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錦歌

(中國曲藝)

鎖定
錦歌,原名“歌仔”“雜錦歌”或“什錦歌”,又稱“乞食調”,1953年定名為錦歌。錦歌是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中國台灣省的一種重要的曲藝唱曲形式。 [1] 
錦歌的表演形式為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分持琵琶、洞簫、二絃、三絃及木魚、雙鈴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樂豐富繁雜,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調、“雜碎仔”和“念雜仔”等唸誦性的曲調及“雜歌”與“花調仔”等吸收自姊妹藝術的曲調等多種類型。傳統節目有《陳三五娘》《秦雪梅》等。錦歌音樂唱腔海納百川的豐富性反映出其藝術上兼容幷蓄的開放品格,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開拓進取的精神氣質。 [1] 
2006年5月20日,錦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錦歌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福建省漳州市
遺產編號
Ⅴ-26
遺產類別
曲藝
傳統節目
《陳三五娘》《秦雪梅》等
代表人物
王素華
始興年代
明末清初

錦歌歷史沿革

錦歌淵源背景

錦歌
錦歌(2張)
據《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記載錦歌的歷史悠久,約產生於明末清初。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於唐宋元明以來,漳州經濟發達,南北文化交流的結果。《閩書》卷三十八“風俗”記載漳州明萬曆王子年間(1612年)元夕有“別有閒身行樂善歌曲者數輩,自為儕伍”的民間娛樂活動。是時,漳州演戲風俗也極興盛,《雲穹廳志》記載當地演戲之盛況:“俗淫於潮戲,每歲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數台,所費不資。”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民蔡爽在《官音匯解釋義》中記載當時南流行的聲腔有唱官腔的正音戲,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調的潮腔,唱小曲的採茶戲,抽交肋的傀儡戲,以及亂彈,囉等。繁花似錦的藝術氛圍給錦歇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陽光、空氣和養料。
據《漳州府縣誌》記載,唐朝以來,漳州的民間音樂就非常盛行,特別是一種“絃歌”的歌唱形式在漳州城鄉流傳,至今縣裏仍有一條街命名為“百里絃歌”路,到了宋朝,明朝漳州一帶這種有器樂伴奏的歌唱形式可以説是家喻户曉。錦歌有俚歌、絃歌、錦曲、雜湊歌、鄉音、歌仔的不同稱號,後來人們通常都稱為“什錦歌”。 [2]  [3] 

錦歌發展情況

清中期以後,漳州府龍溪縣海澄縣錦歌館(社)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如答餘堂、豐慶堂、聲音堂、集弦閣、樂吟亭等,據《龍海市文化志》統計,時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有錦歌館(社)堂派31個,亭派35個。風靡一時,幾乎遍佈每個村莊角落。抗日戰爭爆發後,藝人積極創作宣傳抗戰的優秀作品,激發全民強烈的愛國熱情。民國時期,一些錦歌藝人或羣眾自發組成了“錦歌館”、“樂社”、“歌仔館”等數十個錦歌演出團體。
新中國成立後,錦歌得到了恢復與發展。1950年,漳州市有錦歌社十多個。1952年,龍溪縣石碼成立錦歌劇社,演出錦歌劇《孔雀東南飛》。1956年、1978年應中國唱片公司和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邀約,灌製唱片和錄製卡式帶發行國內外。20世紀60年代初,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挖掘錦歌傳統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記錄錦歌曲本26個、曲調150多支。改革開放以後,創作許多新的劇目,如《思親》、《尋祖》、《水仙情》、《台灣阿婆看女排》、《喬先生回濠州》等,參加福建省和全國文藝調演,獲得多項獎。1983年,錦歌新秀王素華赴新加坡演出。20世紀80年代,各地錦歌社團多次集會相互觀摩,加強藝術交流,錦歌表演藝術不斷提高。 [4]  [2] 

錦歌藝術特色

錦歌表演形式

錦歌的表演形式為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各個表演者分持琵琶、洞簫、二絃、三絃、木魚及雙鈴等其他樂器自行伴奏。錦歌演唱形式分為一人唱唸,兩人對答,三、四接着唱唸;也有自唱樂隊伴奏的。其中,漳州坐着彈唱比較多,而廈門地區站着彈唱居多,並經常通過動作來具體表現。 [5] 

錦歌唱腔曲調

錦歌唱腔音樂屬曲牌聯綴體:有七字調、雜碎調、雜調、花調等。
七字調:有其唱腔的獨特性,曲引作定性定音鋪墊,中間過門用於分句或分段或為演唱喘氣,樂句拖腔讓演員即興裝飾,樂段拖腔引導調式主音煞尾,調式以“角”“羽”為主音的徴調式,兼具“徵”“變宮”雙重色彩。唱腔中多小跳級進,間以四、五度跳進,四個樂句音由商、徽、宮、徴形成啓、承、轉、合的單樂段分節歌式,伴奏過門以五、七度大跳上行為特色,演唱夾虛詞。在聲韻上可產生出高韻中韻、低韻哭腔,在調式上可產生了同主音不同調式(或調式遊移),同調式不同主音,不同主音不同調式等一系列變化,由此更加突出了錦歌唱腔的特殊韻味。 [2] 
雜碎調:雜碎調是快板、朗誦、對答、念歌等俗謠發展成為長短句的音樂形式。突出語言在唱腔中的誦吟功能。如歌如詠,猶如宣敍調;常用“依”、“啊依”作拖腔,與前段急促節奏形成張弛對比,預示樂段即將終結。雜碎調基本調式以徵商居多,旋律進行中常出現向屬調轉換,段落尾句拖腔又常強調“清角”音向下屬調轉換,為樂段終止後留下樂趣回味。雜碎調的曲式結構較為自由,除有長短不等的過門表示曲調段落外,從頭到尾幾乎一氣可成。如若內容需要,也可穿插説白或數板,節奏單純,多以八分音符為單位的字一音,若以兩個十六分音符配一字者,也只因語言上的裝飾需要。用 南語的漳州腔的聲韻調值來演唱,更顯得通俗易饢,生動形象。 [2] 
雜調和花調:多從其他曲種或劇種、民歌、俗謠中移植。如從南詞移植的《紅繡鞋》《白杜丹》;從民歌移植的《紫菜調》等。詞多七言四句,句法組合為四、三。但也有例外,如《鬧葱葱》就是三、五、六、七言相間。 [2] 

錦歌主要樂器

錦歌亭字派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或品簫)、二絃、三絃及木魚、小叫、雙鈴、盅盤等;堂字派使用樂器因地而異,有用月琴、二絃、三絃、漁鼓、小竹板、雙鈴的,也有用秦琴、椰胡等樂器的。各地盲藝人都只用一把月琴或二胡自彈(拉)自唱。 [2] 

錦歌藝術流派

錦歌沒有專業演出團體,以自娛自樂形式為主。隨着錦歌在閩南的流傳,業餘演出組織大量出現,一些名藝人開館收徒,從事錦歌演唱的民間藝人漸增加,形成了各種演唱風格和藝術流。這些藝術流主要有亭字派、堂字派、月琴派、四管齊4種。 [6] 
亭字派藝人的唱腔比較曲稚、細照,注重咬字,演唱曲調“四空仔”、“五空仔”為主調。亭派受南音影響較深,藝人大都會唱南音,使用南音的曲調和曲片較多,伴奏使用的樂器和彈秦指法與南音更為接近。如用南琵世代替月琴,加上潤蕭、三絃、二絃等民族樂器,有的還米用南音的拍”(拍板)。演唱方法和樂器伴秦方法上的改進,使原曲更加優美和抒情,也使亭源錦歌的風格更加鮮明。 [6] 
堂字派藝人的唱腔具有樸實、粗的特色,曲調更接近民間歌譫,尤其擅長演唱生活氣息較濃的“雜碎調”。堂字派受南詞影響較大,南詞的曲調經常出現在所演唱的曲目中其使用伴奏樂器以月琴為主,加以二絃、三絃,有時也用揚琴,偶爾也用苗子和低音二胡。具有樸素而口語化的特點。 [6] 
月琴派以走唱為主,其音調、結構都比較簡潔,表達感情更為純樸、真,具有通俗易懂、易學、易唱的特點,更為貼近民眾生活。 [6] 
四管齊:流行於雲霄縣等周邊地區的錦歌,因用秦琴、洞簫、揚琴、椰胡四件樂器而稱為“四管齊”。前三派基本為單人演唱,而“四管齊”則是對唱形式,甲乙各唱兩句,一呼一應,結束時齊唱選句。調高也與各派不同,整體唱腔風格受潮音影響比較明顯。 [6] 

錦歌經典劇目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高文舉與玉貞》。抗日戰爭時期,產生了一些反映革命鬥爭生活的曲目,如《長工歌》、《送郎參軍》等。 [3] 

錦歌流行地區

錦歌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中國台灣省和南洋諸島國華僑聚居地。 [1-2] 

錦歌傳承保護

錦歌流傳現狀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們生活方式、娛樂方式日趨多樣化。年輕一代對於祖先留下的民間音樂文化遺產“錦歌”的興趣日益淡漠,凝聚了漳州歷代人文精華的錦歌藝術面臨更多的挑戰。錦歌藝術面臨隨時可能消亡的危機,需要設法加以保護。(截至2006年) [1]  [7] 

錦歌藝術傳承

2003年10月,成立了薌城區漳州錦歌社,並對錦歌曲目進行了收集、整理,編成了《漳州錦歌系列叢書》,這是較為完整的錦歌曲目集子。為了更好地保存和發展錦歌,在政府支持下,漳州市成立了錦歌研究會,重建錦歌社,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多樣化的錦歌演唱形式。同時,還在小學生中推廣錦歌,並將少兒演唱隊列入漳州薌城區芳草計劃,培養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間,許多藝人和基層老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系列叢書,對錦歌作系統介紹。 [4]  [7] 

錦歌代表人物

王素華,1954年12月生,漢族,漳州市薌城區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錦歌第四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8]  [11] 

錦歌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錦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漳州市薌城區文化館獲得“錦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錦歌項目保護單位漳州市薌城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12] 

錦歌曲藝價值

漳州錦歌植根於民間大眾之中,曲調優美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錦歌是閩南最古老的民間曲藝之一,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把錦歌也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調相結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因此專家認為,錦歌是歌仔戲的“老祖宗”。錦歌與台灣歌仔戲的密切關係,使錦歌藝術成為連接海峽兩岸人民心靈的“彩色紐帶”。 [1]  [10] 

錦歌社會影響

閩南鄉親遍佈全世界,近八成台胞祖籍地為閩南。閩南錦歌是閩台海峽兩岸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演唱形式,它深深紮根於閩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詞小調的許多曲牌,又繼承了閩南當地大部分的民歌中的小調,它唱腔旋律和語調緊密結合,悦耳動聽,婉轉幽揚,沁人心肺,語言樸素,多采用方言俚語,通俗易懂,曲調優美唱詞富有閩南鄉土氣息,因而倍受台灣民眾的喜愛。是廣大海內外閩南僑胞表達強烈的思鄉情懷,寄託思想情感,勉勵奮進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糧。從某種意義來説,閩南錦歌是他們的“土歌”、“鄉情。多少海外閩南僑胞就是帶着曾給他們帶來理想和快樂、拼搏進取的鄉情、“土歌”回鄉尋根謁祖,旅遊觀光,唱着濃醇似酒的鄉音,使他們久久不忍離去。閩南錦歌正因為受廣大平民百姓的喜愛和理解,才使錦歌久懸千年而不墜,遠播中國台灣以及世界各地而輝煌。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