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錯那棘蛙

鎖定
錯那棘蛙(學名:Nanorana conaensis)是叉舌蛙科、倭蛙屬的兩棲動物,中國特有種。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端鈍圓;吻稜不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略近眼;瞳孔圓形;鼓膜隱蔽;犁骨齒2短行;舌大,後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球狀;後肢粗壯,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長橢圓形,無外蹠突;無跗褶。皮膚較光滑。體背面有分散的小圓疣或長疣;無背側褶;疣粒或膚稜之間以及頭側、四肢背面均散有痣粒;兩眼后角之間有一橫膚溝;顳褶明顯。腹面皮膚光滑;跗、蹠部下後方散有小刺疣。生活時成蛙背面橄欖棕色、棕褐色或灰褐色;兩眼間之橫膚溝前緣有黑色橫紋。腹面灰白色或乳白色,咽胸部及腹側滿布灰褐色或棕褐色斑點,後腹及股腹面基部的斑點稀少或無。
生活在海拔2850-3400米的小型流溪、泉水溝及其附近的小坑內,白天多隱伏在溪邊大石塊、倒木或溝邊的樹根下,偶爾蹲於岸邊石塊上或草叢中,受驚擾即迅速跳入水中潛逃;夜間多伏於溪邊石上,稍受驚擾即迅速跳入水中,隱於石塊下或隱藏於倒木、枯枝落葉下。分佈於中國西藏錯那麻麻。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錯那棘蛙
拉丁學名
Nanorana cona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叉舌蛙科
亞    科
叉舌蛙亞科
倭蛙屬
錯那棘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Fei and Huang,1981
保護級別
IUCN標準:數據缺乏(DD) [3] 
英文名稱
Cona Spiny Frog

錯那棘蛙形態特徵

  • 成體
錯那棘蛙
錯那棘蛙(4張)
雄蛙體長58毫米,雌蛙體長55毫米左右。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突出於下唇;吻稜不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略近眼;鼻間距大於眼間距或上眼瞼寬;瞳孔圓形;鼓膜隱蔽;犁骨齒2短行,由內鼻孔內側斜向中線,後端相距較窄;舌大,後端缺刻深。 [4] 
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球狀;指長順序為3、4、1、2,第一、第二指幾乎等長;指近端關節下瘤明顯;掌突3個,內掌突大呈橢圓形,外掌突小而窄長。後肢粗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或鼻孔,左、右跟部略重疊;脛長大於體長之半;脛與足幾乎等長;趾端球狀;趾間全蹼;第一、第五趾遊離側緣膜明顯,後者緣膜僅達趾基部,外側蹠間蹼超過蹠長之半;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長橢圓形,無外蹠突;無跗褶。 [4] 
皮膚較光滑。體背面有分散的小圓疣或長疣,體後端的較為密集;無背側褶,有的僅在前背兩側有斷續排列成縱行的膚稜;疣粒或膚稜之間以及頭側、四肢背面均散有痣粒,疣粒或痣粒上有黑刺或淺色刺跡;兩眼后角之間有一橫膚溝;顳褶明顯。雄蛙體後端肛部皮膚松馳,略成“八”形的囊狀泡起,很明顯;雌蛙的不及雄蛙的明顯,幼蛙則無。腹面皮膚光滑;跗、蹠部下後方散有小刺疣。 [4] 
生活時成蛙背面橄欖棕色、棕褐色或灰褐色;兩眼間之橫膚溝前緣有黑色橫紋;背部有排列成3縱行的黑褐色大、小斑點,通常連綴成輪廓不清的3條縱帶,從兩眼後方沿體背中央及兩側直達體後端;沿吻稜通過眼至顳褶下緣有黑褐色縱紋;上、下唇緣有不規則的深色紋;體側有灰褐色斑點;四肢深色橫紋多不規則;股後多有碎斑,有的不甚清晰。腹面灰白色或乳白色,咽胸部及腹側滿布灰褐色或棕褐色斑點,後腹及股腹面基部的斑點稀少或無。幼蛙背面多為橄欖綠色,背面3條深色縱帶清晰;四肢背面橄欖棕色或灰棕色,其上深色橫紋明顯;隨着個體的增大,背面綠色成分逐漸減退至成蛙的顏色。 [4] 
  • 第二性徵
雄蛙前肢粗壯,臂內側無黑刺;第一、第二指上有黑色錐狀婚刺,少數個體第三指內側亦有婚刺數枚;胸側有兩團黑色錐狀刺疣,黑刺脱落者僅有兩團淺色肉質疣突;有單嚥下內聲囊,聲囊孔裂隙狀;背側有粉紅色雄性線。 [4] 
卵粒直徑3.0-3.5毫米,動物極棕灰色,植物極乳黃色;卵外有兩層膠膜,外層厚而黏性強。卵單粒或數粒彼此相連成葡萄狀。 [4] 
  • 蝌蚪
生活時背面橄欖棕色或棕褐色,尾肌背面有3-5條深色橫斑,尾鰭上滿布深褐色斑點;腹面色淺,可透視腸和肝。當後肢芽長3.4-7.0毫米(第35-37期)時,全長64毫米左右,頭體長平均21.8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95.4%左右。吻圓,眼位於頭背側;出水孔在體左側斜向後上方,無遊離管;體側後半部皮膚鬆弛,略成氣囊狀泡起;肛孔斜開於尾基部下右側;尾肌發達,尾鰭較低,末端鈍圓;口在吻腹面,寬5毫米左右,唇較寬,上唇中段無乳突,其兩側及下唇有兩排乳突,間距較寬,外排乳突小而密,內排的大而疏,靠近唇齒;有的具3-5個副突;唇齒式多為Ⅱ∶3+3/1+1∶Ⅱ,個別Ⅱ∶4+4/1+1∶Ⅱ或Ⅱ∶3+3/Ⅲ。此外,全長平均23毫米(第26期左右)的小蝌蚪生活時背面棕灰色,腹面乳黃色,尾肌亦為乳黃色,尾鰭色淺布有灰色細麻點;口角處及下唇有兩排乳突,間距較寬;唇齒式多為Ⅱ∶2+2/1+1∶Ⅱ,有的Ⅰ∶3+3/1+1∶Ⅱ或Ⅱ∶3+3/1+1∶Ⅱ。變態期蝌蚪尾長8-14毫米(第42期左右)時,頭體長19-23.2毫米,已初具成蛙特徵,背面的疣粒或膚稜顯現,四肢上的橫紋較成蛙規則而清晰。 [4] 

錯那棘蛙近種區別

錯那棘蛙與棘臂蛙Nanorana liebigii)相近,但個體較小,成蛙最大體長未超過70毫米,無背側褶;肛部兩側皮膚略成“八”字形的囊狀泡起,極為顯著;雄蛙臂內側無錐狀黑刺。棘臂蛙個體大,成蛙最大體長超過100毫米;有背側褶;肛部皮膚無囊狀泡起;雄蛙臂內側有錐狀黑刺。 [5] 
錯那棘蛙(左)、棘臂蛙(右)

錯那棘蛙生活習性

錯那棘蛙生活在海拔2850-3400米的小型流溪、泉水溝及其附近的小坑內,白天多隱伏在溪邊大石塊、倒木或溝邊的樹根下,偶爾蹲於岸邊石塊上或草叢中,受驚擾即迅速跳入水中潛逃,不易捕捉;夜間多伏於溪邊石上,有的在附近的林間、草叢中活動,稍受驚擾即迅速跳入水中,隱於石塊下或隱藏於倒木、枯枝落葉下。 [4] 
蝌蚪生活在小山溪或泉水溝內,白天多隱伏在緩流水坑內的石縫間或碎石堆中,泉水溝邊的樹根或水中的枯枝落葉下,少數活動於水的中層或下層,受驚擾後即迅速遊入隱蔽物下;夜間多數蝌蚪在水的下層活動,有的個體在水的中層或水邊,受驚後緩慢遊向深水處石下或落葉下。 [4] 

錯那棘蛙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佈於中國西藏(錯那麻麻)

錯那棘蛙繁殖方式

6月份曾獲卵羣和各期蝌蚪。卵產於緩流中的倒木或石塊下;有的亦產於泉水溝邊的石塊下;卵單粒或彼此相連成葡萄狀,黏附在倒木或石塊底面。在小瀑布附近的水中,還見到剛孵出的蝌蚪,其口部下方口吸盤仍吸附在卵膠膜上。根據所見卵羣、大小蝌蚪的發育時期以及剖視雌蛙腹內卵粒大小等情況分析,錯那棘蛙的繁殖季節可能較長,蝌蚪至少需要越過1個冬季才能完成變態。 [4]  [6] 

錯那棘蛙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易危(VU)。 [8] 
  • 種羣現狀
錯那棘蛙分佈區狹窄,其種羣數量較少。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