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錫克族

鎖定
錫克族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旁遮普人。主要分佈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頭、蓄鬚,魁梧的身材,是錫克族男子的典型標誌。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中文名
錫克族
解    釋
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
主要分佈
印度北方地區
典型標誌
身材高大,包頭、蓄鬚
婚    俗
提倡一夫一妻

錫克族民族簡介

錫克人在印度10億人口中只佔2000萬左右,主要分佈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當年錫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個分支,後來在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錫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詞,意為“雄獅”,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頭蓄髮傳統的錫克男子。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錫克族 錫克族
錫克族人有些很獨特的優點,心氣很高,對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視忠義的東方人比較接近,由於終生不剪頭髮,而又要行動方便,成年錫克男子一般都將頭髮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像“大磨盤”的頭包。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當然晚上休息時,錫克人也要將包頭布打開,並隔三差五地清洗長髮。記者曾看見過一個打開頭布的錫克老人,當時的感覺真是“白髮三千丈”。
包什麼顏色的頭布,錫克人一般沒有強求,因人喜好而異。不少講究的錫克人很會通盤考慮,往往將包頭布與身上的服飾有機搭配起來:穿牛仔褲休閒裝時用一種顏色,穿西服時換另外一種。由於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錫克教徒包頭的習慣,因此錫克男人騎摩托車可以不戴頭盔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布上別上軍徽就行。錫克族人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佈在印度旁遮普邦,部分人分佈在北方邦拉賈斯坦邦、查謨和克什米爾(印佔區)、馬哈拉斯特拉邦、中央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另有部分分佈在英國、美國、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斯坦、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斐濟。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但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其文字用錫克師尊創制的古魯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原信印度教。自15世紀末葉旁遮普高僧那納克師尊創立錫克教以後,才出現錫克人之稱。因強烈的宗教意識和較活躍的政治組織,錫克人正在形成一個單獨民族。現代錫克人男人都蓄髮、挽髻、插梳、戴臂鐲、佩匕首、穿圍褲、留大鬍子、纏頭布。青年人尤愛將頭巾纏成船形。大多數人以農業為主,少數人從事放牧。

錫克族婚俗

錫克教教規禁止教民吸煙;提倡一夫一妻制;不崇拜偶像;教民必須蓄長髮、戴髮梳、佩短劍、戴手鐲、穿短褲、着長衫,並且隨時準備戰鬥。
婚姻對錫克人來説是一件大事。婚姻儀式主要包括訂婚和婚禮兩個重要部分,特別是婚禮儀式十分莊重和神聖的,男女雙方互換戒指定下婚約。訂婚的女孩坐在一個專門的房間裏,打扮得十分漂亮。身穿粉紅色旁遮普服裝,手臂上戴着粉紅色手鐲,雙手塗着美痕蒂(Mehndi),表情怡然自得。
男女雙方的家長同訂婚男孩一起站在為舉行訂婚儀式而搭設的平台上。教士雙手合十,口中唸唸有詞為訂婚男孩和女孩祈禱。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肅立靜聽,半個小時後,教士祈禱結束。教士返回廟,新娘在兩位伴娘的攙扶下,緩緩走了出來。
男孩和女孩都在平台中央坐好後,雙方的親戚開始為他們戴上用錢串在一起的花環,先給男孩戴,給男孩戴的又多又大。之後,又給女孩戴,不過給女孩戴的比給男孩戴得要小得多,也少得多。戴完花環後,親戚們開始以家庭為單位走上平台,走到訂婚男女背後祝賀。如果送一些錢,就用錢在男女雙方的頭上劃個圈,要劃兩三次,以表示驅邪和祝福的意思。贈禮儀式之後,所有的人都開始活躍了起來,十分熱鬧。在喜慶氣氛中,人們跳起了旁遮普傳統舞蹈——彭格拉(bhangra),節奏急快、有力,把人們的歡樂推向高潮。
舉辦婚禮時,新郎官騎着高頭大馬,手持寶劍。燃放鞭炮,跳彭格拉舞,同時還伴有鼓樂聲。新郎要進入結婚場地與新娘會合,在此之前要履行一項儀式,是在雙方最主要的男性親屬之間進行的,錫克人稱為“男眷會面”(Male Milni)。新娘一方的男性親屬要與新郎一方的男性親屬行見面禮,女方親屬要給男方親屬盧比,拿着盧比在頭上劃圈,表示吉祥的意思。教士為會面祈禱。此後,就是新郎官的“剪綵進入儀式”。所謂“剪綵進入儀式”,就是新娘的姐妹們在門口扯起一條紅絲繩,要由新郎從中間剪斷,才可以進入。但新郎要進入,有一個條件,新郎要給新娘的姐妹們錢。
新郎在座位上坐好後,新娘便在她的母親、女性長輩、伴娘及其姊妹的陪同下緩緩走進舉行婚禮的場地。當要走上平台時,新郎走下台來,牽起新娘的手,一步步把新娘領上平台。這時一對新人才開始舉行一系列儀式。互相為對方戴上花環,用勺子給對方餵食物。新娘的叔叔還專門給新娘和新郎餵食物。在這些儀式結束之後,親戚、朋友們便走上台為一對新人祝福。
最重要的一個儀式是到錫克教廟裏舉行宗教性的婚禮。 人們來到寺廟,首先要脱掉鞋子,然後才能進入廟裏。婚禮在樂聲中開始舉行。新郎和新娘要在《古魯·格蘭特·薩哈卜》(Sri Guru Granth Sahib)前叩頭,以示忠貞。《古魯.格蘭特.薩哈卜》是錫克教的“聖經”,也是錫克教徒的古魯,是永遠活着的古魯。“古魯”是對十位祖師的尊稱,也就是祖師之意。但自第十位祖師格賓德.辛格之後,祖師的位置沒有再傳給任何一位錫克教徒,而是把聖典《古魯.格蘭特.薩哈卜》尊為錫克教徒永久的祖師。《古魯.格蘭特.薩哈卜》便是新郎和新娘的證婚人。新郎和新娘在《古魯.格蘭特.薩哈卜》前叩頭完畢後,新娘的父親把一個藏紅色長圍巾的一端放在新郎肩上,另一端放在新娘手裏,緊緊地連在一起。新郎和新娘雙雙跪在《古魯.格蘭特.薩哈卜》面前,由教士進行祈禱:“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尋求神的保佑”。然後開始進行阿南德.卡拉支婚禮(Anand Karaj)儀式。阿南德.卡拉支婚禮儀式是錫克教第四位祖師拉姆達斯制定的婚禮儀式,也是1909年10月22日印度帝國議會通過的錫克人法定婚姻儀式。祖師拉姆達斯(Ramdas)為阿南德.卡拉支譜寫了一支四節樂曲的聖歌,稱為拉婉(Lavan)。首先由教士來宣讀第一節的內容,宣讀完畢,樂手們開始演奏拉婉。拉婉演奏的同時,新娘在新郎的牽引下圍繞着《古魯.格蘭特.薩哈卜》緩慢地走一圈。走完之後,新娘和新郎再向《古魯·格蘭特.薩哈卜》叩頭。之後,新娘和新郎雙雙坐在《古魯.格蘭特.薩哈卜》前面聽教士祈禱。在此之後,樂曲響起,新娘和新郎一起站起來,再繞着《古魯.格蘭特.薩哈卜》緩慢地走—圈。以同樣方式,新娘和新郎要繞着《古魯.格蘭特.薩哈卜》緩慢地走四圈。
拉婉每一節都有不同的含義:第一節拉婉的意思是,婚姻是永遠不可拆散的,是永恆的。不要反對這樁婚姻,但可以進行調整。新郎和新娘在一生中都應始終不變,甘苦與共,共同履行家庭的責任;第二節拉婉的意思是,新郎和新娘應互相愛慕、互相敬重,通過無私的勞動和犧牲來提升彼此的愛。即使會有痛苦的存在,面對痛苦,雙方要認為這是對他們愛的一種考驗,痛苦可以加深彼此的愛;第三節拉婉的意思是,人類的愛要由神的愛所代替。神的愛注入新郎和新娘的思想中,並吸引着他們,神的愛在他們心中升起;第四節拉婉的意思是,新郎和新娘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完美的結合。這種完美結合是神的恩賜。新郎和新娘在走完四圈之後,頌唱聖歌,祈禱,並從《古魯.格蘭特.薩哈卜》中隨意找出一段聖歌進行誦唱。整個婚禮儀式十分安靜、祥和、神聖,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神聖的樂曲之中
錫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種神聖的制度。錫克人認為婚姻與食物、水、空氣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婚姻可以保持人精神狀態的正常、人種的正常延續,而且婚姻有利於人健康的社會生活。每一個健康的人,一旦成年,都必須結婚。
兒童 兒童
對於錫克人來講,婚姻是雙方精神上的結合、統一。婚姻上的結合是由神在天堂裏安排的,只有這種由神安排的婚姻才是完美的。這種精神上統一原則的信仰在錫克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精神上統一的婚姻必須在錫克教寺廟中進行,在錫克教寺廟之外是不能舉行任何婚禮的。
錫克人的婚姻是一項宗教事務,它既不是一項契約,也不是一項世俗事務。婚禮必須在聖典《古魯.格蘭特.薩哈卜》面前進行,自從錫克人把這種不同於印度教的婚姻儀式固定下來之後,這種婚姻儀式便成了錫克人的一種習俗。
錫克教雖然教義中規定所有的人不分種姓、都是平等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種姓制度依然十分的牢固,不屬同一種姓的人是不能結婚的。此外,女方要送給男方很多的彩禮和嫁妝,如果女方家裏很窮的話,置辦嫁妝的費用便成了一個大問題。舉辦婚禮要花費一大筆錢,如果不把婚禮舉辦得體面的話,則女方的父母會很沒有面子。

錫克族特點介紹

錫克族勤勞

舞蹈 舞蹈
錫克人曾長期受到歧視,但他們憑藉個人的勤奮努力和朋友的幫助,總能找到適合的職業,用自己的行為維護了尊嚴。80%多的錫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裏是印度最繁榮的邦之一,農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國農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紀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國多個地區推行“綠色革命”,結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這可以説與勤勞的錫克人不無關係。

錫克族鄙視乞丐

在印度生活,人們時刻要和乞丐打交道。在印度的乞丐中流傳着一種説法:要飯是神賦予窮人的權利,同其它工作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錫克人裏沒有乞丐。錫克人從心底裏鄙視乞丐,認為那不符合本教教義。他們不僅自己不從事“乞丐行業”,也從不向乞丐施捨,認為乞丐是依附在社會軀體上的毒瘤,應該剷除。所以,乞丐們都害怕錫克人,從不向他們伸手要錢。

錫克族團結互助

錫克人不允許看見教友落魄而不聞不問。倘若一家錫克人遭遇天災人禍傾家蕩產,周圍的錫克人都會伸手相助,絕不會眼看着他們淪為乞丐。錫克人非常團結,維護教徒的利益,如果一條街有10家商店,其中一家是錫克人開的,儘管這家店小、貨品不全,但附近的錫克人還是隻去這家店買東西,不去其它店購物。他們寧願被人指為保守、狹隘,也不願“肥水流入外人田”。

錫克族保護弱小

舞蹈 舞蹈
錫克教主張宗教寬容,反對種姓制度和煩瑣的教規,反對偶像崇拜和歧視婦女,提倡平等友愛和尊重勞動,從而受到下層百姓的歡迎。儘管隨着時代的發展,一些教規執行起來已經不那麼嚴格,但尊重勞動和保護弱小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深深影響着每一個錫克人的行為方式。

錫克族膚色白皙

錫克人被公認為印度人中最高大漂亮的民族,每年印度的選美冠軍經常被錫克男女包攬。大部分聚居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

錫克族驍勇善戰

這是錫克人的傳統,酷愛參軍,非常勇敢。

錫克族正直

錫克人非常正直,對偏門左道,偷騙撒謊等絕對看不過眼,如果在印度有遊客被人糾纏,站出來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通常都是錫克人,其他印度人都不敢和錫克人對峙

錫克族積極教規

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和煩瑣的祭祀儀式。寺廟裏不供奉任何神,只供奉聖典。錫克教反對種姓制度,呼籲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不是主張人們逃避社會,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勞動。錫克教有5項嚴格教規:禁止吸煙;婚姻神聖,一夫一妻;不拜偶像;終身遵守5K。

錫克族歷史沿革

錫克教產生於15世紀後期,由鼻祖那納克在印度旁遮普創建。其教義提倡人人平等、友愛,強調現實,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同時也反對婦女戴面紗和幽居深閨等。錫克教的經典是《阿迪·格蘭特》。
錫克教徒十分敬重該教的首領和祖師,尊稱他們為“古魯”,即“師尊”。錫克教為了對抗莫卧爾王朝的壓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
錫克教徒的着裝和服飾一直以來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頭裹長巾、鬍子很長,一副英偉的男子氣概的錫克教徒打扮成了人們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錫克教男子平時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但蓄髮、加發梳、戴鋼手鐲仍然極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髮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錫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為錫克教徒強調勤勞、勇敢,而且內部團結,互為兄弟,其寺廟就是該教的慈善中心。

錫克族五寶

錫克教流行於印度旁遮普地區,大約有兩千萬教徒。錫克人隨身攜帶“5寶”,也叫“5k”,分別是:木梳(Kanga)、貼身短褲(Kachha)、手鐲(Kara)、錫克短刀(Kirpan)、頭髮(Kesh)。
“五K”是指錫克教徒區別於其他宗教教徒的五種外在標誌,因為每一種標誌的印地語拼音都以“K”打頭,故簡稱為“五K”。“五K”的習俗是錫克教第十代祖師戈賓德.辛格(公元1666—1708年)倡導的。
意思是木梳 kanga用來梳頭髮;貼身短褲的穿着它用來提醒錫克人不要婚外戀;手鐲kara提醒錫克人不要幹壞事;錫克短刀kirpan提醒錫克人隨時和罪惡作鬥爭;頭髮提醒錫克人錫克瓦河神(Wahe Guru)造出的留有長髮的形象是神自己的形象,也是真正的人的形象。

錫克族喪葬

錫克教誕生於印度中世紀,錫克人創立了該教各種獨特的儀式,其中喪葬儀式是錫克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舉行的儀式。錫克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種解脱,一個人死後便與神永久融為一體。
錫克人死後,親人們要輕聲地反覆吟誦神的名字“哇呵古魯哇呵古魯”。身體被洗乾淨後,佩戴髮梳、短劍和鐵手鐲,穿好短褲,與他的長髮和鬍子一起構成一個卡爾薩戰士的標誌,並且要換一個嶄新的頭巾。穿戴整齊後,屍體被放到一個擔架上。所有的親人吟誦阿爾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