化開發。 [1] 
中文名
鍾發平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
出生日期
1965年
職    業
科學家

鍾發平人物經歷

1981年,鍾發平進入中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系,先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工學碩士學位(1988年);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先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清華大學;1995年,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教授);2010年,擔任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2022年,擔任國家輕工業電池及儲能材料質量監督與檢測中心主任。 [1-2] 

鍾發平行業任職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 [1]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智能製造專委會主任
國家輕工業電池及儲能材料質量監督與檢測中心主任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新能源電池退役處理與利用委員會(籌)主任
深圳市新型儲能產業“超級智囊團”專家
湖南省先進能源材料產業集羣戰略專家委員會主任 [1] 

鍾發平科研與產業孵化

1993年8月-1997年8月
於原國家科委國家高技術新型儲能材料工程開發中心暨鎳氫電池中試基地, 承擔國家“863”計劃,負責鎳系二次電池用關鍵材料儲氫合金、鎳氫電池工藝技術研究開發,並組織實施中試開發。 [1] 
1997年9月-2004年12月
於湖南省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院,主導電池關鍵材料連續化帶狀泡沫鎳中試工藝開發,為產業化實施提供完整工藝包,以技術成果孵化長沙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參與起草《電池用泡沫鎳》國家標準。 [1] 
2005年1月-2010年8月
創建省級創新平台---湖南先進儲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承擔國家“863”計劃,負責綠色二次電池新技術研究與中試、測試與評價方法研究。 [1] 
2007年4月-2022年10月
創建國家發改委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導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實踐,承擔並完成國家工業強基工程和綠色製造重大技術攻關;展開混合儲能技術的相關研究,開發了兩種及兩種以上不同特性的儲能器件混合搭配,通過優勢互補組成優化的儲能系統。相關技術成功孵化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 
2022年9月-
持續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開展核心儲能技術、關鍵儲能材料、儲能系統集成和退役電池回收再利用等方向的創新研發與工程化探索實踐。主持鋰離子、氫燃料、鈉離子等新型綠色電池及儲能材料工程化研究與測試、評價與標準研究。 [1-2] 

鍾發平科研成就

依託個人專利技術,研製開發了我國首條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綠色智能化生產線,打破國外壟斷與技術封鎖,實現了產品的國產化,科研成果應用單位成為該關鍵電池材料的全球最大供應商,為我國綠色二次電池的智能化生產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行業發展。 [3] 
研製我國首套車用混合動力電池完整技術且實現裝備的智能化,開發了在“温度適應性、安全可靠性、低温倍率性、使用壽命”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綠色二次電池。科研成果應用單位成為吉利、東風、豐田等車企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動力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其中豐田10款,年供應量42萬台)。為我國鋰離子電池及其他電池的智能化製造提供了借鑑,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發展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4] 
面向綠色二次電池在新能源(風、光發電)配儲等場景中大模組應用的安全與壽命難題,首創 [2]  了多能量源混合柔性調度技術,開發了兩種及兩種以上不同特性的儲能器件混合搭配,通過優勢互補組成優化的儲能系統。此外,在分佈式微網儲能系統和大儲能產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通過物理學、化學、冶金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創新,開發一步法高效提鋰和一步法高效電池回收技術,構建從自然礦山到城市礦山的全產業鏈關鍵技術閉環,突破資源依賴瓶頸,解決行業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高成本和資源回收率低的痛點。 [1] 
主導創建了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並聯合科力遠、中南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金川集團、武漢大學、深圳大學、中創新航、三峽科技等“產學研”頭部單位組建科研與轉化平台,圍繞儲能材料、儲能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 [5] 
先後承擔“十一五”國家“863”計劃、“國家工業強基”等重大任務,主持完成“國家綠色製造”、“國家智能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建等國家重大工程、國家科研任務。 [6] 
截至目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獲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 [7-8]  排名第一的授權發明專利115 件(含美、日、歐5件),發表論文57篇,出版學術著作2部。 [2] 

鍾發平科研主張

目前,煤電仍是我國電力供應主體,電網結構亟需轉變為以新能源(風光)發電為主的“綠網”。對此,提出應在汽車領域實施油電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和純電動技術路線並行發展的策略,並集中優勢資源,將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作為首要任務來推進,優先發展新能源之儲能技術,以實現真節能、真降碳、真減排。 [1] 
儲能產業鏈長且複雜,交叉環節涉及多個高技術行業學科,面臨多重發展課題。對此,提出單一學科、單一環節、單一個體、單一政策的單打獨鬥,無法應對儲能材料及大儲能產業的諸多複雜問題和挑戰,只有站在產業發展的全局思考,跨學科交叉創新、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產業集羣聯合體創新、行業性的國家科研平台統籌規劃引領創新,才能高效、高質解決全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的課題,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我國雙碳之3060戰略目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