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玉徵

鎖定
鍾玉徵,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東馬寧人,出生於香港,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軍事科學家,化學分析專家。
中文名
鍾玉徵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0年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香港
性    別
職    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教授

鍾玉徵人物經歷

鍾玉徵 鍾玉徵
1948年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中央決定組建多兵種軍隊,在大專院校化學系招收大學生參加所成立的防化兵。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鐘玉徵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我軍第一代女防化兵,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校(即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前身)任教員。不久,上級又送她到北京大學化學系繼續唸完大三、大四課程。
1953年她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因英語基礎好而留校任教,當了剛從英國歸來的著名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滂教授的助手。
1954年,回到防化學校任教,
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至1962年抽調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擔任助理教師。
1962年起,先後擔任防化工程技術學院助理教師、講師、實驗室主任。
1978年起,先後擔任總參謀部防化指揮工程學院講師、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
1990年、1991年兩次領導專家組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裁軍委員會化學武器特設委員會組織的第二、三輪“國際化學裁軍核查對比實驗”。她領導的實驗小組於1991年、1993年在國際聯試中兩獲第一。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鍾玉徵授銜時間

1993年7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當時我軍的12名女將軍之一,成為全軍唯一的專業技術女將軍。

鍾玉徵主要業績

鍾玉徵 鍾玉徵
鍾玉徵是總參指揮工程學院分析化學教授,
1990年,年逾花甲訪鍾玉徵受命領導一箇中國化學專家組,參加聯合國裁軍委員會化學武器特設委員組織的第二輪國際裁軍核查對比實驗。這是中國第一次參加這種實驗,參與的意義是重大的。這種實驗的難度非同一般,從樣品啓封到報告實驗結果,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中國能不能按時交卷?一些西方國家的西方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一場沒有硝煙的高科技戰鬥開始了。實驗樣品是29支比香煙稍粗一點的試管,裏面有的只裝着幾滴水,有的裝着幾克活性炭,有的裝着一個棉球……這裏面即使有毒劑,含量也只是十億分之一克或60億分之一克。在這極其微量的樣品中測試,稍有疏漏,就很難得出結果。實驗的艱難和繁複是可想而知的,鍾玉徵和她率領的課題組運用並不先進的儀器,甚至是很原始的辦法,破解着高科技的難題。沒有了白晝黑夜,有的只是工作。29個神秘的樣品,通過普通的手,通過非凡的智慧,分離出全部結果,一份206頁的英文實驗報告,幾十萬個字符在鍾玉徵的打字機上打了出來,國際裁軍委員會如期收到了中國的報告。
1991年3月,瑞士日內瓦,在什皮茲NC——化學實驗室大廳裏,人們等待着化學裁軍第二輪對比試驗的評定裁決結果。當代號6的中國實驗室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在大家面前亮相後,幾乎所有的專家感到意外。他們實在沒想到中國專家的工作會如此出色。而當鍾玉徵站在大會主席台上用準確、豐富、流利的英語宣讀學術論文時,這位來自東方瘦弱的女專家魅力與才智,再次使與會者震驚。之後,在聯合國化學裁軍特設委員會下發的綜合技術報告中,收進的三個典型處理方法都是中國的,所用的圖譜中國的佔了22%。會議還要求各國在以後的實驗中,均要以中國的做法為樣板,並將中國的報告印成專頁推薦給另外的參試國。面對成功,鍾玉徵想的是國際化學裁軍的工作一天不完成,她和戰友們一刻也不能停步。
1992年12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自簽署命令,授予她一等功榮譽。

鍾玉徵出版著作

與人合編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本防化學有關專業分析的教材《毒劑分析教材》和《科學文獻檢索》、《毒劑偵檢分析化學》等。

鍾玉徵主要論文

軍控裁軍與伊拉克核查,《中國人民防空》2003年 第7期
meso-四-[1-吡啶-2-羧基甲基]卟啉測定鉛(Ⅱ)的研究,《防化學報》1996年 第1期
毒劑的生化分析技術,《分析測試學報》1994年 第3期
喇曼光譜和核磁共振波譜在第二輪化學裁軍核查國際實驗室間比較測試中…,《分析儀器》1994年 第4期
國際化學裁軍核查比較試驗,《大學化學》1993年 第2期

鍾玉徵所獲榮譽

曾被評為總參系統的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992年12月被中央軍委發佈通令記一等功

鍾玉徵將軍本色

鍾玉徵教授做客中國石油大學雙百講堂 鍾玉徵教授做客中國石油大學雙百講堂
鍾玉徵,1930年生,順德杏壇東馬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教授、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立業標兵、全國優秀教師、被國務院授予“為發展高等教育做出特殊貢獻者”稱號。因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化學裁軍核查聯試贏得三連冠,被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自簽署命令授予一等功
馬年春節過後,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採訪鍾玉徵將軍。只見她面色紅潤、身板硬朗、聲音洪亮,言談舉止既有學者的睿智,又有將軍的威嚴。根本着不出她已是72歲的老人。

鍾玉徵投筆從戎

投筆從戎 成為我軍第一代女防化兵
順德杏壇文風盛行,崇尚讀書。雖然鍾玉徵家境並不寬裕,父親只是個小商人,有時連三餐飯錢都賺不到,但她媽媽還是堅強地供養她兄弟姐妹5人讀書。好在鍾玉徵自小就是個讀書的料,考上了省重點廣州協和中學,1948年又考取了由著名女物理學家吳貽芳任校長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化學系。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央決定組建多兵種軍隊,在大專院校化學系招收大學生參加所成立的防化兵。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鐘玉徵響應黨的號召,投筆從戎,走進軍營,成為我軍第一代女防化兵,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校(即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前身)任教員。不久,上級又送她到北京大學化學系繼續唸完大三、大四課程。1953年她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因英語基礎好而留校任教,當了剛從英國歸來的著名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滂教授的助手。1954年,回到防化學校任教,除曾抽調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籌辦防化工程系外,一直在防化學校(院),一干就是52年。
鍾玉徵等受到江澤民的接見 鍾玉徵等受到江澤民的接見
鍾玉徵坦言道:“我起初對防化科學並不是十分感興趣,我喜歡上它也是有一個過程的。”當年鍾玉徵從北大畢業回到防化學校任教,教的學員們大都是沒有什麼文化根底的戰士,因而她就有了“大材小用”的感覺。後來,一個戰士向她提意見:“鍾老師,你的課我聽不懂!”這就促使鍾玉徵反思:“連戰士都教不好,怎能説是大材小用。我們順德人有個習性,要麼不幹,要幹就得幹好,我不信沒有幹不了的事。就這樣一直幹到了今天。”52年來,鍾玉徵從事的都是科研工作,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整日與化學物質和實驗儀器打交道,有時一個實驗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加上實驗室特別靜,工作顯得格外寂寞,一般人難以適應這種環境。但鍾玉徵對此情有獨鍾,她幾十年來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在實驗室工作。祖籍順德、親朋好友遍及港澳海外的鐘玉徵將軍雖然有過許多次機會,可她始終沒有離開實驗室。有人對此不理解,鍾玉徵總是用陸游的《病起書懷》來解釋:“‘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就是要學習陸游的那種‘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鞠躬盡瘁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做好。”

鍾玉徵榮立一等功

國際聯試三連冠 江主席親授一等功
化學武器受到各國的普遍反對,因而便有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要證明你沒有生產化學武器,要證明你已銷燬了化學武器,那麼就得有一個機制,有人來驗證,有一個締約國普遍接受的標準,這正如檢測運動員是否服用了興奮劑是一個道理。於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便有了國際實驗室之間化學裁軍核查比較測試(簡稱國際聯試)。1990年,有國家提議國際聯試可以讓中國參加進來該提議一出,立即招來各種聲音:“中國行嗎?”“中國不行!”“讓中國試試吧!”我國外交部認為這是技術問題,立即召集中國防化專家商討。鍾玉徵説:“我是個易激動的人,當場應下來:‘為什麼不行?’事後還是有些後怕,但我是個相信自己的人,就壯下膽來接受任務,何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從外交部領回任務後,防化學院成立了由鍾玉徵任組長的參賽小組。“儘管我們鬥志很高,但困難的確不少。我們實驗室的設備還是八十年代末的,人家美國參加國際聯試是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學的一個重點實驗室,挺厲害的。中國有句老話:笨鳥先飛。儀器設備不行,我們就將它調到最好狀態,不放過儀器發出的任何一個信號。我這個組長有什麼才能,不就是集思廣益嗎。辦成了,算集體的,為大家請功。失敗了,我個人承擔責任,何況學院全力支持我們。”
參加國際聯試,對鍾玉徵他們來説前所未聞。開始還鬧了個笑話,通知他們去外交部領取由澳大利亞帶回的水樣。他們起初以為,一個樣品少説也有一桶水吧,取個樣品,沒有一輛麪包車怎能拉回來?當他們見到樣品時,驚呆了,29個水樣品竟然只是29根香煙大小的玻璃管!功夫不負有心人。鍾玉徵領導的參賽小組於1990年、1991年、1993年分別在舉行的國際聯試上連續三次奪得第一名,在日內瓦、海牙、倫敦的專家會議上震驚國際防化界。
至今憶起12年前的奪冠情景,鍾玉徵將軍還記憶猶新、激動萬分:“我一個人拿着樣品測試結果去日內瓦參賽,而人家美國是一個龐大的代表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芬蘭、瑞士、捷克、印度、荷蘭、挪威、中國等15個國家帶去15個結果。中國是第一次參加國際聯試,別的國家不太瞧得起中國,上午開始開會時,沒什麼人理我。令人驚喜的是,下午開會宣佈成績:‘中國是做得最好的實驗室之一!’我們做得非常漂亮,把所有的化學成分都找到了。別的國家一下子就對我們刮目相看。全場起立,熱烈鼓掌,向我們表示祝賀。”

鍾玉徵淡泊名利

鍾玉徵是個把名利看得很淡的人。從日內瓦奪冠回來,學院黨委為她請功,但她謝絕了:“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還是先為別人記功吧!”她領導的國際聯試參賽小組,連續三屆奪冠,使中國防化科學走向了世界,贏得了國際聲譽。但鍾玉徵是組裏最後一個記功的。1992年,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自簽署命令,授予她一等功榮譽。在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召開的慶功表彰大會上,接過沉甸甸的軍功章,鍾玉徵説:“功勞給我個人,我不敢當,給我們集體,我接受。”
主人公小傳:鍾玉徵,防化指揮工程學院重點實驗室教授、專業技術少將、全國優秀教師,被國務院授予“為發展高等教育做出特殊貢獻者”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

鍾玉徵功名遠揚

鍾玉徵將軍給中國石油大學學生作講座 鍾玉徵將軍給中國石油大學學生作講座
將軍居然沒當過“官”?這話聽起來似乎讓人難以理解。然而,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專業技術少將鍾玉徵,卻是一位從沒當過“官”的女將軍。
抗美援朝時期走進軍營的鐘玉徵成了我軍第一代女防化兵。當時她報考了軍校,畢業後又留校任教。她的從軍路沒有通向戰場,卻通向了課堂和實驗室。
鍾玉徵雖然沒當過“官”,卻功名遠揚。90年代初,在由15個國家聯合舉行的一次化學聯測競賽中,由鍾玉徵率領的中國代表隊贏得了3個“世界第一”,她因此榮立了一等功

鍾玉徵未當“官”

鍾玉徵沒有當過“官”,自然就見不到什麼“官架子”:有時學院給她派專車進城,她準會頭一天就到教研室發“廣告”,誰要進城辦事可以坐車一塊兒走。
有一次,學員張軍有一個問題搞不懂,課堂上沒來得及問,便和鍾教授約定晚上到她家裏去請教。誰料,晚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張軍正準備給鍾教授打電話,一位身披雨衣的人推門走進張軍的宿舍,原來是鍾教授。她對張軍説:“ 當天的問題要當天解決,來,咱們一起探討你提的那個問題吧。”

鍾玉徵生活充實

鍾玉徵從事了大半輩子科研工作,主要是在實驗室裏與化學物質和儀器打交道。有時一個實驗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加上實驗室裏又特別靜,工作起來顯得很寂寞,一般人難以適應這種環境,而鍾教授卻對這種工作環境“情有獨鍾 ”。
如今,鍾教授已經70歲了,依然在自己的實驗室裏默默無聞地工作着。她當年的許多同學早已轉業到地方成了“大款”,有的定居國外過着安閒的生活,而出生在香港的鐘教授也有許多次這樣的機會,可她卻始終捨不得離開實驗室。她説:“儘管我沒有當過官,但我過得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